心理学166个现象-心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 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 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 羽毛球拍。 实验结果与研究者的假设是相符,即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 羽毛球拍实 施了更多的电击。 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 称为 武器效应 ( weapon effect)。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 武器 有关。 正 如伯克威茨所说的: 枪支不仅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 手指抠动扳机,扳机 也带动手指。 在这起惨案中,正是 黄色木柄的榔头 充当了增强侵犯行为的刺激。 榔 头恰恰在徐某愤怒的时候映入眼帘,增强了侵犯行为。 家庭暴力事件在近几年迅速递增,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家庭将走向 何处,亲情 如何维系,给人留下了一个个沉重的问号。 成功就是成为最小笨蛋(代序) 第一部分 认识真我 ———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146 系列位置效应( serial position effect) 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 实验表明,在系列学习中,前端和后端的学习要比中间的学得快。 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 对材料的掌握有从两端向中间进行的趋向。 从开头处前进要比从末尾处前进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间处,而在稍后一点。 据分 析,这是由于系列前部受倒摄抑制的干扰,系列后部受前摄抑制的干扰,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相继干扰。 一般地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 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质、数量和材料的呈现方式、学习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147 心理定势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 “心理定势 ”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 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 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 :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148 心理摆效应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 “心理摆规律 ”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 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 “心理斜坡 ”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兴奋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 克服这种 “心理摆效应 ”的方法: 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 人生不能总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远是诗。 人生有也有散,生活有乐也有苦。 有些人由于希望永远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对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状态总是心存排斥之意,他们的心境自然也就会因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人们应该学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的不同 乐趣。 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着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场景中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的情绪。 要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 人在让自己快乐兴奋的生活时空中,应该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 而当自己转入情绪的低谷时,要尽量避免不停地对比和回顾自己情绪高潮时的 “激动画面 ”,隔绝有关刺激源,把注意力转入到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奋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动当中去。 149 猩猩实验 有关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实验 :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星猩。 一只猩猩。 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就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 “同伴 ”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 “群体 ”打成一片,时而奔跑嬉戏 ,时而耳鬓厮磨,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 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 另一只猩猩则性格暴烈,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的 “同类 ”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就与这个新的 “群体 ”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的,因为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已因气急败坏、心力 交瘁而死亡。 “猩猩实验 ”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学生,尤其是要对学生时时报以友善姿态,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友善姿态,学生会以成倍的友善姿态回应教师。 150 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 “迟延满足 ”实验。 实验者发给 4 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 20 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 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心理学166个现象-心理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 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 么进步和发展。 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 我们还需要坚持吗。 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 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
好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发生。 后来,通过对仪器不断地变换位置,比如光谱分析器、磁力计、盖格计数器 (盖格计数器其实是辐射探测器的一种,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 )等仪器,哈奇森终于摸透了魔幻效应 的 “ 脾性 ” ,可以很快制造出魔幻效应了。 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由水泥和石头堆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镜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飞到 100 米之外。
生命安全将完全掌握在其他人手里,他们是你值得信赖的人吗。 (四)挑战天门阵: 活动规则: 按 受训者 编号的顺序为出发顺序,每隔 10 秒出 发一人,以最短时间完成者胜出。 活动意义: 考验 受训者 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盲人排号: 活动规则: 每 8— 10 人为一小组进行,每个 受训者 代表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只有自己知道,而其它组员均不知情。 受训者 们事先需商定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往往出于突然。 被问的人会被弄得不知所措,脾气不好的还会恼羞成怒。 在一般交际中,发问要有礼貌。 要做到: 从友好的态度出发,语言要谦和,彬彬有礼。 “能向您请教个问题 吗。 ”这类开场白是得体的,它能使你发问的对象表示自己的意愿。 因为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有些人是不愿意回答任何问 题的。 避免有些问题的提问 涉及到机密、个人隐私等问题,不宜发问。 如西方人很忌人问年纪。 有些纯粹私人的隐衷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抑郁是一种心境状态,以显著的心理低落为主要特征,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焦虑指一种内心紧张,害怕,过分严重抑郁或焦虑即可能成为一种病态心理状况,成为发病率高,识别和诊断率低,未治率高,危害公众健康,较为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其抑郁症患病率也较高,如脑卒中,各种老年躯体性疾病,癌症,肾衰,心梗,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患者中约有40%患者可合并抑郁
..................................... 21 表十:月促销销量统计表 ........................................................................................ 22 七、平面表现部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