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造桥虫内容摘要:

灵芝的造桥虫 名待定)属鳞翅目尺蠖科。 该虫危害灵芝子实体,初龄幼虫在菌盖表面和边缘取食,造成凹塘和缺刻,3 龄以后可直接蛀入子实体内部,同时排出大量粪便,不仅污染菇体,同时招致绿霉菌等杂草繁衍,有害灵芝生长,使产量降低、品质受损。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2 毫米,翅展 2528 毫米,体灰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外缘有 8 个小黑点,前缘中间有一个较大的黑点,后翅灰白色。 卵:扁圆形,高 米、横径 米。 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灰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2225 毫米,头部黑色,体灰黄色,体表有黑褐色的瘤状突起,进入 4 龄后体节上有黄褐色的斑纹。 腹足 2 对,着生于第 6 腹节和臀节上,行走时呈拱桥状,犹如手指量物。 蛹:体长 1114 毫米,纺锤形。 (2)发生规律 78 月份为虫口发生的高峰,对灵芝危害最为严重。 据蒋时察报道,大田小棚薄膜草帘覆盖栽培的灵芝,7 月上旬栽培的袋害率达 8月上旬栽培的袋害率高达 42%;室内和大棚栽培的被害率分别为 (3)防治方法在通气口处安装纱窗、纱门,以免成虫飞入产卵。 药剂防治:苏云金杆菌(写为 入万分之一的菊乐合酯复合剂 1000 倍,对幼虫的防效达 菊乐合酯 1000 倍,防效达 100%。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