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接种 药敏-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内容摘要:

细菌接种 药敏-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 实验四一、细菌接种二、药敏实验一、细菌接种 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离标本(致病菌)的生物学性状,必须对细菌进行培养 根据 培养基的物理性状 和 培养目的 不同,分为四种基本培养方法基本接种方法 固体平板分区划线 液体培养 斜面接种 半固体穿刺1、平板分区划线法 培养基 固体琼脂平板 ( 1人 /组) 菌种 金大混合菌 接种环、酒精灯、标记笔等接种环灭菌 打开菌种管试管口 试管口灭菌取一环菌种 再次灭菌试管口 盖上塞子旋转平板 90°四区划线旋转平板 90°烧灼接种环 、旋转平板 90°注意:用力均匀、轻柔;不能重复;第四区只接触第三区结果 细菌生长现象 菌苔 菌落 画图并描述菌落的种类、大小、形态、色泽、边缘等 目的:分离细菌菌苔菌落2、液体培养基接种:接种环、金 /大 二选一液面交界处的试管壁上轻轻研磨结果 生长现象 表面生长 浑浊生长 沉淀生长 目的:扩增细菌3、斜面接种:接种环、金 /大 二选一首先在斜面上拖一条直线,然后在斜面上划 力均匀结果 生长现象 均匀一致的菌苔 目的:保存菌种4、半固体穿刺:接种针、大 /痢 二选一垂直刺入培养基、沿原路返回结果 生长现象 仅沿穿刺线生长(动力试验 -) 向四周扩散(动力试验 +)目的:鉴别细菌动力器官平板分区划线 金大 斜面接种 金 /大液体接种 金 /大 半固体穿刺 痢 /大讨论 四种方法接种细菌后,细菌的生长状态分别如何。 四种接种方法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药敏实验目的:掌握药敏实验方法及结果判读。 原理:药敏纸片上的抗生素在培养基中向四周扩散,并抑制其周围细菌的生长并产生透亮的抑菌环。 材料:固体培养基,菌种(金 /大),药敏纸片(青、四、氟、阿、 V)、接种环等。 药敏实验方法( 2人 /组)1、取一平板,密涂细菌2、镊子灭菌后取药敏纸片,等距离放置于培养基上3、标记, 37度 24四判断该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分为高度敏感( >15中度敏感( 10 15低度敏感( 6 10和不敏感( <6讨 论 你所接种的细菌(金葡或大肠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其敏感程度如何。 G+和 什么。 示教肠道杆菌分离鉴定: 腹泻患者粪便标本 系列生化反应 (葡萄糖、乳糖、甘露醇、硫化氢、尿素酶、靛基质)+动力试验 血清学鉴定 红色菌落(肠道非致病菌) 无色半透明菌落(肠道致病菌) 系列生化反应: 葡萄糖、乳糖、甘露醇 (紫色变成黄色) 硫化氢 (生成黑色沉淀) 尿素酶 (整支管变成玫瑰红) 靛基质 (生成红色环) 动力试验: 动力阳性 动力阴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