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灵芝人工栽培技术 芝素有“瑞草”之称,神话传说中更被誉为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现代医学也证明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功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于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 灵芝属的菌类有 50种,在我国分布有 41 种,比较常见的灵芝有紫灵芝、松杉灵芝、黑灵芝、紫光灵芝等。 灵芝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一层白色结晶状分泌物,其成份是草酸钙。 这是与其他食用菌不同之处。 灵芝的子实体呈伞形,木质或木栓质,菌盖表面有坚硬的皮壳,具环状或幅射状棱纹,呈紫红色或棕红色,有光泽;菌盖下面有菌管,垂直于地面;菌柄为园柱形不规则,常弯曲,侧生,与菌盖同色,菌盖往往在菌柄的一侧发育。 )温度灵芝菌丝体在 635温度下都可以生长,但以 2830范围内生长较快,25以下随温度降低生长逐渐减慢,3035随温度升高逐渐减慢,35以上则很快死亡。 子实体在 2330之间都可能发育,以 25左右最适于发育。 (2)湿度在人工栽培灵芝时,湿度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二是指子实体发生期间空气相比湿度宜在 85%95%之间,湿度太高或太低对子实体的发育都会有不良影响。 (3)酸碱度灵芝喜欢微酸性条件,土壤 56 左右生长较好。 (4)光线灵芝菌丝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比在光照条件下生长得快,强光对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不同光质对菌丝体也有不同的效应,红光抑制作用小,黄光抑制作用大。 灵芝子实体的发育对光线十分敏感,虽然从无光照到强光照都能产生子实体,但子实体形态变化很大。 (5)空气灵芝是好氧菌类,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对菌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菌盖生长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不长菌盖。 (6)个生育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与香菇、平菇等木腐菌类基本一致,营养来源也大体相同,主要由锯木屑、棉子壳和各类秸杆物质提供碳素营养,由麸皮、米糠、豆饼、玉米粉等提供氮素和生长素类营养。 矿物质主要有钙、镁、硫、磷等,尚需适量的微量元素。 )培养基配方人工栽培常用的培养基配方:锯木屑 73%、麦麸 25%、糖1%、石膏 1%、水适量(约含 60%),以手紧握料指缝有水便可。 鲜酒糟70%、杂木屑 10%、玉米粉 10%、米糠 8%、石灰 1%、过磷酸钙 1%、糖 1%、磷酸氢二钾 如能在培养基中加入豆腐水、豆奶、酱油等,以及用豆腐渣废料或山核桃内壳作培养基,则效果更佳。 (2)选料与培养瓶准备无论是木屑或麸皮都要求新鲜,晒干后备用,千万不可用结块发霉的木屑或麸皮。 栽培瓶一般采用蘑菇瓶,但成本较高,可用割去瓶颈的废啤酒瓶代替。 可用内径 3 厘米的铁箍配上柄,放在烧红的木炭上烧红后随即套人瓶颈,并不断旋转瓶身,让其受热均匀,嗣后浸在事先备好的冷水中即可割断。 同时由另一人用铁器将割过的瓶口倒一下锋,以免伤手。 瓶口大,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3)装料培养料装瓶应宁紧勿松,且要上下调匀。 如太松,子实体生长过程吸收培养基养分往往会引发架空现象,严重影响子实体进一步生育,不利于高产。 装料时要求将料压紧至瓶肩,过满过浅都不好;然后洗去或用洗瓶刷刷去瓶外培养料,塞好棉塞。 (4)消毒农村大多采用常压消毒或蒸气消毒,一般在 100蒸气下持续两小时,并闷一夜,以利用余热烘干棉塞。 (5)接种接种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由于生产期间气温已高,杂菌活动频繁,因此宜在气温较低的后半夜或凌晨在接种箱内进行。 接入的原种要保持整块(蚕豆大小),以避免或减少子实体的分叉。 (6)管理瓶栽灵芝除抓好菌丝的生长发育外(发菌要黑暗),在子实体蕾长出瓶口逐步形成子实体肘,力求控温在 28,并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生长畸形。 灵芝子实体的发育不需直射光,而需散射光,子实体又有明显的向光性,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其生长点始终向着光源,故培养瓶应竖放,一般每平方米放40 瓶左右。 (7)套袋一般培养 5060 天,子实体边缘的生长点逐渐消失,其孢子开始弹射时,就应抓紧套袋。 套袋要适时,过老孢子会弹射,影响产量,过嫩易黏袋。 并要根据灵芝生长的方向小心套袋,千万不可黏袋,否则袋外又会长出灵芝,影响产量提高。 同时要加强湿度管理,在符合灵芝生长发育条件下,一般一月后便可采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