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变异-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内容摘要:
遗传与变异-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遗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保持相对稳定,且代代相传。 变异( 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第一节、细菌变异的现象形态、结构变异抗原性变易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形态结构的变异: 菌酶细菌 胞壁缺陷型细菌)正常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通培养基变形杆菌含 炭酸培养基迁徙生长点状生长 毒力变异有毒 / 强毒 无毒 / 弱毒如:有毒牛分枝杆菌 减毒株(卡介苗 汁、甘油、马铃薯13年 230代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 染色体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质粒 菌染色体(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细菌染色体即核质, 环状双螺旋 , 无核膜包围。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 核苷酸序列 ,如编码结构蛋白、酶等功能。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 够自我复制,赋予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几种重要的质粒 致育质粒( 耐药质粒毒力质粒( 质粒( F+ 雄性菌( 具有性菌毛 )性菌( 无性菌毛 )致育质粒( 菌体( 感染 细菌 的病毒 具有病毒的特性:个体微小,电镜观察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生物学性状 (蝌蚪形形态 微球形细杆形蝌蚪形噬菌体结构模式图噬菌体结构与组成头部尾部头部由蛋白质衣壳包绕核酸组成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宿主细胞溶解(溶菌反应)两种结局宿主细胞呈溶原状态(溶原性反应)毒性噬菌体 溶菌反应两种噬菌体 溶菌反应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反应毒性噬菌体( 概念: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完成溶菌周期温和噬菌体( 概念: 噬菌体基因与细菌染色体 整合 ,不产生子代 噬菌体,但噬菌体 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该种状态称 溶原状态。 该噬菌体称 温和噬菌体。 溶原周期 , 诱导条件下进行溶菌周期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周期毒性噬菌体 溶菌性周期第三节、细菌变异的机制 基因突变(内源性变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外源性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包括: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1、转化 : 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 将其整合到细菌的基因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游离 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或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 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供体菌 受体菌噬菌体媒介供体菌 由于 错误的包装 将细菌染色体任何部位基因包装入噬菌体头部,并将其注入受体菌内。 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 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例: 带有 因来源 转移方式转化 供体菌 直接摄取接合 供体菌 性菌毛沟通转导 供体菌 噬菌体为载体转换 噬菌体 溶原性基因整合概念 质粒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四种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源性转换)。遗传与变异-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相关推荐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林巧爱 9世纪以前导致人们死亡的原因是。 传染病(瘟疫)你所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画家笔下的欧洲鼠疫图14世纪的 100年中, 2400万人丧生,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 1/414世纪末中国(明)人口约 6500万鼠疫天花A s 月 15日 18时 ,全国共发现 63例人感染14人死亡。 (2013年 )世界卫生组织 2014年12月 2日的最新疫情通报 ,
Calcaneus_bone-整骨培训课件 of is a of of it 0% of on of it of n to a a of of of is It is of to to of th to in we a to We is a (in of of a to At as of is it is of of of of is of to to is or he as a an in
g) 收集整理和保存培训教育、业绩考评等方面的记录。 公司和分厂其他职能部门应协同做好上述工作。 基础设施 为确保提供的产品符合要求,公司各分厂通过产品实现的策划,确定、提供和维护适用的基础设施,它包括: 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公用设施(如工房、库房、动力设施等); b) 过程设备(如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工装模具等); c) 辅助设备(如搬运器具、盛具、计算机等)。
评 审 栏 部 门 签 名 部 门 签 名 市场部 生产部 技术部 工程部 行政部 品质部 PMC 部 财务部 采购部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 更改记录 修改日期 修改章节 修改版本 修改人 批准人 修改概要 XX 实业有限公司 . 标 题 厂区清洁工工作规程 文件编号 文件页码 共 1 页 拟制部门 生效日期 20xx年 6 月 1 日 拟 制: 审 核: 批 准: om om
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 作业标准 , 管理人员 没有 得到 充分授权 ,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有效 履行职责, 很难 实施有效的指挥和控制。 具体表现在: 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没有计划性;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很少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管理效率不高,不清楚自 己在组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3.计划达成率低,按期交货率低 由于计划制定缺乏标准作业指导,计划的实施过程外界影响因素多、调控手段不力
□□□□□□□ 顺序 号 ,如“ 001”,“ 002”,“ 003” 分类代码,部门自定, 如 无 则用 0 表示 年号, 年代 后 2 位 部门代号 ,参照 6. 2. 1. 3. 1 所示 顺序 号需归零时,与产品批次有关的可按批次归零,其他按年号归零。 6. 3. 5. 文件版本号 6. 3. 5. 1. 程序 文件 和作业指导书 的版本均 以一位大写英文字母 表示,初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