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莱芜棒材厂管理体系工艺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条件下确定的,空气过剩系数小一点的好,最佳设定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炉膛压力的设定值 在均热段设 1个取压点 压力设定值 正常生产时: +5~ +35Pa 4)加热时注意要点 : ① 加热时保证加热温度均匀,炉内保持微正压状态。 不得使炉内火焰大量外冒,且防止外面的冷空气进入炉内。 ② 根据轧制节奏及热停机时间长短调整炉温 (轧制节奏快则加热炉炉温高反之则加热炉温低 )以控制好出钢温度及避免脱碳、过热、过烧现象发生。 ③ 注意调节各段烧嘴,以使阴阳面温差及整块钢坯上下温差达到加热要求规定。 要严格控制炉内温度,满足 板坯出钢目标温度标准。 ④ 加热炉同时加热不同钢种钢坯时,炉温应该按加热温度低的加热制度来控制,在加热温度低的钢坯出完后,再按加热温度高的加热制度来控制。 当然在装炉原则上,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混装现象。 停轧降温制度 1 停轧制度 表 321 停轧时间 一加热段 二加热段 均热段 均热段开始升温时间 30~ 60分钟 —— —— 炉温降低 20℃ 开轧前 10~ 20分钟开始升温 60~ 180分钟 —— 950℃ 1000℃ 开轧前 30~ 60分钟开始升温 3~ 8 小时 熄火 900℃ 950℃ 开轧前 2小时开始升温 8~ 12小时 熄火 熄火 最小流量 开轧前 2小时开始升温 12小时以上 熄火 熄火 最小流量 开轧前 2小时开始升温 注:降温过程中缓慢降温,降温速度≤ 100℃ /h。 2 降温升温控制 降温顺序:加热段 均热段。 升温顺序:均热段 加热段。 各段升温速度≤ 100 ℃/h。 定修与停炉后的降温及升温制度 1) 定修保温 后的升温曲线 2) 定修停炉后的升温曲线 1300 ℃20 2216 1810 126 8 14 t ( h )12001300110010009008007006002 45000T ( ℃ )炉温 310 3) 小修后的烘炉曲线:(按耐火材料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执行或参照下图执行) 1300 ℃800 ℃保温4h保温8h400 ℃20 ℃/h 20h25 ℃/h20h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t ( h ) 时间炉温1300120011001000T ( ℃ )升温8006005007004 003 001 002 00160 ℃9006 12012 ℃/h 20h 100 ℃/h60 ℃/h40 ℃/h1300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t ( h ) 时间炉温1300120011001000T ( ℃ )升温8006005007004 003 001 002 009003 60 图 311 4) 中修后的烘炉曲线(按耐火材料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执行或参照下图执行) 37℃/h650 ℃30℃/h℃℃℃/1300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t ( h ) 时间炉温1300120011001000T ( ℃ )升温8006005007004 003 001 002 009006 120℃/ 图 312 5) 大修后的烘炉曲线(按耐火材料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执行或参照下图执行) ℃℃/℃℃/℃℃/1300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t ( h )时间炉温1300120011001000T ( ℃ )升温8006005007004 003 001 002 009006 120℃/℃/℃ 图 313 轧制 610 6 平立交替连续粗轧。 粗轧设备性能参数 架次 设备名称 轧辊尺寸 速比 电机功率 输入转速 1H ∮ 610 水平轧机 ∮ 610/∮ 520 760 500 500/1000 2V ∮ 610 立式轧机 ∮ 610/∮ 520 760 500 500/1000 3H ∮ 610 水平轧机 ∮ 610/∮ 520 760 600 600/1300 4V ∮ 610 立式轧机 ∮ 610/∮ 520 7。山钢莱芜棒材厂管理体系工艺技术规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