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导入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为什么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近代却需要一个来自西方的哲学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民族革命和国家建设。 晚清中国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之时,为什么只能被动挨打而无力还手。 其中的根源何在。 中西方社会在当时的巨大差距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课程导入课程导入为什么被人欺凌压迫了 100多年 ,积贫积弱 、 一穷二白的中国 , 可以在60多年里的时间里完成逆袭 , 崛起为政治经济大国。 了解中国的崛起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卡尔 ·马克思 ((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的莱茵省特里尔市马克思生平事迹马克思生平事迹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 指的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所创立 , 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 , 并由毛泽东 、 邓小平 、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848年 2月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三大组成部分 :哲学 、 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大卫 ·休谟( 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 著有 人性论 ( 17391940)、 人类理智研究 ( 1748)和死后出版的 论灵魂不死 等。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吗。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特里 ·伊格尔顿 ( 1943-) , 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 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萨尔福一个工人阶级家庭 , 1961年进入剑桥大学 , 在这所充满贵族气息的大学 , 出身工人阶级的伊格尔顿倍感孤独 , 于是投身于学校文化圈外的政治运动中。 在校学习期间 , 伊格尔顿深受老师威廉斯的影响 , 阅读和钻研了马克思本人以及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西马 ) 理论家的著作 , 并逐渐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1919年,李大钊在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提出: 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1920年,李大钊又说过 :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 有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陈独秀 1922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为两条:第一,“实际研究的精神”;第二,“实际活动的精神”。 他说:“我很希望青年诸君能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 ”他还说过: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不能仅仅研究其学说,还须将其学说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 “ 1935年遵义会议 ”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 延安整风运动 ”以后。 【 教材第 2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共一大 13位代表的命运中共一大 13位代表的命运 李汉俊(1890后脱党 ,上海代表。 何叔衡 (1876突围牺牲,湖南代表。 包惠僧 (1894 脱党 参事,陈独秀代表。 刘仁静 (1902李大钊代表, 中国托派 ,被开除党籍。 董必武(1885革命元老,武汉代表。 陈潭秋(1896军阀杀害,武汉代表。 邓恩铭(1901被捕牺牲,山东代表。 王烬美(1898英年早逝,山东代表。 中共一大 13位代表的命运陈公博 (1890做了汉奸,广东。 周佛海 (1897也是汉奸 ,上海。 张国焘( 1897 开除出党 达( 1890 两度入党 3位代表的命运1938年 , 毛泽东在 党 的 六 届 六 中 全会 上 作 的 题 为 论新 阶 段 的 政 治 报告中 最 先 提 出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 这个命题。 【 教材第 2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41年 5月到 1945年 4月的 延安整风运动 , 把全党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使全党学会了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反对 主观主义 以整顿学风 ,反对 宗派主义 以整顿党风 ,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但重点是反对 教条主义 , 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 精神 ,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提倡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 , 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 ,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 , 树立新的文风。 “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45年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 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 在总纲中将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教材第 2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形成了包 括 邓 小 平 理 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 2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初 步 回 答 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进一步回答了 “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 ” 的问题。 回答了 “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 怎样发展 ” 的问题。 见课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戊戌变法,昙花一现第一,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其中国化。 【 教材第 3页 】 辛亥革命,未能成功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第二,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 教材第 3页 】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 , 正因为它是一个实践的 、开放的 、 动态的理论体系。 第一 , 与时俱进的前提是时代性第二 , 与时俱进的基础是实践性第三 ,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规律性第四 , 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创造性第五 , 与时俱进的实质是发展性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这是 第一章的重点问题。 这个问题是包括了三个角度,或叫三个层次的:一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讲二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讲三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讲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 教材第 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由毛泽东在 1943年 5月主持起草的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中的一段话讲得比较展开 ,比较全面: “ 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 、 思想 、 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 , 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 , 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 、 反宗派主义 、 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 , 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 、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14册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年版 , 第 41页 )这段话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分解为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 中国实践 、 中国历史 、 中国文化相结合 这样三个方面 , 三个途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的基本途径第一 ,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 实践中 实现具体化。 第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 、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 历史 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 文化 之中。 【 教材第 4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实现具体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的基本途径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的基本途径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的基本途径儒释道三教合流山西大同恒山玄空寺“兼容并蓄,化成天下” 悲华经 记载 ,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 太子 ,名不拘。 他立下宏愿 ,生大悲心 ,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 ,使众生常住安乐 ,为此 ,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 华严经 中说: “ 勇猛丈夫观自在 ”。 观世音大约是在 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当时,观世音还是个威武的男子。 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嘴唇上还长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 在我国 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 ,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属男像。 张纪中版 西游记 观音男、女版“兼容并蓄,化成天下”北宋时有位妙庄王 ,生了 3个女儿 ,名 妙因 、 妙缘 、 妙善。 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 ,大女 、 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 ,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 ,执意出家。 庄王大怒 ,把妙善赶出王宫。 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