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股份公司改制构想(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费用)。 2.股本结构 ( 1) 上市前 总股本 233159 万股 ( 2) 上市后 总股本 313159 万股 流通股 80000 万股 3.股份公司股票发行前后主要财务指标比较 (金额单位:万元 ) 发行前 (2020 年 ) 发行后 (2020 年 ) 资产总额 721474 872274 负债总额 342020 278000 净资产 379474 594274 资产负债率 % % 主营业务收入 550000 600000 利润总额 40000 45000 净利润 34000 38250 18 净资产收益率 % % 总股本(万股) 233159 313159 每股收益(元 /股) (二 ) 股份公司成立后三年的经营情况预测 项 目 单位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资产总额 万元 675,524 721,474 872,274 负债总额 万元 302,000 342,000 278,000 净资产 万元 373,524 379,474 594,274 资产负债率 %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500,000 550,000 600,000 利润总额 万元 35,000 40,000 45,000 净利润 万元 29,750 34,000 38,250 净资产收益率 % 总股本 万股 233159 233159 313159 每股收益 元 /股 发行价格(按 20倍市盈率) 元 预计发行流通股 万股 80000 发行募集资金 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预测基本假 设 : (1) 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电解镍含税价 万元 /吨,电解铜含税价 /吨。 (2) 外购原料计价:原料价按最终产品市场价的比价系数计价,镍原料按电解镍 60%,铜原料按阴极铜 75%。 19 (三 ) 募集资金的运用及“十一〃五”计划投资项目 根据本次发行 之发行方案,预计发行募集资金总量约 104000 万元 (未扣除发行费用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 镍精炼系统改造 、 闪速炉炼铜项目、钴系统配套改造项目、 生物堆浸技术以及海外投资 等项目,计划总投资 43 亿元,通过募集资金、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各投资项目简要情况如下: 1.镍精炼系统改造 (1) 改造背景 金川镍矿是国内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镍铜矿,并富含贵金属。 四十多年来,经过公司长期不懈的努力,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生产中,使金川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关键工艺、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能 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基本代表了硫化镍可溶阳极电解工艺的最高水平。 但其缺点是:流程相对较长,渣量大、种类多,回收率相对较低,材料能源消耗偏高。 随着世界镍冶炼技术的发展,硫酸加压浸出、氯化精炼以及羰基法等先进的工艺技术不断应用于国内外镍生产之中,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公司决定加快精炼流程改造步伐。 经过可行性论证,公司决定立足于现有硫化镍阳极电解精炼流程,利用硫酸加压浸出、羰基合成先进技术,提高金属的回收率、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此方案已经过国家经贸委 第八批国债贴息项目初选。 (2) 项目投资概算 及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 亿元,资金来源是:财政贴息贷款 4 亿元,其余由股份公司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解决。 (3) 项目的产出及效益情况 20 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指标预计: ① 镍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 万吨,其中:电解镍 万吨,电积镍 万吨,羰基镍 5000 吨。 ② 镍回收率由目前的 96%提高到 %。 ③ 贵金属(铂钯金)从一次合金开始回收率由目前的 53%提高到 90%。 ④ 镍精炼加工成本由目前的 7300 元 /吨降到 6000 元 /吨以下。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 增加利润 15700 万元,其中: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5000 万元;镍回收率提高增加利润 2600 万元;贵金属回收率提高增加利润 600万元; 5000 吨羰基镍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 亿元,预计可实现利润 7500 万元。 (4) 原料 ① 镍原料,主要靠公司自产镍原料,另外,通过投资海外矿山,实施资源控制,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② 羰基镍原料,羰基镍生产工艺对原料要求不严,金川现生产工艺中的中间产品高镍锍和磨浮磁选的铜镍合金均可作为原料。 此方案中以高锍磨浮产出的一次合金作为原料。 (5) 市场前景 镍是钢铁 工业的维生素,被广泛地应用于不锈钢、合金钢、镍合金、电镀、电子和电池等行业。 其中主要用于不锈钢行业,世界镍消费中不锈钢消费占 70%左右。 我国是不锈钢消费大国,不锈钢被列为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现国家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一钢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不锈钢的产量和品种结构将有大的变化。 另外,我国镍钢比较低,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2020 年以后,随着镍钢比的提高,按 2020 年不锈钢产量 亿吨计算,镍需用量10— 12 万吨。 目前我国年自产镍约 5 万吨,满足不了这种需求,镍产品的缺 口依靠进口来弥补。 因此镍市场前景看好、潜力巨大。 21 羰基镍法生产的镍丸、镍粉等产品,由于纯度高、产品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目前国内需要的这些高质量的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高纯镍粉用于制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镍 — 镉、镍 — 氢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据调查,我国对镍粉的年需求量为 4000 吨左右,而国产镍粉仅能满足 5%左右。 据资料介绍, 1997 年生产各种可充电池耗镍量达 万吨,预测 2020 年全世界制造镍氢电池对镍的需求将达 5— 7 万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羰 基镍产品制成的高档材料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核电、交通、食品、医疗、家电、炊具、装饰及共用设施等。 因此,羰基镍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6) 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年产 万吨镍产品计划 2020 年初投资建设,于 2020 年建成投产。 到“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年产镍产品 8 万吨的生产能力。 2.闪速炉炼铜项目 (1) 项目实施背景 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的空间,金川集团公司在对世界有色金属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依靠公司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具有的技术 优势和规模优势、利用中西部矿产资源,在短期内把铜的生产规模做大。 通过 2020 年 2020 年对电炉熔炼系统的转产改造,公司现有电炉系统和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铜火法冶炼已经形成了与 12 万吨 /年阴极铜配套的生产能力。 按照公司“十一〃五”规划,金川集团公司拟以其拥有的先进闪速炉工艺技术、资源、管理、人才等优势以及低成本投资,利用一冶炼厂区电炉熔炼车间东侧的现有土地,新建铜火法冶炼生产系统,将阴极铜的生产能力扩大到 18 万吨 /年,并最终达到 25 万吨 /年以上的规模,并为以后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奠定基础。 22 (2) 项目投资概算及经济效益 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总投资为 亿元;项目建设期 3 年,第 4年达产,到“十一〃五”末改造完成后预计产出阳极铜量 万吨,新增约 13 万吨阴极铜产量,新增年销售收入 18 亿元,新增税前利润 亿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12%。 (3) 项目投资计划和资金来源 以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公司确定分二阶段进行投资。 第一阶段:干燥系统 3000 万元,闪速炉 6000 万元,余热炉 4000 万元,闪速炉收尘 1500 万元,转炉 7000 万元,阳极炉 2500 万元,厂房 5000 万 元;第二阶段:增加氧气站投资 1亿元,阳极炉投资 2500 万元,硫酸配套设施投资 亿元 ,湿法精炼系统配套设施投资- 2 亿元。 该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为本次发行募股资金、公司自筹和银行贷款。 (4) 项目的技术、生产和设备 该工程按 25 万吨阴极铜的规模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利用现有氧气站14000M3/h 的氧气和现有的一硫酸系统,与一台 16500KVA 矿热电炉系统和自热炉系统共同形成与 18 万吨电铜配套的火法生产能力;第二步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原料供给状况,可通过扩建氧气站、硫酸系统等配套设施,使生产能力 达到 25 万吨以上。 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的闪速熔炼技术及永久性阴极电解技术,主要通过提高铜精矿品位来扩大产量,依靠国内外成熟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设备的产能。 该项目亦将注重运用我公司积累的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验,以节约投资、提高效益;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安排上以公司原有技术力量为主。 (5) 原材料来源 该项目需要新增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铜精矿及紫杂铜,其中公司自产阴极铜 万吨,其余铜精矿来源于进口或国内市场收购。 (6) 项目的产出和营销情况 23 铜火法冶炼目前产出情况和该项目达产后的产出情况见下表: 产品名 称 单位 现有生产能力 建成后总产量 高纯阴极铜 万吨∕年 12 25 硫酸( 100%) 万吨∕年 55 100 除以上产品,本项目还将综合回收利用多种有价金属。 因阴极铜目前在我国供不应求,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铜来弥补,故项目建成后阴极铜产销率可达 100% ,其他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 阴极铜作为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 A 级产品,可替代进口,扩大出口;阴极铜销售仍通过现货与期货两种方式;公司将加 强营销网络建设,拓展销售市场,促进硫酸产品的销售。 (7) 环境问题 金川集团公司现有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均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 (SO2)和烟尘等废气及其污染物;废水;水碎渣、铅滤饼、砷滤饼、石膏、尾矿和煤渣等固体废弃物;噪声等。 针对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了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源的控制方案,环保投资包括环境集烟、电除尘、废酸处理、废水处理、通风净化、厂区绿化等。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该项目完成后,电炉系统的烟气量可混入闪速炉烟气一同制酸,彻 底解决低浓度二氧化硫 (SO2)的污染问题,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不会造成影响。 (8) 项目的进展情况 该工程于 2020 年初开始准备,预计到 2020 年建成投产,生产能力达 18 万吨 /年,“十一〃五”末最终达到 25 万吨 /年的规模。 3. 钴系统配套改造项目 24 (1) 项目实施背景 金川公司钴生产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工艺完善,技术水平较高。 1999 年新建年产 100 吨电积钴生产线。 并经过两次改扩建,逐步解决了现场环境污染、溶液钴离子分化、阳极液浓度净化等问题。 目前已经形成了 800 吨不溶阳极电积钴生产线。 同时对萃取系统 进行了扩能改造,新建成了结晶氯化钴及结晶硫酸钴生产线。 改造后金属回收率得到较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 公司目前有年产 1500 吨钴量产品的生产能力,但现有的草酸钴、氧化钴工艺及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回收率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差,与国内外同行业相比,产品含钙、镁、钠杂质元素高,不能用于合金生产,市场占有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扩大产品产量。 通过技术改造后能缩短工艺流程,减少生产工序,物料走向更加合理,提高钴金属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流程对外来原料 处理的适应性,增加产量,提高钴产品质量,同时产品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2) 投资概算及经济效益 该项目利用金川公司二钴原有设备进行改扩建,项目建设期为 1 年( 2020 年),第 3 年( 2020 年)达产,初步估算投资为 8036 万元。 达产后新增到钴产量 2500 吨- 3000 吨,预计新增销售收入 49613 万元,新增税后利润 1485 万元。 (3) 项目的技术和生产设备 该项目在公司的改造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充分发挥原生产工艺中合理部份,力求新旧工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相互协调补充。 在现有状况下保留一钴系统工艺不动,设 备设施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优化,将其作为外来原料的处理基地,最终产品全部配套在二钴,在二钴填平补齐,扩建钴渣浆化溶解、除铁、沉钴、纯水生产系统。 改建电积钴及阳极液蒸发、深度净化系统,新建电积钴阳极液脱氯、氯气回收再利用、余氯事故处理系统、萃取及草酸钴干燥、氧化钴锻烧生产系统,并配套改造电积钴整流系统。 对外来的古巴料经一冶炼厂硫酸化焙烧处理,产出的焙砂送二钴车间改造后 25 的合金厂进行湿法处理。 (4) 原料来源 配。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股份公司改制构想(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