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员叁考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设计质量问题和缺陷的统计分析; 2. 样品试制试验结果满足要求的评价; 3. 与同类产品比较,技术谁拼,费效比,市场占有率评价; 4. 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及效果效益统计分析。 资料收集、以往设计经验 新产品设计成功以后,要将设计的整个过程资料收集,总结,寻找持续改进 审核中,一定要对评审中所列的问题查到底,一定要对设计策划中提到的问题查到底。 新产品开发完产品后,市场占有率,效率如何,对给公司带来的效益进行统计分析,监视和测量。 8 采购过程 1. 采购 产品(包括外协外包)满足要求; 2. 价格合理; 3. 供货及时。 1. 进货检验合格率统计分析(包括外协外包产品验收); 2. 产品实现过程中采购产品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 3. 供货及时性和应变能力评价; 4. 采购的经济性、数量、价格统计和库存量、周转率统计。 1. 必须对进货检验的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外协外包产品),并将信息提供对合格供方评价的资料; 2.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 100%的进行统计(无论大小),新信息的传递,一定要畅通; 3. 对于合格供方是否能按时供货,是否影响生产作为年终对供方考核的依据(用数据说话) 4. 对仓库的库存量进行测 量(合理 /安全库存量) 9 生产过程 1. 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 2. 工艺稳定,一次交验合格率指标; 3. 批次状态清楚,可追溯性强; 4. 设备完好率指标。 1. 一次交验合格率,或综合合格率统计分析; 2. 工序能力指数( cp值)评定(过程审核); 3. 工艺过程稳定性统计和质量损失统计; 4. 过程参数记录的统计; 5. 批次状态和可追溯性评价。 生产过程有输入、输出,必须增值 1. 必须对产品的交付(交验)合格率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统计; 2. 过程参数的测量记录,确定生产过程那些参数需要测量、监控,对工艺参数制定是否合理做到反馈; 3. 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单位, 须对 cpk指数进行测量,并且反馈给营销部,作为合同评审的一个依据; 4. 对过程的质量顺时进行统计、分析(纠正。审核员叁考资料(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