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母婴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秦春莲内容摘要: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秦春莲 第四章 正常产褥期母婴的护理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1、 会指导产妇女对恶露、子宫复旧的观察及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指导。 2、能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及宣传3、会进行会阴冲洗及外阴伤口擦洗。 具备产褥期妇女生理及心理变化基本知识和常见症状护理的基本知识在临床护理活动中学会对病人病情的观察与沟通,具有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尊重与关爱产妇,教学目标某女, 25岁, 3天前平产一女婴 ,分, 0房胀痛,左侧乳头皲裂,宫底脐下三指,硬,恶露量中,色暗红,会阴伤口无红肿,轻微疼痛。 【 展开讨论 】1怎样判断产妇是否正常。 2产妇在产褥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3制定母乳喂养的指导计划病例导入妊娠期母体有哪些变化。 怎样对产妇进行指导。 课 前 复习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一般为 6周。 产褥期定义第一节 产褥期基础知识第一节 产褥期基础知识产妇产后机体各生理功能逐渐自然恢复到未妊娠时的状态。 一般需要 6周 左右。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一)生殖系统的变化子 宫盆底组织阴 道外 阴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非妊娠状态的过程。 宫缩小,宫底下降,产后 10天下降至盆腔内,产后 6周恢复至正常大小。 膜附着处约需 3周,胎盘附着处完全修复在产后 6周。 后 4周,宫颈恢复到非妊娠状态,外口由未产型变成已产型。 阴道肌肉张力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达妊娠前的水平,阴道粘膜皱壁约在产后 3周开始恢分娩后外阴轻度水肿,于 23天自行消退,会阴伤口愈合在产后 35天。 阴道口仅留处女膜痕。 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降低伴有部分肌纤维断裂。 如产后坚持康复运动,可恢复到接近非孕状态。 未产妇 经产妇有利于产生足量的乳汁避免精神刺激营养丰富饮食足够睡眠适当休息不断排空乳房吸吮:最主要(二)乳房变化雌、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下降垂体生乳素抑制解除 乳汁开始分泌乳房的主要变化: 泌乳(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血容量: 产后 3天,产妇的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心脏负担加重,特别是产后 24小时内。 产后 23周恢复到未孕状态。 血细胞: 白细胞在产后可达 20× 109/L,多在 1周内恢复正常。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也升高。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后 23周恢复。 血沉: 增快,于产后 34周恢复。 原因: 1、子宫的收缩,2、胎盘循环的停止,3、大量组织间液回吸收。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四)消化系统 : 胃酸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 常发生便秘。 (五)泌尿系统 : 产后尿量增加,易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六)腹壁的变化: 产后腹壁松弛,经过锻炼可在 23月恢复。 腹部出现妊娠纹,由紫红色逐渐变成白色。 妊娠纹排卵恢复 不哺乳,平均产后 10周恢复哺乳,平均产后 46个月恢复(七)内分泌系统 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乳汁开始分泌依赖期 : 产后 13天,产妇的很多需要要通过别人的帮助。 依赖 独立期 : 产后 314天,产妇出现较独立的行为,易产生压抑。 独立期 :产 后 2周 1月,逐渐形成新的生活形态。 二、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原因 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第二节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141、 一般情况( 1)生命体征 38泌乳热一般持续 4 16小时产乳最初 24小时可伴有 39 发热P 1周后降为孕前水平R 由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褥期妇女的护理【 临床表现 】15( 2)产后宫缩痛产后 12天出现,持续 23天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加重,不需特殊用药( 3)体重: 产后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羊水排泄及产时失血,子宫复旧、恶露及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又下降 10公斤左右。 ( 4)下肢静脉: 由于产后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产后疲惫虚弱、切口疼痛致卧床时间较多,使得下肢静脉血循环缓慢,血液易淤积于静脉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2、生殖系统( 1)子宫底位置: 产后当日,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 1 2横指),至产后 10日降入骨盆腔内,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2)会阴: 产后(阴道分娩者)会阴有轻度水肿,多于产后 2 3日自行消退,会阴创口 33)恶露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细胞、细菌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正常 有血腥味,持续 4 6周,总量 250 500性恶露 浆液恶露 白色恶露持续时间 产后最初 3日 产后 4 14日 产后 14日以后颜色 红色 淡红色 白色内容物 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坏死蜕膜少量血液、坏死蜕膜、宫颈黏液、细菌坏死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大量白细胞和细菌等3、排泄排尿 产后 2 3日内,尿量增多;产后产妇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排尿。 便秘 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 褥汗 在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 1周后好转。 (原因:产褥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 )【 护理评估 】( )病史认真阅读产前记录、分娩记录、用药史,特别注意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经过,如产时出血多、会阴撕裂、新生儿窒息等。 (二)身体评估1生命征:了解有无发热、产后出血的征象。 3、乳房( 1)评估乳房的类型:正常的、长的、平坦的。 ( 2)评估有否乳房胀痛及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使产妇乳头疼痛剧烈、红肿、裂痕、水疱,甚至出血。 2. 恶露:评估恶露时,要注意色、量、味。 一般在按压子宫底的同时观察恶露情况。 ( 3)乳汁的质和量初 乳 浑浊淡黄色 有较高的蛋白质和 产后 7天) 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 过渡乳 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而脂肪 乳糖含量(产后 14天前) 逐渐增加。 成熟乳 呈白色,营养全面均衡。 (产后 14天以后)乳汁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母亲因素婴儿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哺乳次数有很大关系,乳头被刺激越多,乳汁分泌就越多4、母乳喂养产妇的评估( 1)影响因素:生理、心理、社会( 2)母乳喂养知识( 3)母乳喂养方法5、辅助检查除进行产后常规体检外,必要时进行血、尿常规捡查、药物敏感试验等。 若产后留置导尿者要作尿常规检查,以监测有无尿路感染。 【 心理、社会评估 】 :【 护理评估 】1产妇的感受2产妇的行为适应状况3产妇对新生儿行为的看法4影响因素舒适的改变 产妇不适减轻产妇不发生秘便与尿潴留产妇母乳喂养成功良好适应新的家庭角色【 护理诊断 】 【 护理目标 】情景性自我贬低焦 虑母乳喂养无效便秘与尿潴留一般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卫生的休养环境测生命体征 2次 /日保证营养【 护理措施 】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少食多餐,多饮汤类以利于乳汁分泌。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冬日每日打开窗户通风3 4次,每次 20 30分钟。 保持床铺的整齐、清洁、干燥。 1、一般护理鼓励产妇适当活动,避免负重与蹲位【 护理措施 】产后应进行规律的、一定强度的活动与锻炼。 阴道分娩者产后第 2天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剖宫产者一般 3天以后开始。 活动与休息 产后 12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1、一般护理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预防尿潴留和便秘【 护理措施 】应勤换内衣裤,衣着舒适、适宜,冬日要预防着凉,夏日预防中暑。 每日应洗脸、刷牙、梳头、洗脚或者沐浴尿潴留原因1、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2、会阴伤口疼痛,3、腹壁肌松弛。 尿潴留的预防产后 2小时应提醒和鼓励排尿保持大小便的通畅 以防产后出血。 产后 46小时不能及时排尿者:鼓励下床排尿物理诱导排尿(暗示、听流水声)热敷、针灸、药物应用必要时导尿2、会阴护理观察会阴伤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 水肿者,用 95%酒精或 50%硫酸镁湿热敷。 小血肿可用湿热敷或远红外灯照射。 大血肿配合医生切开止血。 有硬结者用大黄芒硝外敷。 指导产妇向伤口对侧侧卧。 产后 24天会阴伤口拆线。 预防感染每天 2次做会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 3、子宫复旧 4小时内,注意观察宫缩与阴道出血情况,每 30次检查前应排空膀胱。 帮助产妇按摩宫底,促进恶露排出。 2. 24小时后,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检查宫底高度、软硬度,观察恶露性质、量、有无气味。 【 护理措施 】4、乳房护理第一次哺乳前用温水将乳头与乳晕清洗干净。 以后哺乳前均用毛巾擦净乳头与乳晕。 每次哺乳应吸尽双侧乳房,挤出残余乳汁。 ( 1)常规护理: 喂养时间、卫生、姿势擦洗乳房挤空乳房( 2)乳房硬结与疼痛的护理产后尽早哺乳;哺乳前热敷按摩乳房;两次哺乳间冷敷、佩戴乳罩;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哺乳次数,借助吸奶器;饮食清淡; 可服用散结中药。 ( 3)乳头皲裂的护理( 4)退乳与乳汁不足的护理哺乳前湿敷乳房;正确的哺乳姿势,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口中;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严重时可用乳头罩间接哺乳。 正确的含乳姿势不宜哺乳者应尽早退乳:限制汤类食物;停止吸吮及挤奶;采用雌激素、生麦芽、溴隐亭退乳。 乳汁不足者应注意营养、睡眠,保持精神愉快,必要时可用中药。 ( 5) 扁平及凹陷乳头: 此种异常乳头如果可能 , 应从孕期开始干预。 孕期应教会孕妇佩戴乳头罩的方法; 在哺乳前进行乳头牵拉 , 可使乳头向外突出 , 便于新生儿含接; 也可用吸奶器帮助乳头向外突出。 计划生育育儿知识产褥期禁止性交,产后 6周即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 不哺乳者可用药物避孕。 告知卡介苗与乙肝疫苗接种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新生儿喂养、沐浴 、预防接种母乳喂养知识【 健康指导 】教会产妇认识异常症状和体征主要有:发热;乳房的红、肿、痛;持续的腹胀;盆腔充盈感;持续的外阴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恶露增加、色鲜红或有血块、恶臭等;会阴切口的红、肿、热、痛或下肢的肿、热或者腹部切口的问题等。 产后随防【 健康指导 】主要包括 产后访视 和 产后健康检查 两部分。 产后访视一般进行 3次 ,分别于出院后 3日、产后 14日、产后 28日进行 ,主要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其内容包括:产妇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哺乳情况;子宫复旧与恶露;会阴或腹部切口等。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指导与处理或转诊。 产后随防【 健 康 指 导 】产后 6周, 产妇应携婴儿回到分娩医院的门诊进行产后检查,了解产妇各器官的恢复和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产后检查 包括:产妇的一般全身检查,如血压、脉搏、血尿常规;妇科检查,了解生殖器官复旧的情况;了解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计划生育指导;到儿保门诊检查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 护理评价 】通过护理 , 是否达到: 产妇及家属叙述产妇护理及新生儿的有关知识 , 并实践; 产后检查时产妇的各器官恢复良好 , 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 二、母乳喂养指导对母亲的益处促进宫缩、防出血哺乳闭经、推迟妊娠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危险价廉、方便、减少劳动对新生儿的益处提供营养、利于发育提高免疫、利于防病口腔运动、利于牙齿促进心理发育有轻泄作用,减少新生儿黄疸产生1、母乳喂养对母儿均有益早接触 早吸吮按需喂养哭了就喂奶。 母亲奶胀了喂奶。 睡过时( 3小时)推醒婴儿喂奶出生正常新生儿立即与母亲接触新生儿出生 30分钟内即开始吸吮母亲乳头2、母乳喂养方法卧位哺乳 坐位哺乳正确的含接姿势操作步骤“三贴 ” :胸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