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营养护理-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内容摘要:
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营养护理-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 任务十三 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营养护理学习目标1、能力目标:能给患者进行膳食指导;能给开营养处方并制定食谱;能给患者选择正确的营养制剂并进行有效的营养输注。 2、知识目标:掌握上述外科疾病的营养护理原则及并发症防治等基本知识。 3、素质目标:增强责任意识;例:某男性患者, 39岁,因严重烧伤而休克。 分析: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早期的临床表现之一,一般发生在伤后最初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是由于受伤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使大量血浆及电解质渗出,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 渗出的速度以伤后 6 8小时内最快,一般在伤后 30 48小时渗出达最高峰,这一时期叫烧伤休克期。 外科手术可导致人体内营养素高度消耗。 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前要有足够营养贮备以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术后要及时补充营养以促进伤口迅速愈合。 外科手术患者如长期得不到合理营养供应,极可能发生严重营养不良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在各种营养素当中蛋白质最为重要,既是组织生长更新和修补必需的材料,又是保持血浆渗透压和维持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创伤后氮的丢失情况导致外科手术患者营养不足的原因对术前患者而言营养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消化吸收障碍、丢失过多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足的主要原因。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的一般原则是高能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 ;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由于代谢、发热、感染、饥饿、麻醉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营养不良。 增加能量供给、补充足够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及时补充矿物元素是营养护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一 胃大部切除病人的营养护理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营养不足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体重降低,远期还可能发生贫血和营养不足性胃病。 一、概述1、体重降低2、贫血 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营养不良性骨病 主要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通常在胃切除 1 2年后发生。 4、全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后普遍存在进食后排空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率降低。 摄入量减少,能量不足,易引起负氮平衡,导致体重减轻。 二、营养护理原则1、长期饮食调节 注意供给 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富含维生素 的食物;少量多餐,每天 5 6餐,必要时可间隔经静脉补充营养,或给予要素饮食。 2、保证能量供给 充足的能量供给是胃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 ,患者所需能量为基础代谢能的 下床活动者加 25%以上,体温每升高 1 代谢率增加 13%。 3、适量碳水化合物 供给以 300g/4、限制脂肪 每天可按 1 2g/、足够蛋白质 胃切除患者应补充高蛋白质饮食,每天供给 1 2g/、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常见并发症的营养护理1、残胃滞留2、术后梗阻3、倾倒综合征4、餐后低血糖症项目二 烧伤病人的营养护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而大面积烧伤则是一种严重的创伤。 呈现超高代谢状态 ,大量的能量消耗、创面大量的蛋白质渗出,会导致 负氮平衡和 体重丢失。 及时有效的营养护理可减轻负氮平衡及减慢体重下降的程度,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恢复,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 1、 能量代谢率增高 烧伤患者代谢率增加可达 50% 100%, 代谢率与烧伤面积呈直线相关并随时间而变化,在伤后第 6 10天升至高峰,然后逐渐回复到正常的水平。 体温每升高 1 ,代谢率增加 10% 15%。 表 13伤面积和基础代谢率增高的关系 2、 负氮平衡和体重下降 理想状态是将烧伤患者体重丢失控制在 10%以下。 烧伤后蛋白质需要量为: 成人: 体重( 烧伤面积( %); 儿童: 体重( 烧伤面积( %); 3、 脂肪 烧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所需要能量的 80% 90%来自于脂肪的分解 . 严重烧伤患者脂肪丢失总量可超过 600g/d。 4、 碳水化合物 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6、 维生素 维生素 A、维生素 C、各种 、烧伤病人营养护理原则1、能量2、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维生素4、水分 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输液减少后食物中含水量必须达到 2000 2500时应添加各种饮料 1 000 2000目三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营养护理因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或严重腹部损伤、恶性肿瘤等疾病在切除大段小肠之后,剩余小肠不能维持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的严重营养障碍就是短肠综合征。 通常认为切除小肠 75%以上或残留肠段在 100残余肠管为 60100过合理的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患者多可以存活。 如果小肠短于 60存困难。 营养护理原则短肠综合征的营养护理早期采用完全肠外营养,症状改善后用管饲的配方营养或要素饮食,再过渡到大分子的匀浆饮食,最终恢复口服进食。 根据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划分为 3个阶段。 第 1阶段 通常为 15 30天,个别患者可延长到 3个月。 以肠外营养方式进行第 2阶段 此阶段为功能代偿期,可延续数月至 1年以上。 此期应以口服饮食为主,但如进食过程中发生腹泻加剧,则应延长使用肠外营养的时间。 还应注意合理补充维生素 、镁、钙等营养素,防止贫血、末梢神经炎及骨质软化等并发症。 第 3阶段 本阶段为适应期或安定期,可延续 1年以上。 宜供给低碳水化合物、低盐、高蛋白、低脂肪及无纤维素饮食。 对短肠综合征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间断使用肠外营养,或是配方饮食治疗。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营养护理-营养护理课件(修订)李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