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科护理课件-张爱萍,龚海虹内容摘要:

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科护理课件-张爱萍,龚海虹 第二章 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科护理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目 录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正常值和计算公式。 3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临床评价。 学习目标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生长发育是个连续过程,但各个阶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婴儿期是第 1个生长发育高峰;青春期生长速度再次加快,出现第 2个生长发育高峰。 (二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的发育则先快而后回缩。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图 2同系统的发育与年龄关系 图 2体的发育趋势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的规律(三 )生长发育遵循顺序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规律。 (四 )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体格上的差异到青春期更明显。 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 )遗传因素小儿的生长发育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二 )环境因素1营养是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营养因素的影响越大。 2疾病3孕母情况孕母的营养、情绪、生活环境、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及日后生长。 4家庭和社会环境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六、腹围 七、上臂围 八、囟门 九、牙齿 十、脊柱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一、体重体重为各器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 是衡量小儿体格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最灵敏指标,也常作为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等的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 34生后 3 4个月体重为出生时 2倍 (61岁时为出生时的 3倍 (9 102岁时为出生时的 4倍( 122岁至青春前期年增长值约 2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一、体重临床可用以下公式估计体重:1 6月:体重( 出生体重 (月龄 × 0.7( 12月:体重( 6(月龄 × 12岁:体重( 年龄 × 2 8( 年龄、同性别儿童体重个体差异 10%左右,体重 20%为肥胖。 生后因摄入不足、胎粪排出、体表水分丢失等会致生理性体重下降,范围 3% 9%, 7 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二、身高 (长 )身高 (长 )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身长; 3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 出生时平均身长 501岁时约 752岁时约 872岁后身高年增长 6 7 12岁身高估计公式:身长 (高 )( 年龄 × 7(75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二、身高 (长 )身长包括头部、躯干(脊柱)和下肢的长度。 有些疾病可造成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失常,临床需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和下部量 (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以帮助判断。 出生时上部量下部量 (身长中点在脐上 ); 2岁时在脐下; 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时中点位于耻骨联合上缘,即上、下部量相等(图 2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二、身高 (长 )图 2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比例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三、坐高坐高是指由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3岁儿童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 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出生时的 67%降到 14岁时的 53%。 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百分比明显增大。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四、头围头围是自眉弓上方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脑和颅骨的生长。 出生时头围约 33 341岁时约 462岁时约 485岁时约5015岁时约 54 58围较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提示脑积水。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五、胸围胸围是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代表肺与胸廓的发育。 出生时胸围 321岁左右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 46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青春期前其差数 (等于岁数减 1。 六、腹围腹围是指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2岁后腹围比胸围小。 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需测量腹围。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七、上臂围上臂围是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反映营养状况,用于无条件测体重和身高地方,普查 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评估标准: 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八、囟门前囟:顶骨和额骨边缘交界处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 2 1 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前囟饱满: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 后囟:顶骨和枕骨边缘交界处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生后 6 8周闭合。 颅缝:约 3 4个月闭合。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图 2小儿前、后囟示意图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九、牙齿乳牙共 20个,生后 4 10个月(平均 6个月)萌出 2 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减 4 6。 6岁左右萌出第 1恒磨牙(又称六龄齿),7 8岁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左右萌出第 2恒磨牙;18岁以后萌出第 3恒磨牙 (智齿 ),恒牙 28 32个, 20 30岁出齐。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图 2乳牙出牙顺序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十、脊柱反映脊椎骨的发育,新生儿时脊柱无弯曲, 3个月抬头: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能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行走:出现腰椎前凸;6 7岁:脊柱 3个自然弯曲为韧带所固定。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一、感知觉发育(一)感觉的发育1视感知发育2听感知发育3味觉和嗅觉发育4皮肤感觉发育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一、感知觉发育(二)知觉的发育1岁时空间知觉初步发展,如爬高、躲门后等;3岁能辨上下; 4岁辨前后; 5岁辨自身的左右。 时间知觉发育较晚, 4 5岁时有早上、晚上、白天、明天、昨天的时间概念;5 6岁时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10岁时能掌握秒、分、时、月、年等概念。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二、运动功能的发育(一)大运动与平衡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 1 2秒; 2个月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 3个月时抬头较稳; 4个月时抬头很稳并自由转动。 2翻身3个月时仰卧位变为侧卧位, 6 7个月时有意识从仰卧位到俯卧位。 3坐6个月独坐一会; 8个月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二、运动功能的发育(一)大运动与平衡4爬8 9个月双上肢向前爬; 12个月左右爬时手膝并用。 5站、走、跳、跑9个月试独站; 11个月独站片刻; 12个月独走; 15个月独自走稳; 18个月爬台阶; 24个月能双足并跳; 3岁能跑,双足交替下楼梯; 5岁能单足跳,会系鞋带。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二、运动功能的发育(二)精细运动3 4个月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手指开始活动;6 7个月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 10个月拇、示指对指取物,喜撕纸;12 15个月学会用匙,乱涂画;18个月能叠 2 3块方积木;2岁叠 6 7块方积木,会翻书,会用勺子吃饭;3岁时会洗手,洗脸,系纽扣,脱、穿简单衣服。 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二、运动功能的发育(三)语言的发育语言发育:与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和大脑功能、外界环境有关。 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 3阶段。 1发音阶段2理解语言阶段3表达语言阶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