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课件-鲁昌盛内容摘要: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课件-鲁昌盛 第十八章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 1熟悉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骨折的愈合;掌握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熟悉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护理措施。 了解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病因、分类;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能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2了解血源性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因、病理;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健康教育;掌握护理措施。 能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3了解颈椎病和腰腿痛的病因、颈椎病的分型。 熟悉颈椎病和腰腿痛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掌握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掌握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能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第一节 骨折病人的护理学习案例病人,周某,女性, 56岁,已婚,农民,因跌仆致左腕部肿痛 7天入院。 病人于 7天前走路时不慎跌倒,左手着地,立即感到左手腕疼痛、畸形、不能活动,逐渐肿胀,于某私人诊所,行手法整复,草药外敷,现肿痛无缓解,来本院。 侧 科时查体:病人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营养良好,微胖体型,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左腕部肿胀,压痛,背伸桡偏畸形,末梢血运尚可。 侧桡骨远端骨折。 诊断为左侧桡骨远端骨折。 思考题: 1、如果对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该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 骨折分 类(一)根据骨折原因(病因)分类:1、骨折可因创伤所致,称为 外伤性骨折。 2、由于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导致骨质破坏,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发生骨折,称为 病理性骨折。 (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杆、旋转和肌肉收缩作用造成暴力作用点以外的远处部位骨折。 (三)肌肉牵拉 )骨骼病变 轻微外力而发生骨折(五)积累劳损 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伤力作用于骨的某一部位而使其发生骨折病理性骨折 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性骨折 膜完整,与外界不相通;2、开放性骨折 膜破裂,与外界相通;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程度及骨折线形态分为 完全性骨折 部中断。 如横型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 不完全骨折 分中断。 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桡骨远端青枝骨折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稳定骨折 易移位 或复位后经过适当的外固定 不易再发生移位 的骨折;如横断骨折、带锯齿状的短斜骨折。 不稳定骨折 移位 或复位并适当固定后仍 易于发生再移位 的骨折;螺旋形、斜形及粉碎形骨折。 骨折移位的类型有 成角移位 (成角畸形 )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包括嵌插性骨折及压缩性骨折 ) 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侧移 成角 旋转 短缩 分离肱骨干骨折成角畸形身体状况全身表现1、休克 为失血性休克和疼痛引起的休克;2、体温升高 为血肿吸收引起,一般不超过38° C,如体温超 C,则可能有并发感染。 股骨颈骨折伤肢的典型外旋畸形局部表现骨折的 专有体征 (即骨折特有的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 ) 畸形; 反常活动 :非关节部位出现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但未见此三种体征,也可能有骨折。 骨折后的畸形一般症状:骨折时及软组织损伤均可出现 疼痛及压痛; 局部肿胀及淤血; 功能障碍;辅助检查 诊 的价值,是任何临床及辅助检查不能替代的,但应注意有假阴性的情况; 用 折的早期并发症 休克 : 由于失血及疼痛引起; 血管损伤: 如肱骨髁上骨折引起肱动脉的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如肱骨中段骨折常发生桡神经的损伤;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的常并发脊髓损伤,造成患者的完全或不完全截瘫; 内脏损伤 : 多为骨折断端刺伤; 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折部位的骨髓组织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脑、肾等周身性脂肪栓塞。 典型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体温升高,心率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 发生于骨折后 48小时内 ,多发生于长骨的骨干骨折,以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表现:患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麻木、皮肤苍白、肢体活动障碍。 原因:内部压力 内部血肿、水肿外部压力 包扎过紧或石膏压迫骨折的晚期并发症 压疮 坠积性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 感染 开放性骨折并发化脓性感染和厌氧菌感染。 创伤性关节炎 缺血性骨坏死 (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泌尿系感染、结石 缺血性肌挛缩 上下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或肢体肿胀、包扎过紧,可造成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群缺血、坏死、机化而发生挛缩。 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 缺血性肌挛缩 骨化性肌炎 关节处多见; 关节僵硬 节内粘连或关节周围肌肉粘连造成;骨折的愈合过程(一) 血肿机化演进期 达到纤维愈合,需 2二) 原始骨痂形成期 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 伤后 3周开始。 (三) 骨痂改造塑形期 骨性愈合。 伤后 6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1、骨折局部无压痛及肢体的纵向叩击痛;2、骨折的局部无反常活动;3、 连续的骨痂形成;4、上肢能平举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行走 3 分钟,并不少于 30 步; (本项试验临床上不采用,为理论标准;临床以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而骨折处不变形为标准 )5、连续观察 2周骨折处不变形;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 病人的年龄; 健康状况的影响;(二)局部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2、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 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 3、软组织损伤的程度4、感染的影响;5、骨折断端接触面(三)治疗方法不当骨折的急救 一般处理 危及生命的情况优先处理,怀疑骨折应作为骨折处理; 创伤包扎 止血、防止污染; 妥善固定 避免副损伤、止痛、便于运输; 迅速运输 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抢救生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抢救休克:止痛、止血、输血输液 止血包扎 :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 避免回纳外露的骨折断端 压迫包扎或止血带止血: 30时间: 恢复血液循环、组织略有新鲜渗血为宜 固定、制动和搬运 :夹板、木板或自身肢体 脊柱骨折:避免移动,用滚动法或平托法 脊柱受伤:颈两侧加垫固定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1、复位 对位对线良好为复位的标准( 1)解剖复位 :纠正了骨折的各个方向的移位,恢复了骨的解剖形态,是理想的复位结果。 对位 +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 :骨折未能够达到解剖复位,但在此位置骨折愈合后将无功能的影响,称功能复位。 1、复位 方法( 1)非手术复位: 手法复位(闭合复位) : 解除疼痛 、 肌松弛位 、 对准方向 、 拔伸牵引 功能复位 牵引复位 :适用于股骨闭合性骨折、股骨和胫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开放性骨折( 2)手术复位 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多处骨折、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 2、固定( 1)外固定 小夹板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 持续牵引: 外固定器( 2)内固定 如接骨板、 螺丝钉、髓内钉等 小夹板固定: 范围不包括上下关节 适应症:四肢管状骨闭合性骨折 优点:通过外扎横带和内固定垫进一步纠正骨折端侧方或成角移位 绷带固定 石膏绷带:骨折复位后固定 弹力绷带:固定愈合阶段的骨折 优点:确实可靠,维持时间长石膏绷带固定前,应在骨骼隆起部位先垫棉纸或棉垫石膏绷带 外固定器内固定钢针内固定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3、功能锻炼( 1)骨折早期:伤后 1肢体肌肉等长舒缩( 2)骨折中期:受伤 2周后 肢体肌肉等长舒缩 上下关节的活动( 3)骨折晚期:骨折接近临床愈合 抗阻力锻炼:上肢提重物、下肢踢沙袋;划船、登车 主动锻炼、被动锻炼或使用关节练习器 护理诊断及目标1、如厕、卫生、进食自理障碍 能自理2、焦虑 情绪稳定3、疼痛 减轻或消失4、便秘 无便秘现象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皮肤保持完好6、潜在并发症 无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7、废用综合征 患肢功能预期康复8、体液不足 水、电解质保持平衡,生命体征稳定9、知识缺乏 了解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二)疼痛的观察和护理创伤、骨折伤员现场急救:临时固定有感染:处理伤口、开放引流、抗生素治疗缺血性疼痛: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 疼痛严重:镇痛 +局部对症处理操作轻柔、准确 护理措施(三)生理护理(四)积极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骨隆突处,鼓励咳嗽咳痰抬高患肢发现损伤和肿胀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过紧者需及时松懈,并观察有无神经损伤(五)满足营养需要(六)功能锻炼 指导功能锻炼 肌等长收缩和关节活动: 行走锻炼 拐杖的应用 助行器的应用 手杖的使用 练习深呼吸助行器第二节 常见的四肢骨折一、肱骨干骨折 肱骨外科颈下 1 2肱骨中下 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通过,肱骨中下段骨折时易合并 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骨折临床表现 骨擦感、畸形、反常活动等症状及体征; 桡神经损伤 的临床表现: 垂腕 、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确骨折的类型、骨折的移位垂腕治 疗 非手术治疗 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悬垂牵引固定等; 手术治疗 如手法复位不成功、或骨折断端分离 (桡神经嵌入,有桡神经损伤的表现 ),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后护理措施1、预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注意观察患肢血运:主动活动手指、掌和腕关节 主动舒缩活动(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轻疼痛 遵嘱用止痛药 采取合理体位,抬高患肢二、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多见于 5形手或肘内翻畸形病因和类型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跌倒时 手掌着地 ,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 产生剪式应力,导致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自前下到后上;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跌倒时肘关节屈曲, 肘后着地 ,暴力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