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萨尔图高新区服装服饰消费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0 元以上,表明大学生在每季度都是要购衣的,且大多数的购衣费用较多,为服装销售创造了一定的市场。 70%的同学每季度购衣占所有支出的 10%以上,可见,同学每季度购衣的钱占所有 支出的比列是较大的。 虽另有 20%的每季度购衣占所有支出的 30%—50%,但是每季度购衣费用占所有支出的 50%以上的比例几乎为零,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在其总消费中虽占较大的比重,但仍是较为合理的。 ( 2) 服装消费的理念 分析 : 1. 合理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 90%的学生都是几个月购买一次衣服 ,且大都喜欢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潮流抑或对服装的款式无所谓 ,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是较为理性的,对于流行与时尚的适度追求是合理的。 对于价格和款式,有 60%的学生在购衣时更加注重价格,这说明了 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 另有 90%的学生在购衣时会首先考虑服装的价格或款式,体现了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因此,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比较理性,合理消费还是主流。 2. 偏好休闲类服饰 数据统计显示,有一半的大学生偏好的服饰类型为休闲类,另有20%的选择牛仔类型,只有 10%的学生选择个性前卫类的服装,没有人偏好流行时尚类的服装。 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结论 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结论 从以上的问卷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当代的大学生 服装消费来看,绝大部分的大学生 主要是理性消费,能够合理把握自 己在消费上的支出。 从每月购买消费金额的水平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消费水平很合理,各方面的消费比例基本协调, 由此可知,我国大学生在购衣时是较注重学生形象的,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时尚,追赶潮流。 当然 也有些大学生服装支出不尽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大学生尚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明确的理财意识,需要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 3) 服装消费存在的问题 : 1. 服装消费两极化 在一般多久购衣一次的调查中,有 10%的选择一星期购衣一次,剩余的 90%则都是几个月购衣一次,这就体现了大学生服装消费中的两极分化。 20%的学生每季度用于服装购买的费用在 50 元以下,另有 30%的学生每季度花费 300— 500 元购买服装,这之间的消费差距是较大的。 2. 对服装质量、品牌的淡漠 在购衣时主要考虑因素一栏的调查中,只有 10%的学生选择在购衣时会首先考虑服装的质量或品牌,这体现了大学生对服装质量及品牌的不在意。 在调查了解服装品牌的渠道时,分别有 40%的学生选择朋友介绍和广告,这说明大学生不是很注重服装的品牌,只有广告的宣传语朋友的介绍对大学生的购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4) 大学生服装消费问题原因分析 : 大学生服装消费状况原因及应对 之策 当前大学生在服装消费中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两极化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家庭熏陶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服装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 因此,家庭是培养学生的第一环境,要重视家庭的熏陶。 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他们缺少消费的理性,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 因此父母应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克服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毛病。 2 社会影响 大学生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 侵袭,尤其当其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因此,对于社会而言,应该积极开拓大学生服装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服装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从而也难以达到指导目的。 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服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服装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服装消 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七 ) 体会 :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营销自己和被别人作为销售对象的两个角色中互相转 换,当我们迈入大学的门槛,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和演讲中,我们在营销自己,如何把自己“卖”出去也是一种艺术;而我们被别人作为营销对象也是常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 而在我们小组调查大庆市场大学生群体对服装的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我们营销了自己,同时也完成了小组任务,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出现过失误,但我们通过较强的沟通能力,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终于形成了市场调查报告。 1. 流程 : A.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小组讨论,在徐晓铁组长的 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选题为大庆市场大学生群体对于服装的需求,而且明确了任务,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不做好吃懒做的小猪。 B. 第二步,由傅静 进行问卷的设计及打印 C. 我们开始走上各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分成了 4个小组,每两个人为一个小分队分别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东北石油大学的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有显著的不同,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D. 调查之后,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 和整理,总结出在不同的学校的消费观念不同,而且对于服装在设计风格,价格,质量,服务方面都有不同的想法,最终我们齐心协力的将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 E. 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一环节,我们也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 : A. 在应对挫折时不冷静。 在调研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进行对大学生的调查时,有很多我们选中的调查对象拒绝接受调查,甚至还会引起争端和不必要的麻烦,这时,我们常常抱怨身边的队友,不仅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而且还影响 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有一位队员在调研过程中信心不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向前冲,我想我们都应该对着件事负起责任。 B. 调查时间过长,效率低。 由于在去各个学校之前,我们并没有对学校地点,放学时间以及人口流动在哪个校门,所以直接导致了我们做了“无用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影响了团队的效率,比其他的小组慢了一步。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