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基础护理学课件-杜利,季诚内容摘要:

给药-基础护理学课件-杜利,季诚 基础护理 学张 黎 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局部给药的方法、氧气雾化吸入法。 2熟悉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常用外文缩写、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效用药指导及口服给药技术、注射原则、药物抽吸技术及常用注射技术、超声雾化吸入法、各种皮试液的配置、药物试验结果的判断、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作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 药过程中注意爱伤观念,尊重关爱患者。 给 药 给药( 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协助诊断以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种类 领取 保管内服药:片剂、胶囊、溶液等注射药:溶液、粉剂、油剂等外用药:洗剂、粉剂、软膏、栓剂等新型制剂:胰岛素泵、植入性慢溶性药片一定基数,定时领取贵重药品、剧毒、麻醉药计算机管理药柜分类保管: 剧毒药加锁标签清晰定期检查按性质保管个人专用药物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易氧化、遇光变质的:避光易挥发、潮解、风化的:密封易被热破环的:2冰箱保存易燃易爆 :密封、阴凉处,远离火源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 2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3严格检查药物的质量,对疑有变质或已超过有效期的药物,应立即停止使用。 安全正确用药,按需进行过敏试验1及时用药,做到五2合理掌握给药次数和时间加强用药后的观察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二、给药的原则(一)药物因素1药物用量2药物剂型3给药途径与时间4联合用药(二)生理因素(三)心理行为因素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一、药物的准备(一)病区摆药由病区护士在病区负责准备本病区病人的所需药品。 (二)中心药房摆药药房设在医院内距离病区适中的地方,负责全院各病区病人的日间用药。 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二、病房给药1目的 协助病人依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以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预防疾病。 2评估( 1)病人病情、治疗情况及药物相关知识。 ( 2)病人的意识状态,服药的自理能力。 ( 3)病人的口腔情况,有无口腔食管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及呕吐。 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二、病房给药3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3)环境准备备药核对规范配药核对分发观察反应整理用物固体药:药匙液体药: 量杯油剂药:量杯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二、病房给药4操作 过程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二、病房给药5注意事项( 1)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 40 60 温开水送服,不要用茶水服药。 ( 2)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铁剂、稀盐酸溶液等等,可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 3)止咳糖浆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以防降低药效;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 4)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 5)抗生素类药物应准时服用,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 第二节 口服给药技术二、病房给药5注意事项( 6)磺胺类药物服用后须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结晶引起的肾小管堵塞。 发汗药服后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 ( 7)服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在服用前测量心率、心律,如心率低于每分钟 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 8)健胃药物应在饭前服用,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欲。 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利于食物消化。 催眠药物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 9)服药前后应禁忌饮酒、饮茶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 10)发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反应。 注射给药法 ( 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优点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缺点组织损伤、疼痛、潜在并发症不良反应出现迅速,处理相对困难 分类: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一、注射原则(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六)现配现用注射药液(七)注射前排尽空气(八)检查回血(九)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二、注射前准备 注射盘 注射器及针头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注 射 技术 注射器、针头注射法 注射器 针头皮内注射 1 41/2号皮下注射 2 51/2号肌内注射 25101/2 7号静脉注射 51020 9号动脉注射 25 16号构 造选 择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自安瓿内(小)射 给药技术自安瓿内(大)药 瓶吸 药 按住 针 拴拔 针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二、注射前准备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 2)折安瓿瓶时避免用力过猛而捏破安瓿瓶,必要时可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瓶颈部,避免划伤。 ( 3)抽药时不能握住活塞体部,以免污染药液;排气时不可浪费药液以免影响药量的准确性。 ( 4)根据药液的性质抽取药液:混悬剂摇匀后立即吸取:吸取结晶、粉剂药物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充分溶解后吸取;油剂可稍加温或双手对搓药瓶(药液遇热易破坏者除外)后,用稍粗针头吸取。 ( 5)药液抽吸时间:最好现用现抽吸,避免药液污染和效价降低。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三、常用注射技术(一)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法( 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在所有的注射法中,其吸收速度最慢。 1目的( 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 2)预防接种。 (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目的定义评估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药物过敏史部位 毛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处 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中下 1/3处 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局部麻醉:麻醉部位操作(一)皮内注射法 (I D)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一)皮内注射法 (I D)药物的准备检查 、 核对吸取药液核对解释取适宜体位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核对排空气注射拔出针头再次核对整理洗手询问“三史 ” :消毒进针手法皮丘要求拔针勿压嘱咐注意事项205深度:针尖斜面药液: 射 给药技术(一)皮内注射法 (I D)目的定义评估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不宜采用口服但需要立即达到疗效预防接种局部麻醉 上臂三角肌下缘等 大腿前侧、外侧 两侧腹壁操作(二)皮下注射术 (H)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皮下注射法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二)皮下注射术 (H)备药吸药核对解释取适合体位消毒查对 、 排空气注射抽回血 、 注药拔针查对整理洗手观察 、 记录持针手法:示指固定针栓进针角度:30° 针深度:针梗的 2/3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二)皮下注射术 (H)目的定义评估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不宜做静脉注射,但需要发生较快的疗效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比较大时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等 定位 :“十字法”、“联线法”操作(三)肌内注射术( IM/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臀大肌注射体位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常用体位。 臀大肌注射体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 联线 法髂 前上棘尾 骨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臀中、小肌注射定位法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 2射 给药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三)肌内注射术( IM/物的准备核对解释取合适注射体位戴手套 、 消毒再次核对 、 排空气进针注药拔针操作后查对整理清理用物洗手观察反应并记录持针手法:执笔式进针角度:90°进针深度:针梗的 2/3“二快一慢”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三)肌内注射术( IM/的定义评估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需要发生较快的疗效做诊断性检查静脉营养输液或输血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处长期注射时,应从近心端 远心端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腕部或手背静脉、大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等操作(四)静脉注射术 (IV/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静脉注射部位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四)静脉注射 术 (IV/物的准备核对解释取合适注射体位选择血管扎止血带戴无菌手套 、 消毒核对 、 排空气进针松止血带缓慢推注药液拔针后按压观察反应整理取舒适位洗手记录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压脉带:穿刺点上方 6端朝上进针手法刺激性药物输注时,应先用生理盐水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长期输注者应保护血管绷紧静脉下端皮肤针尖斜面朝上角度: °见回血,松压脉带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四)静脉注射术 (IV/脉注射失败常见原因刺入过浅刺入过深针头未全部进入针头刺破对侧血管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特殊情况的穿刺要点肥胖病人消瘦病人水肿病人脱水病人老年病人天气寒冷可先扎上止血带,找到合适的静脉,摸清其走向后放松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后扎上止血带,并 消毒左手示指指头 ,用该指摸准静脉位置,右手持注射器与针头,稍加大进针角度 (约为 30° 40° ),顺静脉走向从血管的正面刺入消瘦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较滑动,但静脉明显,穿刺时需 固定静脉的上下端 ,正面或侧面刺入水肿病人可按肢体浅静脉走行位置,先用手指 按压局部 ,将皮下组织间液暂时推开,使血管形态显露后进针脱水病人因静脉充盈不良致使穿刺困难。 可作局部 热敷、按摩 ,使血管充盈后进针因老年人皮下脂肪较少,血管易滑动,且脆性较大而易被穿破。 可先以一手示指和拇指分别置于穿刺段 静脉上下端 ,固定静脉后再沿其走向穿刺,注意穿刺时用力勿过猛浅表静脉收缩,可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 热敷 局部,使血管充盈显露后进针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股静脉注射法定位 :股 45° 压止血 :3射 给药技术目的定义评估自动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用于抢救重度休克病人,加压输血输液,迅速增加有效血容量。 ( 2)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 ( 3)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 股动脉、桡动脉。 作区域性化疗时,头面部疾患选用颈总动脉;上肢疾患选用锁骨下动脉;下肢疾患选用股动脉。 操作(五)动脉注射术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三节 注射 给药技术药物准备核对解 释选择体位消毒核对戴手套固定动脉进针固定针栓推注拔针 、 局部加压清理用物(五)动脉注射术进针手法拔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或砂袋加压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