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发质量手册20xx手册模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详见第 7 章“产品实现”。 d)测量有关的过程:客户满意度调查;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改进过程,详见第 8 章“测量、分析和 改进”。 2)以上过程实施的时间、顺序和相互作用,在本质量手册相关章节、质量计划及其引用的程序文件中进行描述; 3)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各过程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其有效运作和控制; 4)公司通过实施所确定的资源提供过程,为质量体系的所有过程提供必要资源,同时通过内部沟通、产品要求确定、客户沟通等过程提供相关信息,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过程的监视; 5)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分析过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实现对过程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过程的目的。 ISO9001:20xx 标准的要求(除 “ 设计与开发 ”和“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外)对本公司都是适用的,公司按其管 理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 组织对 外包的 任何 影响到产品符合性的过程 ( 如: 外协电镀 ;这句可以删除 ) ,按照 供方评价及进厂检验等予以控制; 外包过程不能免除组织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同时 不 免除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潜在影响;应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并 严加控制。 详 见第 7 章“产品实现”中的第 节“采购”。 文件要求 总则 公司按 ISO9001: 20xx 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形成以下文件: 文件编号: MAN01 质量手册 版本 /修订状态: A/0 1)质量手册 1 份(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向公司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 2)程序文件 5 份(其中包括标准要求的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描述如何完成活动的一致信息。 3)支持文件若干份(含规范、规定、指南、计划、指导书等):描述具体的要求,作为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的依据,构成质量手册、质量计划、程序文件的 一部分或被其引用。 4)质量记录若干份:对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至少包括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附表《 ISO9001: 20xx 要求与质量体系文件对照表》描述了公司所形成的质量体系文件与标准要求的对应关系。 质量手册 公司按照 ISO9001: 20xx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本质量手册。 1) 质量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 本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 2)对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全部采取引用的形式。 其余的工作程序,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接描述,或引用。 直接描述的工作程序,需明确规定每项 质量活动的职责。 3)质量手册对质量体系所包括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表述。 当描述过程的文件以被质量手册引用的方式编制时,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见具体的文件。 4)质量手册作为公司全部质量体系文件的一部份,采取与其它质量体系文件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具体见《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及本手册 节“说明”。 文件控制 公司编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质量记 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按 节“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 在《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中,除 明确各项控制活动的职责外,需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达到以下要求: 1)文件发布前需经过批准,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当;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修改并再次经过批准; 3)能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4)在使用处可获得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 5)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6)识别外来文件,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文件编号: MAN01 质量手册 版本 /修订状态: A/0 质量记录的控制 公司编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加以控制,具体包括: 1)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以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的证据; 2)质量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3)对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规定对相应的职责和要求。 引用文件 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 ..................... 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 3)附表 1:《 ISO9001: 20xx 要素与质量体系文件对照表》 文件编号: MAN01 质量手册 版本 /修订状态: A/0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 1)向全公司传达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 节“质量方针”和 节“质量目标”); 3)进行管理评审(见 节“管理评审”); 4)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见第 章“资源管理”)。 以 顾客 为 关注焦点 总经理以增强客户满意为目标,确保客户的要求得到确定、转化为具体要求 , 并给以满足。 公司通过以下过程识别客户要求并予以满足: 1)根据法规、合同和公司的其它要求确定产品(软件及相关服务)要求并进行评审(见 节“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 节“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2)根据评审结果规定产品要求和相关服务提供标准并实施; 3)在软件开发及服务过程中与客户沟通,进一步了解客户要求并修订相应产品要求和标准; 4)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 (见 节“客户满意”),分析客户不满意的原因,改进过程、制定或修改相应的产品要求和标准并予以实施,直至客户完全满意。 质量方针 总经理确保质量方针符合以下要求: 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 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评审其持续的适宜性。 策划 质量目标 1)公司的质量目标已在本手册 节“质量目标”中有详细叙述。 2)公 司的质量目标按产品所包含的内容分为与软件有关的质量目标和与相关服务有关的质量目标,分别与相关的职能部门相对应。 3)公司所制定质量目标均是可测量的,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文件编号: MAN01 质量手册 版本 /修订状态: A/0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总经理在建立或更改质量目标后,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形成质量体系文件并予以实施,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本质量手册第 节“总要求 ”中的要求。 2)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需考虑更改内容对相关过程的影响并使之协调一致,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3)各部门涉及的质量体系要素见附表 2《部门要素对照表》。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根据从事质量管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设置部门(见 节“公司组织机构图”)、根据职责的类别设置岗位(见 节《岗位质量职责及权限》。 1)采用组织机构图的形式规定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 2)本手册 节“岗位质量职责及权限”中规定了各部门职能; 3)本手册或程序文 件中规定每项质量活动的职责; 4)编制《岗位职责编》,对岗位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描述。 5)公司各部门和岗位根据组织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履行相应的职能、职责并建立工作联系。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在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颁发《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如任命书中所述: ISO9001: 20xx 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 ,其职责如下 : 1)依照 ISO9001: 20xx 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 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情况; 3)通过各种方法,使全体员工意识到“识别客户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质量以增强客户满意”的重要性。 4)就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 内部沟通 1)总经理确保在公司内形成沟通渠道,规定沟通的方法。 2)公司内各管理层次与职能部门之间通过:①组织召开会议;②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汇报工作;③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络;④传递 /分发相关文件(包括质量记录)(在相关文件中规定);⑤保持规定的质量记录并按规定的途径查阅等方式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沟通。 管理评审 总 则 文件编号: MAN01 质量手册 版本 /修订状态: A/0 1)公司每年开展一次管理评审活动 (两次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 ,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活动由总经理主持,评审的内容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及变更的需要。 2)管理者代表负责于每次管理评审之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a.《管理评审计划》包括:管理评审的时间; 参加人员;地点;评审输入资料的内容及准备的职责、时间要求;评审 /评审会议安排。 b.《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发致相关部门。 3)各部门按《管理评审计划》安排参加管理评审 /评审会议。 以会议方式进行时,与会者需填写《签到表》。 评审输入 各部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要求准备输入资料,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核结果; 2)客户反馈;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4)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进措施; 6)经策划的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7)改进的建议。 评审 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