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护理心理学-蔡篮内容摘要:

护士心理-护理心理学-蔡篮 第九章 护士心理第九章 护士心理1234【 学习目标 】说明护士角色的常见类型。 记忆护士的心理特征。 描述护士适应不良的常见表现。 描述护士角色的概念及护士的权利与义务。 第九章 护士心理第一节 护士角色及其心理特征第二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预习案例 】案例 9急诊科工作了一年的护士小李在博客中写道: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参加工作一年多了。 毕业时同学、师长都真挚地祝福我的工作一切顺心,生活一帆风顺。 带着许许多多美好的祝福我走向了生命的新旅程。 可愿望归愿望,祝福归祝福,现实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不顺心的事情多着呢。 单说角色转换吧,我必须迅速地从医学生的角色转换为能独挡一面的护士;还有工作上的不适应;职业竞争又异常激烈,要想在那么多同行中 “ 冒 ” 出来,不仅要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业务,还要时不时应付各种护理大检查,各种考试考核。 一年前,我是非常喜欢当护士的,这也是我当初我选择护理专业的理由,可工作了一年,我发现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了。 思 一节 护士角色及其心理特征一、护士角色(一)护士角色的基本含义 角色又称 “ 脚色 ” ,原意指戏剧舞台上的人物。 后被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中,称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 包含三种含义: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 第一节 护士角色及其心理特征(一)护士角色的基本含义护士角色 是指护士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模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8年 1月 30日公布、自 2008年 5月 12日起实施的 护士条例 中所称的 护士 ,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护士的权利 ,在 护士条例 中是这样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护士工资,降低或者取消护士福利等待遇。 2. 护士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3. 护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 4. 护士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可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护士的权利社会给予了护士许多权利,护士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在 护士条例 中的规定的 护士的义务 是: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三)护士的义务在 护士条例 中还规定: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 6个月以上 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 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 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 泄露患者隐私的;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的。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在预防、治疗疾病和医疗保健方面,对于护士不存在“高尚”,也不存在“奉献”,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这是护理行业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护士的心理特征护士的心理特征是指护士在认知、情感、个性心理方面的特点。 这些心理特征是因为护理职业的需要而促成的,是社会对护士角色的期待,所以护士都应该具备这些心理特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护士的认知特征(二)护士的情感特征(三)护士的意志品质(四)护士的气质和性格(一)护士的认知特征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二)护士的情感特征作为一名护士应当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保持情绪与情感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护士职业的道德核心是 “ 利他 ” 和 “ 助人 ” ,这是每个护士应当具备的道德感。 具体体现在护士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护士的意志品质作为一名护士要胜任本职工作,必须确立为护理工作而献身的志向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必须具备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的意志的果断性及坚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护士的气质和性格护士的良好性格的具体表现是:对患者要乐于助人、诚恳耐心、热情有礼。 对工作要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沉着冷静、机智果断、作风严谨。 对自己要开朗稳重、自尊自信、自强自爱。 第二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护士职业角色化的概念职业角色化 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职业的角色人格,掌握足以胜任职业的角色行为。 护士职业角色化 是特指从事护理活动的人员在职业过程中与职业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通常会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1护理者2协作者3教育者4. 管理者5代言人6研究者二、护士职业角色化的过程(一)角色知觉角色学习角色期望角色适应 色知觉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角色及其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反映。 角色知觉主要包括三方面: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对角色期待的认知。 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知觉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得以实现。 它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取决于角色认知的过程。 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贯穿于角色行为的整个过程中。 角色知觉对人的意义是:只有具有角色知觉才能按照相应的身份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恰当地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 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谓 角色期望 是群体或个体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色适应又称角色适称。 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对该角色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即角色与位置、身份匹配。 【 知识卡片 】 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 了解职业倦怠有利于护士的心身健康。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辞职申请等。 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职 业 倦 怠(二)护士角色适应不良的调适解决护士角色适应不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提高角色扮演的技巧,积极地解决某些角色冲突。 暂时或长久地解除某一角色任务,以缓解角色冲突。 为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须从下面几方面努力:案例评析 】案例 9热爱自己的工作。 她对某种类型的患者工作的护理工作会做出超常规的护理,额外的努力甚至超出她的工作时间,真正地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说急,甚至在离开病房后还心还牵挂这类患者。 而在其他类型的患者身上并未做过同等的努力。 评 析:这是一个过度参与的案例。 通过对小赵的督导,发现小赵的母亲是因为脑瘤离开了她,使她倾向于花额外的努力去访视那些因亲属死亡而留下配偶独自生活的家庭,她下意识地认同那些面对着与她所经历情形类似的患者。 思考与训练一、名词解释1、正确的描述是( )。 A要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才能从业B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C有特定的行为模式D 护士条例 是( )。 A 1988年 1月 31日公布, 1988年 5月 12日B 1998年 3月 3日公布, 1998年 6月 6日C 2008年 1月 31日公布, 2008年 5月 12日D 2009年 5月 12日公布, 2009年 5月 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学习C角色期待 D利和义务、态度和情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称为( )。 A角色期待 B角色学习C角色知觉 D为( )。 A角色学习 B角色期待C角色知觉 D角色适称三、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 人员。 、 、 等方面。 ” 和 “ ”这是每个护士应当具备的道德感。 四、论述题论述如何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职业护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