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药-药理学课件-吴宏内容摘要:

解毒药-药理学课件-吴宏 第三十九章解毒药12【 学习目标 】阐明内环境和稳态的含义及其生理意义。 举例说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反馈调节,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解毒药 (能解除毒物对机体毒害作用的药物。 根据解毒机制不同可将解毒药分为:药理性解毒药,如二巯丁二钠等;化学性解毒药,如高锰酸钾、维生素理性解毒药,如淀粉、药用炭、鞣酸等。 药理性解毒药中的特异性解毒药是一类高度专一性的解毒药物,其又可分为胆碱酯酶复活药、金属络合剂、氰化物解毒药、灭鼠药解毒药,以及蛇毒解毒药等。 第一节 重金属及类金属中毒解毒药常见的重金属 (如铅、汞、铜、铬、银等 )和类金属 (如砷、锑、铋、磷等 )中的金属离子与机体细胞某些活性基团 ( 相结合,可导致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引起人体严重中毒。 常用的解毒药大多数是络合剂,其分子中含有 均能输出电子,较易与金属离子络合成为可溶、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从尿中排出。 与金属络合后不再解离者,其解毒效果更好。 凡能与金属、类金属络合成稳定而可溶的络合物,并使之失去毒性的药物称为金属解毒药。 二巯丁二钠 (巯琥钠 )【 体内过程 】 二巯丁二钠的水溶液不稳定,易分解,必须新鲜配制。 肌内注射血药浓度很快达峰值,并迅速由肾排出,无蓄积作用。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某些金属毒物进人体内,能与组织细胞酶系中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本药在化学结构上含有两个活泼的巯基,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能结合成为不易解离的无毒的环状化合物,由尿排出,从而防止含巯基的酶与金属离子结合,使这些酶的活性免受抑制;还能与巯基酶上的金属离子竞争性结合,使巯基酶恢复活性。 该药与金属离子结合后,仍有一定程度的解离,如排泄慢,解离出来的二巯基化合物可很快被氧化,则游离的金属仍能产生中毒现象,故用该药治疗金属中毒时,应强调早期用药、反复用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酒石酸锑钾中毒,效果明显;对汞、砷、铅中毒有明显促进排泄作用;对铜、钴、镍等中毒也有效;对急性镉中毒有保护作用;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也有明显的排铜和改善症状作用。 【 不良反应 】 毒性较小,注射后可有口臭、头痛、头晕、恶心、乏力及四肢酸痛等,减慢注射速度,症状会减轻,有时出现过敏反应。 二巯丙磺钠 ( 体内过程 】 该药可溶于水 ,水溶液稳定,吸收后血药浓度30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 在体内主要代谢为四硫化合物,由肾排出。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二巯丙磺钠分子中的两个巯基不但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不易解离的无毒化合物由肾排出,而且还能夺取已经与酶结合的金属离子,恢复酶的活性。 治疗汞、砷中毒为首选解毒药;对铬、铋、铅、铜及锑中毒有一定疗效。 本药可用作灭鼠药毒鼠强中毒及农药杀虫双、杀虫单中毒的特效解毒药。 【 不良反应 】 常用量肌内注射无明显不良反应。 脉注射过快可引起恶心、头晕、口唇发麻、面色苍白及心悸等。 少数可有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 个别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剥脱性皮炎。 依地酸钠钙 (铅乐 )【 体内过程 】 本药极性大,口服吸收少。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加适量普鲁卡因可减轻,静脉注射后,迅速由尿排出。 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几乎不被代谢。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结合而成为可溶性的金属络合物。 但结合力不同,与钠、钾离子结合力最弱,与钙、镁、钡等的结合较牢固,与铅、钴、铬、镉、镍、铜等金属离子的结合更牢固。 结合后,金属离子失去作用,逐渐由尿中排出,从而发挥其解毒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铅中毒,用药后尿中铅排出量急剧增加,中毒症状在短期内显著减轻或消失;亦可用于放射性金属中毒的解毒。 【 不良反应 】 较少。 可有短暂头晕、恶心、关节痛、乏力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损害,用药期间应常规查尿,如有血尿及管型尿。 应及时停药;静脉注射过快可致低钙性抽搐,一般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 去铁胺 (三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形成络合物迅速由尿排出。 去铁胺还能进入肝细胞和肾小管细胞,除去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索中过量的铁离子。 主要用于急性铁中毒。 该药快速注射时可引起面部潮红、低血压等,注射局部可出现疼痛。 青霉胺 ( 体内过程 】 本药为青霉素的代谢产物。 口服可吸收80,皮肤和血药浓度高。 经肝代谢后由尿排出。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青霉胺所含的配位原子可与金属离子络合成可溶的络合物。 由尿液迅速排出;青霉胺化学结构中的巯基和氨基能络合金属离子,生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促进其排泄。 本药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 (铜代谢障碍 )的首选药,对铅、汞、锌中毒亦有效。 【 不良反应 】 较多。 常见有头痛、乏力、胃肠反应;严霞者有青霉胺样反应。 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应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谷光甘肽 (药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酶,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脱氯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 谷光甘肽能激活各种酶,如体内的巯基 ( 等,从而促进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 【 临床应用 】 1解毒对丙烯腈、氟化物、一氧化碳、重金属及有机溶剂等的中毒均有解毒作用。 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故可防止溶血,从而减少高铁血红蛋白。 及由于放射线引起的骨髓组织炎症,本药均可改善其症状。 3改善某些疾病的症状能抑制脂肪肝的形成,也能改善中毒性肝炎和感染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引起的症状。 对缺氧症所致的不适、恶心、呕吐、瘙痒等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4防止皮肤色素沉着可防止新的黑色素形成并减少其氧化。 5眼科疾病可增加晶体蛋白质巯基的稳定性,抑制进行性白内障及控制角膜及视网膜疾病的发展等。 第二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氰化物是毒性极强、作用迅速的毒物。 常见的氰化物有氢氰酸、氰化钾及氰化钠;桃、杏、枇杷、梅及樱桃核仁和木薯、高粱秆等植物中含有各种氰苷,人畜误服均可引起中毒。 此外,硝普钠过量亦可引起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进人体内后,很快释出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合,阻碍还原为 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从而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细胞生物氧化的过程中,失去酶的传递功能,使组织不能利用氧,引起细胞缺氧窒息。 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可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救治不及时可死亡。 常用的解毒药有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亚硝酸钠 ( 体内过程 】 本药为氧化剂,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口服吸收迅速。 60在体内代谢,其余以原形由肾排出。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该药在体内可使含 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其生成量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多。 在短期内使血中高铁血红蛋白达 10 20二由于高铁血红蛋自与氰离子亲和力较强,且结合牢固,故能清除血液中游离的氰离子,并能夺取已经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离子。 从而保护或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发挥解毒作用。 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毒,疗效较亚甲蓝好。 【 不良反应 】 1亚硝基扩张血管反应有恶心、呕吐、眩晕、头痛、低血压等。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反应大剂量可引起发绀、呼吸困难、晕厥、循环衰竭。 硫代硫酸钠 (亚硫酸钠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少,静脉给药迅速分布到细胞外液, 短。 【 药理作用 】 硫代硫酸钠具有活泼的硫原子,能供给硫,在转硫酶 (硫氰酸酶 )的作用下,可与体内游离的氰离子或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的氰离子相结合,形成无毒的硫氰酸盐,由尿排出而解毒。 硫代硫酸钠是钡盐中毒的特效解毒药。 在血液中可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可与钡离子化合为无毒的亚硫酸钡,从肾排出。 【 临床应用 】 1氰化物中毒 硫代硫酸钠常与亚硝酸钠合用以提高疗效。 因为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后,虽能形成无毒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但此复合物又会逐渐释出氰离子,使症状重现,故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制剂之后,还需给予硫代硫酸钠,以便使氰离子彻底排出。 2钡化物中毒 常用 代硫酸钠注射液20 40 不良反应 】 偶见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亚甲蓝 (蓝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亚甲蓝为氧化还原剂,进人体内在酶的作用下起递氢作用,其作用和应用与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1还原作用 小剂量 (1 2甲蓝在 原成还原型亚甲蓝,可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主要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非那西丁、硝酸甘油及肠源性青紫症等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但不可用量过大,否则会加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氧化作用 大剂量 (5甲蓝可直接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其作用机制是大量亚甲蓝进入机体后,由于还原型辅酶 能使亚甲蓝全部转变为还原型亚甲蓝,导致氧化型亚甲蓝量增多,从而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其机制与亚硝酸盐相同,但作用较亚硝酸盐弱,静脉注射后须使用硫代硫酸钠,以便使氰离子排出。 【 不良反应 】 本药不作皮下、肌内或鞘内注射,以免造成损伤;大剂量静脉注射可致恶心、腹痛、心前区疼痛、眩晕、头痛、出汗和神志不清等。 第三节 灭鼠药中毒解毒药 灭鼠的方法很多如捕杀、毒杀、生物灭鼠等,其中毒杀是广泛使用的灭鼠方法。 毒杀使用的化学药物,由于管理或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 常用灭鼠药中毒的解毒药有下面几类。 一、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解毒药抗凝血类灭鼠药常用的有敌鼠钠、杀鼠灵、鼠得克、大隆等,其毒理主要是破坏机体凝血功能及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等。 人误服后,中毒症状多缓慢出现,一般在食后第三日 (数小时乃至 20日 )开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精神不振,其后可发生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紫癜、咯血、便血、尿血等,并可有关节痛、腹痛及低热等。 严重者发生休克。 患者可有贫血,出血、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 特效解毒药是维生素维生素 1)本药与抗凝血类灭鼠药化学结构相似,可对抗并解除这类药物对凝血酶原活性的抑制,使凝血过程正常。 可同时给予足量维生素 、磷毒鼠药中毒解毒药(一 )磷化锌中毒及解救磷化锌作用于神经系统,轻度中毒时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胸闷、咳嗽、心动过缓等,中度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可有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轻度心肌损害,心电图 导阻滞。 重度中毒时,尚有昏迷、惊厥、肺水肿、呼吸衰竭、明显的心肌损害及肝损害等。 磷化锌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洗胃。 洗胃用 酸铜溶液,每次 200500磷转变为无毒磷化铜沉淀,直至洗出液无磷臭为止。 再用 氧化氢溶液或 锰酸钾溶液持续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然后口服硫酸钠 15用油类泻药。 忌食鸡蛋、牛奶、动植物油类,因磷能溶于脂肪中而促进吸收。 呼吸困难、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肺水肿时,应及时对症治疗。 (二 )毒鼠磷中毒及解教毒鼠磷的毒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突触处乙酰胆碱过量积聚,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出现一系列改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