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基础护理学课件-杜利,季诚内容摘要:

冷热疗法-基础护理学课件-杜利,季诚 基础护理学张 黎 明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冷、热疗作用机理;理解冷、热疗作用及影响因素;掌握冷、热疗的禁用范围;归纳冷、热疗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熟练应用热疗和冷疗技术。 思想教育目标: 关心爱护病人,防止冻伤和烫伤。 第一节 热疗法 热疗法 ( 是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解痉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一 . 热疗的定义(一 )保暖与舒适(二 )缓解疼痛(三 )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四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二 . 热疗的作用第一节 热疗法三 疗法四 )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二 )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三 )各种脏器出血(四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五 )其它 : 识不清者慎用第一节 热疗法五 热疗法和湿热疗法。 因为湿热的穿透力强,有明显的温度刺激作用,所以 湿热较干热局部效应强。 在使用湿热疗法时,温度须比应用干热疗法时的温度低。 干热 湿热第一节 热疗法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 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如颜色、温度、有无硬结、淤血及开放伤口等,有无感觉障碍及对热的耐受情况等。 病人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 病人对使用热水袋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五 疗法【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目的: 消炎、保暖、解痉、镇痛五 划:用物准备:热水袋及布套、水温计、量杯、热水(70) 、毛巾。 病人准备:了解热水袋热疗的作用,同意使用热水袋,并会正确使用。 环境准备: 室内无对流风直吹病人。 第一节 热疗法实施:检查热水袋有无破损,测量、调节水温。 成人 60 70 ,对老年人、小儿、昏迷、用热部位知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 水温应调至50。 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第一节 热疗法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实施:灌热水放平热水袋,去掉塞子,一手持热水袋袋口的边缘,另一手灌入热水至 1/2 2/3满,边灌边提高热水袋口端以防热水外溢。 第一节 热疗法【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五 施:灌热水将热水袋口端逐渐放平,见热水达到袋口即排尽袋内空气,防止影响热传导,旋紧塞子。 第一节 热疗法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实施:灌热水擦干热水袋外壁水迹;倒提热水袋并轻轻抖动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 五 热疗方法【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第一节 热疗法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实施:置热水袋携热水袋至病人床旁,再次 核对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用热的目的和方法,使病人建立安全感,并取得合作。 将热水袋放至所需部位,避免热水袋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热水袋外面可用毛巾包裹或置于两层盖被之间。 第一节 热疗法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实施:撤热水袋:用热 30掉热水袋,防止产生热的继发效应。 如为保暖,应注意及时更换热水,协助病人躺卧舒适,整理病人床单位。 巡视观察:注意观察治疗的效果、病人的反应以及局部皮肤颜色的变化。 热水袋处理:将热水袋倒空,倒挂晾干后吹气旋紧塞子,以防热水袋的两层橡胶粘连;热水袋布套消毒清洁后晾干备用。 洗手、记录:热疗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第一节 热疗法注意事项 使用热水袋时要严格交接班并经常巡视,观察局部皮肤,严防烫伤,如发现局部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使用中如需保持一定温度,应及时更换热水。 对老年人、小儿、昏迷、用热部位感觉减退或消失、麻醉未清醒者,水温应调至 50。 热水袋套外包毛巾,热水袋不直接接触病人,以免烫伤。 用热时间一般不超过 30免产生继发效应,影响热疗的作用。 五 干热疗法 】 热水袋的使用第一节 热疗法目的消炎、解痉、镇痛,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肉芽组织的生长有利于伤口愈合。 用物准备鹅颈灯或红外线灯,必要时备屏风。 五 干热疗法 】 红外线灯照射法第一节 热疗法实施:检查核对:检查功能,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 安置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调节灯距:将灯头至治疗部位斜上方或侧方,调节灯距, 距离治疗部位 30 50照射治疗: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根据病人情况再次调节灯距后照射,以温热为宜。 每次照射 20 30在照射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结束工作:照射完毕,关闭开关;协助病人穿好衣服,躺卧舒适,整理病人床单位。 嘱病人在室内 休息 15防止感冒。 及时记录:洗手,记录照射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五 干热疗法 】 红外线灯照射法第一节 热疗法注意事项 照射过程中应使病人保持舒适、稳定的体位。 照射前胸、面颈时,让病人戴有色眼镜或用纱布遮盖,以保护病人的眼睛。 在照射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局部皮肤反应,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红斑为合适剂量,若出现紫红色应停止照射,并涂上凡士林保护皮肤。 五 干热疗法 】 红外线灯照射法第一节 热疗法暖箱可提供围产儿稳定的环境温度,隔离感染,并可提供给氧及维持一定的湿度。 五 干热疗法 】 暖箱的使用第一节 热疗法目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解痉、镇痛。 适用于感染和组织受损的后期。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用物 治疗盘内放:弯盘、纱布、敷布 2块、长把钳子 2把、凡士林、棉签、橡胶单和治疗巾、毛巾。 小水盆(内盛热水,水温一般为50 60 )、水温计、热水瓶或热源。 必要时备热水袋、屏风,有伤口者需备换药用物。 第一节 热疗法实施 核对解释: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并作解释,以取得合作。 局部准备:暴露受敷部位,在受敷部位下垫胶单和治疗巾;受敷部位涂凡士林(范围应略大于热敷部位)后盖一层纱布, 凡士林可减缓热传导,防止烫伤病人,并使热疗效果持久。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热敷治疗: 将敷布浸入热水中,双手各持一把钳子将浸在热水中的敷布拧至不滴水,抖开敷布,护士可在病人手腕掌侧皮肤试温,应无烫感,折叠后敷在患病处。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维持温度:可在敷布上加无菌棉垫或大毛巾以维持热敷温度。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 更换敷布:每 3 5维持热疗适当的温度。 ( 及时更换盆内热水,也可酌情在敷布上放热水袋以保温。 ) 热敷时间为 15 20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结束整理:撤掉敷布和纱布,擦去凡士林,如有伤口或疮面者,须按无菌技术处理伤口。 协助病人躺卧舒适,整理病人床单位。 及时记录:洗手、记录热湿敷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 , 防止烫伤。 面部热敷者 , 敷后 15分钟方能外出 , 以防感冒。 局部伤口作热敷 ,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 热敷结束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操作时注意与病人交流 , 了解需要及感受并给与及时处理。 五 湿热疗法 】 热湿敷第一节 热疗法目的减轻或消除局部组织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使之清洁、舒适适应证会阴、肛门、外生殖器疾患及盆腔充血、水肿、炎症及疼痛。 禁忌证女患者经期、妊娠后期、产后不足两周、阴道出血和盆腔器官急性炎症者。 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第一节 热疗法用物准备: 坐浴椅上置无菌坐浴盆,内盛 38 41 热水(根据医嘱加药) 1/2满、无菌纱布、水温计、毛巾,必要时备屏风。 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第一节 热疗法病人准备:了解热坐浴的治疗作用,同意采用热坐浴,并了解正确的坐浴方法。 清洗热水坐浴局部皮肤。 排空大、小便。 (热水可刺激肛门、 会阴部,易引起排尿、排便反射。 )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第一节 热疗法实施:核对解释: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屏风遮挡。 调节水温: 浴盆置于坐浴椅上,药液、水倒入盆内 1/2满,调节水温,水温一般在 40,药液按医嘱配制,若为高锰酸钾,其浓度为 1: 5000。 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第一节 热疗法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实施:协助坐浴: 协助病人褪裤至膝盖部,嘱病人先试水温,适应后方可坐入水中,应将臀部全部泡入水中,。 坐浴时间为 15 20人坐浴过程中,护士应随时按需添加热水,保证坐浴治疗效果,结束整理: 坐浴完毕擦干臀部,坐浴部位有伤口者,应按无菌技术处理伤口;协助病人穿好衣裤。 整理用物,坐浴盆清洁、消毒后放原处备用。 及时记录: 记录坐浴时间、效果、反应。 第一节 热疗法注意事项 坐浴过程中应注意病人安全,随时观察病人面色和脉搏,如诉头晕、乏力等应立即停止坐浴。 会阴和肛门部伤口,应备无菌浴盆和溶液,坐浴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女病人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两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均禁忌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冬天注意室温和保暖,以免病人受凉。 五 热疗法】 热水坐浴法第一节 热疗法目的:消炎,镇痛,清洁、消毒伤口。 用于手、足、前臂、小腿部位的感染早期,使炎症局限;感染晚期伤口破溃者,促进伤口愈合。 用物准备:盆内盛 40 45 热水(根据医嘱添加药物) 1/2满、纱布 、弯盘、 平镊,必要时备屏风。 五 热疗法】 热浸泡法第一节 热疗法实施:核对解释: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做好解释。 协助浸泡:嘱病人将浸泡肢体慢慢放入盆内浸泡液中,用镊子夹取纱布反复清擦疮面, 浸泡时间 15结束整理:浸泡完毕,用纱布擦干肢体,有伤口者按无菌技术换药;协助病人躺卧舒适,整理病人床单位。 及时记录:记录温水浸泡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五 热疗法】 热浸泡法第一节 热疗法注意事项 浸泡过程中如需添加热水,应先将肢体移出盆外,以防烫伤。 浸泡的肢体如有伤口时,需备无菌浸泡盆和浸泡液。 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五 热疗法】 热浸泡法第一节 热疗法 冷疗法( 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 冷疗法一 . 冷疗的定义(一 )减轻组织的肿胀与疼痛(二 )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和出血(三 )降低体温(四 )控制炎症扩散第二节 冷疗法二 . 冷疗的作用第二节 冷疗法三 冷疗的禁忌(一)禁止用冷的部位(二)软组织损失、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三)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四)血液循环明显不良(五)对冷过敏(六)其它慎重: 昏迷,感觉障碍或减退,年老体弱第二节 冷疗法五、冷疗的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