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护理-内科护理-申丽静内容摘要: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护理-内科护理-申丽静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护理第一节 总 论教学目标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和细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生理功能: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脏器功能、生殖衰老等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主要内分泌腺及生理功能下丘脑 :分泌释放激素,其功能是促进腺垂体相应的促激素合成与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素释放激素( 和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 催乳素释放因子( 和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促性腺激素( ; 其功能是促进相应靶腺合成和释放相应激素 生长激素( 促进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催乳素( 促进乳腺组织发育及乳汁分泌 神经垂体产生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催产素( 促进哺乳期乳汁的排出 、 刺激子宫收缩和轻度的抗利尿作用靶腺器官 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 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分泌降钙素( 降低血钙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及 1, 253, 共同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具有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的作用 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纸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氮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性腺:男性性腺为睾丸,主要分泌雄激素;女性为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内分泌组织 胰岛: 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加强脂肪贮存和增强蛋白质合成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其他: 心钠素:由心脏分泌,排钠、排水 胃泌素、胰泌素、肠抑素:由胃肠道分泌,调节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及粘膜腺体内外分泌功能 前列腺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由肾脏分泌,具有调节血压(扩张 A) 和促进 神经和内分泌的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作用于下丘脑而调节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也有重要影响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主要是负反馈调节 血浆中某些物质浓度的反馈调节:如血钙增高可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血糖浓度增高可增强胰岛的分泌;醛固酮的分泌又受血钠、血钾、循环血容量等影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计划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护理评估 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实验室检查的评估 心理社会资料的评估常见症状 即皮肤和粘膜色素量增加或色素颜色加深;其产生机制主要是: 促脂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来自同一前体。 见于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棕褐色,特别是在受压、受摩擦部位、皮肤皱折处等明显。 常见症状 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均值 3个标准差 原因: 现为最终身高小于130身体比例适当,智力无障碍,但面容幼稚、皮肤细腻,性幼稚,第二性征缺如,常有不育等。 状腺激素为 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受限而造成呆小病。 表现为下肢短 , 上部量大于下部量 , 骨龄落后 ,性发育迟缓 , 智力低下等。 常见症状 是一种无法抵御的持续的精疲力竭感 原因及临床表现 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如甲亢、糖尿病、皮纸醇增多症;表现为消瘦、肌肉萎缩、易疲劳、组织修复能力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等 能量产生不足:如甲减,表现为体重增加、体温低、怕冷、动作缓慢、精神迟滞 水电解质紊乱: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因保钠排钾作用降低而脱水常见症状 肥胖 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 /或分布异常,体重指数( 4)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 重( /身高( m) 2 理想体重( =身高( 原因:与遗传、内分泌代谢、营养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 : 主要是摄食过多和运动减少,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表现为脂肪分布均匀,幼年发病者脂肪细胞数增多,成年时发病者,脂肪细胞数不变,但体积肥大。 继发性肥胖: 脂肪分布有显著的特征性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下丘脑病变所致的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常见症状 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 10%以上 原因: 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如甲亢、糖尿病,表现为易饥饿、食欲亢进、但体重却下降 胃肠功能紊乱:如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而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表现为:厌食、纳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常用护理诊断、目标及措施 自我形象紊乱( 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型改变有关。 诊断依据: 面貌异常;体型和身高异常;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多毛或毛发稀疏脱落。 目标: 病人能正确认识身体外表的改变。 病人能适应形体的改变 护理措施:情感支持、提高适应能力、衣着指导 营养失调 ( 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遗传、体内激素调节紊乱,饮食习惯不良,活动减少,代谢需要量降低有关 诊断依据:外表臃肿、动作迟缓,体重指数大于 24或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 20%。 护理目标:建立合理的膳食习惯,坚持适量运动,体重增加得到有效控制或减致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饮食调整:少食多动为最有效的方法。 运动指导 遵医嘱使用减肥药其他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 ( 活动无耐力 ( 有感染的危险 ( 潜在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护理计划、措施和评价 知识缺乏 ( 缺乏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 目标: 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病人会运用自我护理的技能和技术 措施: 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操作演示;防止并发症及意外 评价:病人了解有关知识并学会自我护理的技能和技术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述 是一种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表现的甲状腺肿大性疾病 类型: 地方性:主要因缺碘所致,我国主要见于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区,特别是在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时 散发性:主要由于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所致病因病机 缺碘: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原因机制:是因碘化甲状腺原氨酸减少, 馈刺激 高碘:有些地区由于摄入碘过多,也可引起甲状腺肿,可能由于碘过多可抑制甲状腺有机碘形成所致 致甲状腺肿物质: 食物:如萝卜、卷心菜、核桃 药物:如磺胺类、硫脲类、锂盐、过氯酸盐、硫氰酸盐等机制: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 成所需的酶系先天缺陷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常为轻、中度肿大,呈弥漫性,无压痛、无震颤和血管杂音。 压迫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甲状腺可呈显著肿大并产生压迫症状,可压迫气管、食道、喉返神经、上腔静脉 、颈交感神经辅助检查 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血清 甲状腺摄碘率增高,但高峰不前移,并可被正常高峰在 24小时,甲亢时吸收高峰在 2 4或 6小时) 甲状腺扫描:示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诊治要点 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甲状腺肿大而功能正常为主要依据 治疗预防要点: 补充碘剂或干甲状腺片 碘盐是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 手术治疗:对有压迫症状而内科治疗无效者、怀疑有癌变者可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述 概念:甲亢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增高,分泌甲状腺激素( 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引起甲亢的病因很多,其中主要是 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 临床特征为: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群外,尚可出现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以及指端粗厚等病因和病机 尚未完全清楚,近代研究认为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因精神刺激、创伤、感染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属于抑制性 功能缺陷所导致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 而降低了 h( 辅助性 抑制,特异性 括有 又叫甲状腺刺激性抗体),该抗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 仿 致 床表现 一般表现: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 1 4 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 20 40岁为多。 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亢进、 甲状腺肿 眼征 甲亢危象高代谢症群:表现为乏力、怕热、多汗、低热,体重锐减 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 偶有寡言、淡漠。 可有手、眼睑、舌震颤,腱反射亢进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短。 体征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增大、脉压增大而出现周围血管征。 严重者可发生心衰 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运动系统:肌无力、肌萎缩,可有周期性麻痹,或伴重症肌无力 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 造血系统:白总降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可出现紫癜 胫前粘液性水肿甲状腺肿和眼征 甲状腺肿: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有震颤和血管杂音 良性突眼:表现为:眼球向前突出( 18 瞬目减少;睑裂增宽;辐辏不良;上视无额纹出现、下视上睑不能随眼球下落 浸润性突眼:约占 5%,除上述眼征外,常有视力疲劳、异物感、怕光、流泪、复视、视力下降,突眼大于 19 严重者眼睑闭合困难,球结膜和角膜外露引起充血、水肿,易继发感染形成角膜溃疡或全角膜炎而失明甲亢危象 属本病恶化的严重表现,病死率较高 常见诱因:常因感染、各种应激或 131亢手术前准备不充分而诱发 表现为高热、脉快、焦虑、烦躁、大汗、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可因大量失水而致虚脱、休克,继而嗜睡、瞻妄、终致昏迷。 可合并心衰和肺水肿辅助检查 其是循环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不受 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的影响,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超过 故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甲状腺摄 131I 测定和 状腺摄碘率增高且高峰前移;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镇静等 甲亢的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