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课件-鲁昌盛内容摘要: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课件-鲁昌盛 1第八章 外科感染2学习目标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1熟悉外科感染特点及分类、病因、病理生理,掌握临床表现与诊断、健康教育;掌握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护理措施。 会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2掌握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会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3熟悉全身性感染的病因,掌握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健康教育;掌握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护理措施,会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4熟悉破伤风的病因、病理生理;掌握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5了解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生理、掌握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 /诊断、健康教育;学会护理措施。 会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3预习案例 刘 ×× ,女性, 28岁。 主诉:躯干、右下肢烫伤后破溃、疼痛 25天,高热 4天。 患者 3周前不慎被开水烫伤躯干前后侧、右大腿,伤后感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部分皮肤水疱形成,局部破溃、渗液。 伤后在当地诊所行局部皮肤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自制“烧伤膏”涂敷创面治疗,局部破溃创面无明显好转,渐出现黄绿色脓性液体。 伤后 2周余,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高热(未测体温)、渐进性呼吸困难,创面流脓,有异味。 当地卫生院予以“抗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创面换药等处理,效果不佳,遂至我院门诊,以“躯干、右下肢烫伤 35%,创面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收入院。 起病至今大便正常,无少尿、腹痛等不适。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未发现明显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外伤及手术史。 查体: T , 分, R 32次 /分, 0/45 体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有力,心界无扩大,心率 162次 /分,律不齐 专科情况:患者前胸、后背、右大腿面积约 35%的皮肤烫伤(深 20% ,部分创面涂有黑色膏剂形成硬痂,创面渗出多,见大量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去除表面药物硬痂后见创面污秽、脂肪裸露,布满黄绿色脓苔,有腥臭味,可见紫黑色坏死斑,周围皮肤亦可见出血性坏死斑,创面周围炎性水肿。 思考: 1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如何。 2正确制订护理计划。 3该病人为何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4第一节 外科感染一般情况5 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破坏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机体组织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的炎性反应。 外科感染: 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于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伤性检查、治疗后的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6 特点:1、混合感染、病原菌与疾病无特异性2、局部症状、体征显著3、集中于局部 分类: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 按病程分类: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按感染发生情况分类: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7 二重感染: 大量使用抗生素抑制敏感菌株生长,导致耐药菌株大量生长所致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 病人在住院期间内所发生的感染。 感染转归:炎症局限;感染扩散;转为慢性炎症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8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9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0 临床表现: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全身表现: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增强人体的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 治疗方法:局部处理 ,早期患部制动、外敷药物、理疗;局部已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抗菌药物的处理;改善全身状态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1 护理诊断及目标1、体温过高 降至正常范围2、疼痛 明显减轻或消失3、焦虑 情绪稳定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控制,无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5、组织完整性受损 创面愈合,完整性恢复6、营养失调:摄入量低于机体需要量 营养状况改善7、知识缺乏 了解相关知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2 效果评价1、病人体温是否正常2、病人的疼痛及不适是否减轻或消失3、病人的焦虑或恐惧是否减轻或消失4、感染是否控制,有无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5、皮肤、组织的完整性是否恢复6、病人是否了解相关知识7、营养缺乏是否得到改善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3第二节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14疖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5痈 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6常见浅表软组织感染身体状况特点感染名称 主要特点疖 初为红肿痛小结节 ,增大为锥形隆起,中央见黄白小脓栓。 危险三角区的疖挤压可致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痈 局部红肿、稍隆、界限不清、中央可见多个脓栓,破溃后病变处呈蜂窝状。 多伴全身症状。 上唇痈可因口唇多动或挤压而颅内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7急性蜂窝组织炎 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人体各部位。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8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9丹 毒 是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0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好发部位全身皮下组织 面部、小腿皮肤(足癣破口)临床表现红 : 暗红、中央深界不清鲜红、中央淡、 边缘清楚肿 : 重中央明显 轻边缘隆起痛 : 持续性胀痛 烧灼样热痒脓肿 : 有 无复发 无 常有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1急性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 (丹毒 )部位 :下肢、面部表现:红疹全身脓毒症象皮肿管状淋巴管炎下肢浅:红线深:肿胀、压痛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25脓肿 是指化脓性感染发生后,常有完整的腔壁 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般在感染原发部位形成脓肿 致病菌可通过血液播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脓肿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36、甲沟炎和指头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沟炎:红肿热痛指头炎:当指动脉受压时,出现搏动性跳痛。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4甲沟炎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5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位与休息 抬高患肢并制动 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通风、床单位整洁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26饮食与营养 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高热及口唇、口底感染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丹毒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观察病人神志、精神状态,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 注意有无感染扩散和脓肿转移 对于“危险三角区”疖和上唇部位的痈需注意 对口底、年老体弱病人,遵医嘱营养支持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对症护理,如发热与降温一般脓肿形成后,应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及时换药,保持引流通畅,介绍康复过程 增强治愈信心 指导锻炼身体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加强劳动保护 积极治疗足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0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护理31预习案例 病人,男性, 58岁,退休。 因拔火罐后背部疼痛肿胀 3天,加重 2小时入院。 病人 3天前拔火罐后开始出现背部疼痛,并逐渐肿胀、发热,晚上睡觉时不能仰卧。 2小时前出现头晕、恶心,家人急送于我院,给予收入院。 查体:T 、 P 110次 /分、 R 20次 /分、 20/75 志淡漠、烦躁、面色苍白,体型偏胖,心、肺( -)。 背部肿胀,皮肤发红,按压时无明显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示 10 /L, N 90%。 2背部 断为菌血症。 思考:对该病人进行护理诊断。 32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全身感染分两种:脓毒症和菌血症脓毒症是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体温、循环、呼吸等发生了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统称。 菌血症是临床有明显感染症状,且血培养检出病原菌。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3 病原菌数量多、毒素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下降 严重的创伤后、引起全身性感染的致病菌分为 4类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肠源性细菌:肠球菌和厌氧菌 真菌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4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了解有无严重创伤、深静脉营养、浅表软组织感染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史 是否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或抗肿瘤药物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5(二)身体状况 全身感染的共性表现有 起病急,病情重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肝、脾肿大 可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三)心理 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6(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见血液白细胞升高等改变 尿液中可出现尿蛋白及红细胞 病人寒战、发热时采血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五)治疗要点与反应 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及早联合使用有效抗生素 对真菌脓毒症者全身应用抗真菌的药物 加强支持疗法,兼顾对症治疗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37 护理诊断及目标1、体温过高 维持正常2、疼痛 缓解或消失3、焦虑 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或消失4、营养失衡:摄入量低于机体需要量 获得足够的能量5、自理缺陷 帮助,满足日常生活需要6、知识缺乏 获得知识,配合治疗7、潜在并发症 体位与休息 饮食与营养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局部及全身感染情况 协助医生处理原发病,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强护理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有休克时首先纠正休克,严重病人可给予激素治疗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40案例解析 病人,男性, 58岁,退休。 因拔火罐后背部疼痛肿胀 3天,加重 2小时入院。 病人 3天前拔火罐后开始出现 背部疼痛,并逐渐肿胀、发热, 晚上睡觉时不能仰卧。 2小时前出现头晕、恶心,家人急送于我院,给予收入院。 查体:T 、 P 110次 /分 、 R 20次 /分、 20/75 志淡漠、烦躁、面色苍白, 体型偏胖,心、肺( -)。 背部肿胀,皮肤发红,按压时无明显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示 10 /L, N 90%。 2背部 断为菌血症。 思考:对该病人进行护理诊断。 41案例解析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疼痛 3焦虑 5自理缺陷 与疼痛、肿胀及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6知识缺乏 缺乏全身性感染防治、护理、预后。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课件课件-鲁昌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