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病原生物与免疫课件-杜波,蔡爱玲内容摘要: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病原生物与免疫课件-杜波,蔡爱玲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章 微生物学概述【 学习目标 】1解释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2列出微生物的种类。 3了解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 预习案例 】 案例 10然界当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 如酿酒,在我国酿酒的历史悠久,酒的种类繁多。 不管什么酒,都是通过微生物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而得来的。 能造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它们在无氧条件下,先将原料中的糖类经过叫做双磷酸已糖的途径分解变成丙酮酸。 酸母菌将丙酮酸进一步发酵就成了酒。 案例 10数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 如天花、霍乱、鼠疫等,都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过流行,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天花,曾使 18世纪的欧洲处在长期的恐慌当中,死亡人数超过 1亿 5千万人。 思考:十章 微生物学概述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1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概念及发展简史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从宏观上看,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依赖微生物的存在来运行,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作用,物质循环则不能进行,人类将无法生存。 在农业方面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氮、生产菌肥、微生物灭虫等 在医药工业方面; 在工业生产方面: 在环境治理方面: 遗传工程方面的应用:(二)从微观上看,栖息在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构成微生态关系今后努力的 方向 发现新病原、阐明致病机制 研制新疫苗、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研究快速、准确、特异的诊断方法 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等 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医学微生物学 : 是人类在探讨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课程的特点是:易懂但易混;内容多、零散而难记。 【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 2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及其意义。 3描述细菌核糖体、质粒的特性及功能。 4列出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医学意义。 第十一章 细菌形态与结构【 预习案例 】案例 11性, 63岁,工人,发热、咳嗽五天。 患者五天前洗澡受凉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高达 40 ,伴咳嗽、咳脓痰,痰量多,为黄色粘痰。 无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及关节痛。 门诊给双黄连及退热止咳药后,体温仍高,在 38 到 40 之间。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痰液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镜下可见细菌呈球形,葡萄串状排列,革兰阳性菌。 思考:菌还有哪些基本形态。 本形态:有三种 :球状、杆状、 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法第一节 体微小,通常以微米( m ) 三种 :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细菌镜下结构球菌( 观呈圆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在 1二节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1 细胞壁肽聚糖( 又称粘肽细菌细胞壁所特有成分。 4 糖苷键溶菌酶作用点青霉素作用点 肽 聚 糖 结 构( 聚糖骨架:同 G+ 菌四肽侧链: 壁酸革兰阳性菌特有成分 ,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多聚物。 外膜 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外膜 脂质双层类脂 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 ,无特异性脂多糖 核心多糖 有属或组的特异性寡糖重复单位 由 3种或型的特异性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及意义的比较细胞壁 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强度 较坚硬 较疏松肽聚糖层数 可达 50层 1 2层肽聚糖含量 50 80% 5 20%磷壁酸 有 无外膜 无 有五肽交联桥 有 ( 三维结构 ) 无 ( 二维结构 )革兰染色 阳性 ( 紫色 ) 阴性 ( 红色 )青霉素和溶菌酶 敏感 不敏感细胞壁主要功能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某些成分不致病性有关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 , 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2 细胞膜 (成:脂质双层,蛋白质(无胆固醇)功能:物质转运呼吸作用合成作用参不细菌分裂白喉棒状杆菌中介体透射电镜图× 130 0003 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含有以下颗粒:核糖体 (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异染颗粒:染成不细菌其他部分丌同的颜色,如:白喉杆菌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传性状4 核质 (菌为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核基质、有丝分裂器,故称为核质或拟核。 是遗传物质,有染色体功能,控制各种遗传性状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毛、定义:某些细菌胞壁外围绕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形成条件:动物体内、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内化学成分:多糖分类:荚膜、微荚膜、粘液层 鉴别细菌、分型依据(因有抗原性)致病性有关(抵抗吞噬、消化等)2. 鞭毛 ( 义:为附着在某些菌体上的细长而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种类:单毛菌:如霍乱弧菌双毛菌:如空肠弯曲菌丛毛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周毛菌:如伤寒沙门菌化学成分:蛋白质性质:是运动器官鞭毛的功能:鉴别细菌:鞭毛(动力)的有无、数目、位置、排列、抗性不致病性有关:粘附性许多 G 菌和少数 G 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 、 or 胞质脱水浓缩 , 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 称为芽胞。 功能 : 鉴别细菌:大小、形状、菌体内的位置 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多层膜包绕,通透性降低 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抵抗力强细菌芽胞形状、大小和位置 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等2. 染色法单染法革兰染色法复染法 抗酸染色法特殊染色法革兰染色法步骤:涂片 固定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95%酒精脱色 复红复染结果:菌:紫色 菌:红色革兰染色法意义:鉴别细菌选择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病原生物与免疫课件-杜波,蔡爱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