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理学课件-曾祥麒,赵其辉内容摘要: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理学课件-曾祥麒,赵其辉 病理学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 识记脱水的概念 、 类型 、 原因 、 对机体的影响。 2. 描述体液的组成与分布 , 水与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机制;描述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的概念 , 原因和机制 , 对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 3. 列举水中毒的概念 、 原因 、 对机体的影响。 【学习目标】患者,男性, 40岁,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 15天来经常呕吐入院。 病人自诉口渴严重,但一饮就呕吐。 体格检查:体温、呼吸、脉搏正常,血压 120/75清钠170,血清钾 ,尿量约 900,钡餐检查发现有幽门梗阻。 思考: 解质平衡紊乱。 试述其发生的原因和诊断依据。 习案例6 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目 录 / 与电解质 1体液的组成和分布 体液是由机体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组成。 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个部分,两部分被细胞膜隔开。 正常成年男性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细胞外液中血浆约占体重 5%,组织间液约占体重 15%。 人体体液总量因年龄、性别、胖瘦不同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一、水与电解质 2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分布 以离子状态溶解在体液中的无机盐、有机物和蛋白质称为电解质。 ( 1)细胞外液的电解质( 2)细胞内液电解质人体内无论是细胞外液还是细胞内液,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相等的并呈电中性。 3体液的渗透压 体液的渗透压是由电解质产生的,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二、水与电解质代谢的调节 1渴中枢调节 2抗利尿激素调节 3醛固酮调节水、钠代谢紊乱一、脱水由于体液内水和钠具有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故临床上水、钠代谢紊乱往往总是同时或相继发生,故此一并讲述。 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便于理解和临床应用,本节主要讨论脱水和水中毒。 一、脱水机体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称为脱水( 根据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三种类型: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表 6一、脱水一、脱水(一)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 度>150血浆渗透压 >310,伴细胞内液容量明显减少。 1原因和机制( 1)水摄入减少:( 2)水丢失过多:一、脱水一、脱水(一)高渗性脱水2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 2)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增高:( 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4)脱水热: 图 6高渗性脱水体液分布示意图一、脱水一、脱水(一)高渗性脱水3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 2)首先补给体内缺少的水分,不能经口进食者可由静脉滴入 5%10%葡萄糖溶液。 待缺水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纠正后,应适当补钠,可给予生理盐水与 5%10%葡萄糖混合液。 一、脱水一、脱水(二)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点是失 于失水,血清 度 <130 ,血浆渗透压 <280,伴细胞外液容量明显减少。 1原因和机制( 1)经肾丢失液体:( 2)肾外性丢失体液:一、脱水一、脱水(二)低渗性脱水2对机体机的影响( 1)无口渴感:( 2)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 3)脑细胞水肿:( 4)多尿、低比重尿,晚期可出现少尿:图 6低渗性脱水体液分布示意图一、脱水一、脱水(二)低渗性脱水3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 2)先补 补水,临床一般给予等渗氯化钠溶液以恢复细胞外液容量,如出现休克,要按休克的处理方式积极抢救。 一、脱水一、脱水(三 )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点是水与 等比例丢失,血清 度为130 150,血浆渗透压保持在 280 310,伴有细胞内外液均丧失。 1原因和机制( 1)胃肠液大量丢失:见于呕吐、腹泻、肠梗阻等。 ( 2)大量血浆丢失:见于大面积烧伤等。 ( 3)大量快速放胸水、腹水。 一、脱水一、脱水(三 )等渗性脱水2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大。 由于血容量减少,机体可通过调节系统使 使肾重吸收钠、水增多,从而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 如果细胞外液明显减少,则可发生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和急性肾衰竭。 3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 ( 2)应补充偏低渗的溶液。 图 6等渗性脱水体液分布示意图二、水中毒水中毒( 指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当水的摄入量超过肾排泄能力时,大量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多并呈低渗状态。 (一)原因1抗利尿激素( 泌过多2肾脏泌尿功能 障碍二、水中毒(二)对机体的影响由于水分在体内潴留,使细胞外液容量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过多的水又不能及时排出,则水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结果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多且渗透压均降低 (图 6(三)防治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限水或禁水、利尿,严重者输入 3%高渗盐水。 图 6水中毒体液分布示意图钾代谢紊乱一、正常钾代谢钾是人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电解质,含量仅次于钠。 人体内钾的含量为3157( 其中约 98%存在于细胞内,约 2%位于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中钾的浓度高达 150左右,而血清钾的浓度仅为 ,两者之间相差近 30倍。 人体内的钾主要来自食物。 钾的排泄 90%经肾排出,肾脏的排钾量与摄入量有一定关系,即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但不进也排。 其次是经皮肤和粪便排出。 钾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调节酸碱平衡2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心脏的正常功能二、低钾血症血清钾的浓度低于 称为 低钾血症( (一)原因1钾的总量减少( 1)钾丢失过多: ( 2)钾的摄入不足:2钾的分布异常(细胞外的钾向细胞内转移 )( 1)糖原合成增多:( 2)急性碱中毒:( 3)某些疾病如低钾型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二、低钾血症(二)对机体的影响1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 2对心脏的影响3对肾脏的影响 4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三)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尽可能去除病因。 2对严重患者或有明显临床表现者,及时并适当补钾,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经静脉滴入,但必须注意见尿补钾(每天尿量不少于 500且补钾不宜过浓、过快、过多。 三、高钾血症血清钾的浓度高于 称为 高钾血症( (一)1)钾的排出减少:( 2)钾摄入过多:胞内的钾向细胞外转移 )( 1)大量溶血、严重创伤及缺氧:( 2)酸中毒:( 3)高钾型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三、高钾血症(二)对机体的影响1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严重时降低2对心脏的影响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三)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积极控制和消除引起高钾血症的各种病因 ;2停止摄钾、排钾及转移钾:禁食含钾多的食物;3应用钠钙制剂以对抗高钾对心脏的损害。 1. 列表比较三种类型的脱水的区别( 概念 、 脱水主要部位 、 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 2. 水中毒的概念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 列表比较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区别 ( 概念 、 原因 、 对机体主要影响和对症治疗原则 )。 思考与训练谢谢聆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