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经理参照质量管理操作手册某知名企业内部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外观指标 每次不合格扣部门领导 C 12 7 过程名称 序号 考核项目 项目标准 考核 方式 激励标准 不合格性质 责任人(元) 相关人(元) 部门领导(分)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7 成品酒外观(成品库房) 1)漏汽酒 2)贴标完好程度 3)不足量酒 4)漏码酒 5)瓶内外不洁净 6)错码、偏码酒(指不可追溯) 7)偏盖酒 8)错盖酒 质检员每天对每一库房 检查 每瓶扣罚责任人: 扣车间主任: B 1)专用瓶 \小瓶 20 元 . 10 2 分 普通瓶 5 元。 3 2 分 2)标箱 20 元,杂箱 10元。 10/5 2 分 3) 10 元。 5 2 分 4) –10 元。 5 2 分 5) 10 元。 5 2 分 6) –20 元。 10 2 分 7) 20 元 10 2 分 8) 20 元。 10 2 分 过程 名称 序号 考核项目 项目标准 考核方式 激励标准 不合格性质 责任人(元) 相关人(元) 部门领导 (分)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 余酒的控制:( 1) 48小时之内 ( 2) 48 小时之外未接酒的 每天 报检一次 由生 产术处进行 原因分析 每漏报一次扣 视原因每出现一次扣 扣部门领导 2 分 C 12 C 12 C 12 5 瓶生酒 瓶颈空气 溶解氧 每一次不合格 C 12 6 成品酒 1)接酒过程中进水等原因造成成原浓下降 出现不合格 A 按索赔制索赔 按索赔制索赔 5 分以上 2)二氧化碳等理化指标 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合格,每次扣 B 20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一次不合格 , C 12 8 序 9)采取纠正措施不及时、不到位的 每延误一天扣罚 25 分 注:( a)对某一批次酒,抽查 50 箱,不合格品数 ≥ 6 瓶的,即不合格品率≥ %,查封此批次酒,并通知有关车间限时对此批次酒采取纠正措施(以检查通知单的形式下发)。 按索赔制处罚。 ( b) 对已采取纠正措施的某批次酒进行第二次抽查,对仍有不合格的按其不合格品率统计,加倍处罚。 ( c) 对入库酒(同类、 同产品)按先进先出,违反规定每次扣罚 300— 500 元(责任人),部门领导扣 5 元 . ( d) 对库房检查出 不足量酒、瓶内外不洁净、错码酒与三道照明相对应,对出现不合格酒的照明工进行考核 ( e)检查员对每批出厂的成品酒口感负责(公司品评小组有权对口感有缺陷的成品酒进行拒付,同时追查相关检查员的责任)。 ( f) 检查员对出酒前发酵液进行品评,对口味有明显缺陷或不能单罐出酒的发酵液进行考核。 每次扣责任人 50100 元。 9 过程名称 序号 考核项目 项目标准 考核 方式 激励标准 不合格性质 责任人(元) 相 关人(元) 部门领导 (分) 8 成品酒微生物检验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每项不合格按质量事故处理 B 500 300 200 9 纯生啤、一品扎微生物 注:时间段检验如超标,同时查看过程相关的检验结果,如果该结果超标,以第一次检验结果为准;如果该结果不超杯则以复检结果为准。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厌氧菌 分时间段检验1)出厂标准每项不合格按质量事故处理 事故 解聘 500 20 分 2)考核标准每项不合格 B 20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10 过程溶解氧检查 : 按溶解氧 控制点和标准控制 每次不合格 (跟踪期间按平均增加值作为考核) B 20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10 过程名称 序号 考核项目 项目标准 考核 方式 激励标准 不合格性质 责任人(元) 相关人(元) 部门领导 (分)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1 成品酒 4)感观指标 明显口味缺陷每次扣责任部门 B 20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5) 净含量(考核指标 ) 出现不合格 B 20 元 50 元 10 元 30 元 25 分 6)理化指标(出厂 ) 出现不合格 A 50 元以上 30 元以上 5 分以上 12 成品麦芽 1) 产出大麦比投入大麦降级的 第一批次降级 C 12 第二批次降级 B 25 2) 降级出现 4 批次以上 第三批次降级 车间全月否决 A 5 分以上 13 干糟水份 按控制标准 每批次不合格 C 12 11 过。品质经理参照质量管理操作手册某知名企业内部资料(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