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精神科护理-蔡篮内容摘要:

新版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精神科护理-蔡篮 精神科护理第五章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学习目标 1 描述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2 识记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3 复述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4 描述电痉挛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 描述心理、康复、工娱治疗的护理措施。 案例 5案例:患者,女性, 31岁,因胡言乱语、疑人害己、夜不眠 3个月入院。 入院前 3个月,患者家属开始发现患者经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自言自语,有时无故骂人,声称“你要整我,把毒放在我饭菜里干吗。 直接拿刀砍我就是啦”,因而拒食别人做的饭菜。 夜晚常不睡觉,把自己关在房间来回走动,或者朝窗外漫骂。 强制下入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一个月余,目前胡言乱语现象减少,饭量正常,夜眠改善,日常用手拿东西时出现颤抖,走路、做事动作都很缓慢,坐下时双脚不停地抖动,常常 3 4天才有一次大便。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思考: 1 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分类,简述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针对该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应该给予患者采取何种护理措施。 3 怎样对该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工娱方面的护理。 第一节精神药物治疗过程的护理一、精神药物概述一 )抗精神病药物 (二 )抗抑郁药物(三 )抗躁狂药物 (四 )抗焦虑药物 1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2)禁忌证 2 不良反应与处理 (1)锥体外系副反应 ( (2)精神方面的副反应 (3)抗胆碱能副作用 1 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剂 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3 新型抗抑郁剂 1 碳酸锂 2 酰胺咪嗪 (卡马西平 ) 3 丙戊酸盐 1 苯二氮类药物 2 非苯二氮类药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护理(一 )潜在的护理问题1 潜在危险性伤害2 身体活动功能障碍类3 感知觉改变4 思维过程改变5 营养状况改变6 睡眠形态紊乱7 排泄形态改变8 口腔黏膜改变9 性功能障碍10 自我照顾(二 )护理措施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改善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3 认真执行服药制度,保证治疗安全和效果4 做好患者用药的健康指导工作三、案例评析患者,男性, 64岁,因夜不眠,兴奋话多,易激惹 3天,总病程 15年入院。 患者 1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整日闷闷不乐,话少,觉得活着没意思,跳楼自杀未遂,后经治疗好转。 一年后出现夜不眠,兴奋话多,言语夸张,挥霍钱财,并有易激惹、冲动毁物行为,再次住院,诊断为双相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服药治疗痊愈,此后病情复发三次,症状均以兴奋冲动为主。 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夜不眠,兴奋,话多,言语夸大,自称为多面手,做什么都是第一,家人见其病情加重而送其入院治疗。 入院后给予碳酸锂每次 0 5g,每日两次,病情无明显好转,后加量至每次 0 75g,每日两次。 入院第 7天患者出现精神委靡,纳差、恶心、呕吐,频繁腹泻,言语含糊不清。 体格检查:呼吸较为急促,手指粗大震颤,两肺呼吸音粗。 辅助检查示血锂浓度超标。 三、案例评析问题评析本例有如下特点,患者男性,老年人,诊断明确,为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入院后口服碳酸锂,剂量最大增至每日 1 5g,患者出现碳酸锂中毒的症状体征:如恶心、呕吐、腹泻,构音不清及手指粗大震颤,血清锂浓度检查提示血锂超标,确诊为碳酸锂中毒。 治疗上可考虑减少碳酸锂剂量,大量给予生理盐水加速锂的排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第二节 电痉挛治疗过程的护理 电痉挛治疗 (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已对传统电痉挛治疗进行改良,称之为改良的电痉挛治疗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即在电痉挛治疗前加用静脉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抽搐明显减轻和无恐惧感。 一、适应证二、禁忌证 三、治疗方法四、不良反应五、治疗过程的护理(一 )治疗前准备1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理化检查2 治疗前向患者解释3 治疗前禁饮食4 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器械(二 )操作方法1 严重抑郁状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或明显的自责、自罪者。 2 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毁物者。 3 拒食拒药,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 4 精神药物治疗后仍难以控制精神病症状者或精神分裂症急性发病者。 1 大脑占位性病变、其他增加颅内压的病变及颅内出血。 2 有严重心脏和肺部疾病。 3 动脉瘤、嗜铬细胞瘤。 4 青光眼、视网膜病变。 5 严重肝脏疾病。 1 意识蒙眬、兴奋不安2 易发生呼吸暂停现象3 可逆性的暂时性记忆丧失(一 )治疗前的准备1 患者的准备2 环境、用物和药品的准备(二 )治疗时的护理(三 )治疗后的护理六、案例评析 患者,女性, 27岁,总病程 7年,因凭空闻语、行为紊乱、夜眠差 1月余入院。 患者自述近一个多月来,常常听到别人在议论她,说她“你是小偷,你偷了我的钱包,又偷我家的菜,你要老实交代你还偷了什么”;有时又说“要叫公安来抓她”。 近一周上述情况较前加重,凭空闻语越来越多,心情烦躁。 患者母亲称患者有时自言自语、彻夜难眠,在房间来回不停地走动,从未见有冲动、消极行为。 患者曾反复多次住院,用过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入院前患者已自行停药二十余天,入院后一直不肯服药治疗,否认自己有病。 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六、案例评析问题评析患者先后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每次住院药物疗效尚可,但每次病情复发住院伊始,均不能配合服用服药,使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对于拒药的患者,再好的药物也无法发挥作用,适合用 疗效果明显。 第三节 其他治疗过程的护理一、心理治疗的护理1 分析性疗法2 支持性心理疗法3 行为疗法4 人本主义疗法5 认知疗法1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2 倾听。 3 适当帮助释放情感4 正确对待患者5 安慰、鼓励、保证6 暗示医生7 解释、教育和指导1 治疗者的准备2 治疗初期3 治疗中期4 治疗末期(一 )心理治疗的分类(二 )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点(三 )心理治疗过程的护理二、康复治疗的护理(一 )康复治疗的原则 (二 )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护理1 功能训练2 全面康复3 重返社会则为康复的目标和方向1 日常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2 学习行为技能的训练3 职业行为的技能训练三、工娱治疗的护理(一 )工娱治疗的内容与方法(二 )工娱治疗的注意事项1 工疗活动2 文娱活动3 体育锻炼活动4 健康教育活动1 工娱治疗的项目和规模应根据医院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2 做好工娱治疗场所的安全保护工作3 开展工娱治疗的过程中的注意事宜4 治疗结束后,应清点人数,做好交接班工作,以防患者走失或逃跑。 四、案例评析患者,男性, 29岁,因反复凭空耳闻人语,疑人评论自己12年入院。 患者 12年前读高中时逐渐出现凭空耳闻人语,常听到耳边有很多声音吵闹,内容多是在评论自己,说自己很坏,思想作风不好,不老实,有时晚上吵得睡不着,问家人都说没听到有什么声音,之后患者每当见到邻居、同学在小声说话都认为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坏话。 曾多次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诊断均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口服氯丙嗪治疗,开始时尚能坚持学习,工作后上述症状加重,病情经常反复,导致工作能力丧失,此次病情复发来院治疗。 四、案例评析问题评析本案例有如下特点:患者男性,青年人,有多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史,但一直存在部分自知力,对自己患病有一定认识,有痛苦感,有心理学头脑和得到心理帮助的需求。 此次入院后除药物治疗、工疗外,根据患者情况及其要求,增加了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通过倾听、安慰、鼓励、保证、关心等方法,增强了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使其能够回归社会。 1 简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主要表现与处理方法。 2 简述精神药物的分类。 3 简述无痉挛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 简述精神药物治疗主要的护理措施。 5 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点。 6 常见的工娱治疗有哪些内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