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研究论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子倒掉了。 另一个企业,它不仅注意产品销售,还注意品牌销售,通过产品销售,把品牌销售弄上去,让人家认识我 这个牌子。 我觉得在国外一些大的企业它这些层面是很重视的。 它的网络、销售终端、品牌形象,通过它的布置、设置都统一、规范起来。 我说沟通的意思,包括公关活动、宣传、广告都算在里面,这块我认为是构成品牌的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没有恰当的宣传,会出现很多问题。 现在我觉得大部分企业的宣传缺少更扎实的内容。 图方便的走广告的渠道,广告来的方便,有钱做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就可以了。 特别是电视广告,做到让人家知道比较容易,做到让人家了解比较难。 因为只知道不了解,就很危险。 中国有两个案例我印象很深,就是说知名度很高, 人家对你的了解不够,信任度和美誉度不够,最后形成的问题很多。 第一个案例是三株口服液,它主要是在农村做了大量广告,销售额达到 80 亿元。 保健品做到 80亿元也不得了,但它因一件很简单的事就倒了。 就是在湖南岳阳,有一个老头喝了三株口服液死了。 他儿子起诉了,说我爸爸喝了三株口服液中毒身亡,法院受理,然后全国进行报道。 案子审了一年,法院有了结论,说老头之死与三株口服液无关,不是因为它的产品质量问题。 但是没到一年三株口服液就不行了,因为这个报纸一登,不需要法院判,消息一出来就等于判了。 我们对这个案例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个方面是从外部考虑,我要是那家法院,我是不会受理的,因为这从常识就可以判断,肯定和三株口服液无关。 为什么呢。 因为产品的生产是流水线的,它一批就要多少万瓶、万支出来,如果要毒死人,至少要毒死几十个人,不可能只毒死一个人。 所以这家法院像这种案子就不要轻易受理,因为它对企业的伤害太大。 第二个新闻界也不要跟着起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60 页 哄,做这么广泛的宣传,在当地做个报道,其他地方就不要做了,因为这些事对企业伤害是很重的。 我们再从企业内部自身看,我觉得就是它成长太快了,它的信任度、美誉度和知名度之间不匹配、不平衡。 我们现在做一个反的设想 ,这个问题就看的很清楚了。 假如这个老头不是喝了三株口服液死的,是喝了茅台死的,我想他儿子不会起诉茅台酒厂的。 为什么。 因为这么多年茅台是好酒,不可能毒死人的。 一定说老头是喝了假茅台,那就不是茅台的事,是别人侵犯了茅台的知识产权。 为什么它不说茅台,而说假茅台,因为茅台有了信任度。 就是真茅台,但是老头心脏不好,你不该喝那么多,那也不是茅台的事,是他自己的毛病。 所以企业通过传播,在消费者中间建立了“三个度” —— 信任度、美誉度、知名度。 这才是我们真正做品牌的目的。 而且这“三个度”,要达到一定的平衡,而不能通过广告或 者一种手段,片面地追求一种速成,速成你也可能速败,把这些综合起来加以客观的考虑。 我对我们大企业有一个建议,凡是大企业一定要注意建立一个舆论安全网络。 也就是说,你同新闻媒体和相关的一些公关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这个关系值多少钱,我很难衡量。 你看三株口服液老板遇到这个问题他没处说话,如果他有这个网络,在当时有些媒体给他说说话,不会灭顶的。 第二个案例,娃哈哈也遇到这类问题:一个小孩喝娃哈哈死了,找到了一个当地记者,这个记者找到娃哈哈说小孩怎么死的,你给我五万块钱我就不报道,不给我五万块钱,我就给你报道。 后来 这个娃哈哈想了半天还是不能给钱,如果给了钱就等于承认我质量有问题,要不然你干嘛堵嘴呢。 最后真的给捅到《北京青年报》上了。 但是娃哈哈的人很快就到北京作危机公关。 第一个找到我,我在经济日报当总编,通过我们介绍又找到中宣部。 这个问题当然他也有损失,但是损失他毕竟控制住了,说明他有这个网络,这样的话你的企业的安全度就会不一样。 一个是保护,一个是评价。 第一,要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 像我们中国品牌价值就是一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60 页 种评价,这种评价就是使你的品牌价值、品牌的内涵用一种价值的方式把它显现。 当然还有很多评价, 现在我们名推委做的中国名牌产品每年评一批,这也是一种评价;中企联每年搞的中国企业 500 强也是一种评价。 每一种评价都是一个特定的角度,都是对企业的一种衡量和保护。 企业应该积极参加具有权威性的评价。 第二 ,认识到品牌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升的过程。 品牌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从设计到运营、到保护、到检验、到发展这样几个环节。 第三,就是企业品牌管理体系的建立。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要有专门机构、专门的品牌管理。 我觉得这个并不是太难,难的就是品牌管理和企业其他各方面管理的衔接。 现在我们的品牌,我的感觉更多的可能 是其他方面管理成果的品牌化。 而品牌管理成果方面的东西显得还是不够,还是靠其他方面管理的成果。 第四,品牌管理部门和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健全。 第五,就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如果我们把品牌管理当成一个专业,现在我们这种专业人才太少。 既懂得理论,又懂得操作,又有一定实践经验,还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样的人太少。 怎样提升你的品牌运营水平 最后,讲讲提高品牌运营的水平。 这里有几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品牌的双重作用。 品牌第一层作用,它是无形资产的仓库。 重视无形资产不重视品牌等于不重视无形资产,因为你创造了无形资产,你 无处存放。 品牌的第二层作用是反应堆。 用有形促无形,用无形造有形,这个循环能够成立就靠品牌,如果没有品牌这个循环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个认识就是要善于用无形资产,也就是用品牌提高有形资产的质量和能量。 我们现在谈品牌,还是谈资产、谈产品方面的比较多,实际上品牌和资产、资本这个层面应该说更深刻一些。 我见到一个江苏的做电缆的,现在大概做到全国第一了。 他请我去讲品牌,我说你是搞电缆的,你把用户伺候好就行了,你做品牌干什么。 他讲得很清楚,他说我有好的品牌,我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60 页 的资产就会改善。 他说这个很好解释,因为我是品牌,大家都知道我, 银行贷款也很容易,我的信誉度提高了。 同样的资产抵押的东西不一样,因为名牌下面的 1000万和非名牌下面的 1000 万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概念我们现在需要进一步推广,也需要进一步操作。 第三个认识用有形造无形的最佳途径。 我觉得海尔在这方面给我们创造了经验,我把它概括就两字 —— 故事。 我们在座的这些企业你们的故事都没有海尔多,所以我说张瑞敏是编故事和讲故事的能手,也就是善于用有形造无形的能手。 从开始砸冰箱、入德国市场、洗红薯的洗衣机是故事,到哈佛讲学还是故事。 我听说到哈佛讲学最早请的不是张瑞敏,选的是另外一个企业 的“头”。 那个企业说我太忙,又说听课的没有多少人,他就不去了,后来就请张瑞敏去了。 我认为张瑞敏的眼光比那个高,起码在这点上比那个人高,因为这就是故事。 中国到哈佛讲学的第一个企业家,讲的又是海尔的案例,就够了。 至于有多少人听课,不重要。 因为故事它本身是客观的,是个事实,传播基本上是低代价,不是做广告。 我就琢磨砸冰箱,是 1985 年的事。 要一般人那时候不会那么做的。 那时企业还很困难,冰箱都挺值钱的,而且坏得不是不可救药,都是小毛病都能用。 他就要通过砸冰箱砸出一个故事来,然后通过消费者说明海尔的质量不是凑合。 你要 讲多少指标都不清楚,但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就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就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因为它自己砸的,而且不是很差的,这样他和消费者的关系就结实了。 第四个认识就是用无形造有形的基本方法。 用无形反过来促有形的基本方法,我认为是整合。 一种是资本的整合,做得比较成功的应该是五粮液。 五粮液通过品牌联盟,把好多不是你的商标变成你的商标。 京酒是咱北京的,结果也加盟到你那里去了。 它是通过这样一种品牌联盟达到了资本和资源的整合,它把北京的市场的资源也整合进去了,所以它既整合了无形资本又整合了有形资本。 最后我提醒一下就是 利用多种品牌。 品牌的概念用得很多,我们的名牌企业在发展当中要学会有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60 页 机地综合利用五种品牌,第一种品牌叫商标。 第二种品牌是商号。 第三种就是公用品牌。 就是说不是一个企业专用的,是大家用的这种品牌,像纯羊毛标志,这就是国际羊毛局颁发的。 像国际法颁发的原产地保护标志,也是公用品牌。 第四种是借用品牌。 我觉得我们名牌企业倒可以注意这一块,好多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我们可以把它品牌化。 20xx 年奥运会,我们通过奥运会做特许饮料、特许服装、特许设备、特许厂家等等,这样把它品牌化了,这个品牌就是我们借用的。 现在我们许多大企业赞助足 球,其实也不光这一条途径。 最后一个是载体品牌。 这需要大企业有意识地帮助政府来做,比如说北京的王府井就是载体品牌。 它不完全是什么品牌,但它有品牌的作用。 中关村、中央商务区,都有载体品牌的作用。 大的现在我们承认的美国的硅谷,它也不是什么品牌,但它有品牌的作用。 留意“市场文化” —— 排名属于市场文化的一种 艾丰 我要提出“市场文化”这样一个新概念 —— 起码在中国它还是新的课题。 有市场经济,有没有“市场文化”呢。 如果有,那么什么是市场文化。 市场文化有作用和意义。 应该怎样建设市场文化。 就这 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些现象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一些现象很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一类,各种排名和评价。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世界大企业前 500 家排名”(通称世界排名 500 强)。 “世界 100 个富豪排名”,最近又有“中国 100 个富豪排名”,“世界银行排名”,“世界最有价值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60 页 品牌评价和排名”,“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排名”等。 一类,某些权威组织认定的各种称谓。 例如联合国认定和颁发的“大自然遗产”(主要是对世界各地风景区的认定),“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简称“人居奖”)。 一类,一些杂志推出的“封面人物”,一些媒体推出的“风云人物”等。 一类,各种博览会和文化节。 例如“世界园艺博览会”,“巴黎时装节”,“尤里卡博览会”,世界各地的名目众多的“汽车博览会”。 中国有“广州中国对外贸易交易会”(广交会),“北京国际服装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汽车展”,“青岛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 这些“会”和“节”往往都有评奖活动,并授予某些单位以各种奖项和称号。 一类,各种电影节和电影奖。 例如大家熟悉的“奥斯卡奖”、“嘎纳电影节” 等。 中国也有相应的电影评奖活动。 一类,各种论坛和会议。 例如瑞士的“达沃斯经济论坛”,美国的“财富论坛”等等。 在中国,虽然名声很大的权威性论坛还没有形成,但各种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世界著名的论坛。 一类,各种品牌文化。 例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代表的美国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同是汽车,德国的“奔驰”品牌,日本的“丰田”品牌,英国的“劳斯莱斯”品牌,它们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 一类,各种大型的旅游或游艺项目。 最著名是应该算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原版出自美国,同时拷贝到世界一些地方。 一类,各种商业性极强的文化作品。 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动画作品,日本的“阿童木”和“变形金刚”动画,等等。 也包括美国的某些“大片”,主要以票房价值为其追求的目的,艺术性并不是主要的。 一类,各种形态的广告。 这是人们接触最多的现象。 无须多说。 一类,各种传统文化和收藏的市场性操作。 一种是传统文化古迹的直接市场化操作,主要形式是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