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生理学基础知识课件-邓斌菊内容摘要:
血液循环-生理学基础知识课件-邓斌菊 第二单元正常人体生理机能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 京 出 版 社第四章 血液循环12345【 学习目标 】阐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讨论心脏的泵血过程、评价指标及泵血功能的调节。 列出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功能。 陈述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过程和生理意义;比较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说明心率、心动周期的概念,血流量、血流阻力与血压的关系。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这种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包括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激素等的运输,使新陈代谢不断进行,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相对稳定的维持和血液防卫功能的实现也依赖血液的循环流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 心脏的活动是一种周期性活动,总是收缩和舒张交替活动,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舒张时接受由静脉回流的血液。 瓣膜起着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液沿单一方向循环流动。 (一)心率和心动周期1心率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称为心率( 是临床常用指标之一。 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 60 100次 /均 75次 / 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 小儿的心率较成年人快,新生儿可达 130次 / 年人比成年人慢;女性一般比男性稍快;运动、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而安静或睡眠时较慢2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都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通常所说的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舒缩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两者呈反变关系。 若以健康成人安静时心率 75次 /一个心动周期为 0.8 s。 在这 房收缩期为 张期为 室收缩期为 张期为 心室舒张开始到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的 房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从图中可以看出,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不同步,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均长于收缩期,这既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和心室血液的充盈,又能让心肌得到充分的休息。 由于心动周期与心率成反比,故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更明显,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不利。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动脉瓣和房室瓣绝对不会同时开放。 动脉瓣开放时心室内血液射向动脉;房室瓣开放时心房内血液充盈到心室。 但两者会同时关闭,见于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 1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在心动周期中,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力最大,等容收缩期心室压力上升速度最快,等容舒张期心室压力下降速度最快。 (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后,室内压立即升高,当它超过房内压时,即可推动房室瓣使之关闭,因而血液不会倒流入心房,并产生第一心音。 但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动脉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心室继续收缩,由于血液是不可压缩的液体,因而心室内压急剧升高到足以开放动脉瓣的程度。 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开放前的这段时间,心室收缩不射血,心室容积不变,称为等容收缩期。 此期约 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此期室内压升高的幅度和速率是心动周期中最大的。 ( 2)快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末,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开始射血。 此时室内压上升至峰值,心室肌急剧缩短,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心室容积迅速缩小,称为快速射血期,历时约 期射血量占整个心缩期总射血量的 80 85。 ( 3)减慢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后,由于大量血液进入主动脉,动脉内压力上升,心室内血液减少,心室肌收缩力量减弱,导致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历时约 快速射血期的中期或稍后至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已经低于主动脉压,但心室内血液依其惯性作用仍可逆着压力梯度继续进入主动脉。 减慢射血期末,心室容积缩至最小,但心室内仍然有余血。 2心室舒张期 心室舒张期分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而充盈期又分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 ( 1)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由于主动脉压高于室内压,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此时室内压仍明显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再次成为一个封闭的腔。 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下降到几乎开放房室瓣的程度。 从动脉瓣关闭到房室瓣开放前的这段时间,心室舒张但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 期的特点是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下降。 ( 2)快速充盈期:心室进一步舒张,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冲开房室瓣,被快速“抽吸”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称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 期进入心室的血液约为总充盈量的 2/3。 ( 3)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血液充盈量的增多,房室之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血液充盈速度减慢,称减慢充盈期,历时约 ( 4)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期的最后 房开始收缩,使房内压升高,将心房的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充盈量再增加 10 30,称为心房收缩期。 至此心室充盈过程完成,立即开始心室的下一个心动周期,如此反复。 综上所述,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心脏射血和充盈的原动力,心室舒缩造成室内压的变化是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梯度又是推动血流和瓣膜开闭的直接动力。 瓣膜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返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 ,简称搏出量,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正常成年在安静状态下博出量约为 7060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 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而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因此心指数是评价不同个体之间心脏功能的常用指标。 健康成年人安静时,射血分数为 55% 65%。 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 ,简称心输出量(O),它等于博出量 乘积 (乘以) 心率。 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等。 它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输出量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可因性别、年龄及其它生理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若心率为 75次 /搏量为 60 80心输出量为 均 5L/般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的心输出量约低 10%,青年人高于老年人;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高达 25 35L/醉情况下则可降低到 心输出量是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对不同身材的个体测量心功能时,若用心输出量作为指标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的比较是不全面的。 因为不同的个体代谢水平不同,心输出量也不同。 人在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与体重并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中等身材成年人的体表面积约为 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输出量为 6L/心指数为 在安静空腹时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是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3心脏做功量 心脏向动脉内射血要克服动脉血压所形成的阻力才能完成。 心室收缩一次所作的功,称为每搏功( 每分功( 心室每分钟所作的功,每分功 =每搏功 × 心率。 4心力贮备 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输出量为 5L。 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可达 25 30L,为安静时的 5 6倍。 这种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贮备( 心力贮备包括博出量储备和心率储备。 博出量贮备又分收缩期贮备和舒张期贮备。 前者是通过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来实现的,为 5560者则是通过增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来实现的,为 15率贮备可由安静时的 75次 /到 160 180次 /心输出量增加 2 心力贮备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潜力和心脏的健康程度。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长期的锻炼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能力增强,运动时心输出量可达 35静息时的 7倍以上。 而某些心脏疾患的病人,虽然安静时心输出量能够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但是因心力储备小,在代谢活动增强时,心输出量却不能相应增加,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因此,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加心力贮备,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心脏泵血功能具体体现为心输出量,而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因此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主要通过对搏出量和心率两方面的调节来实现。 1 搏出量的调节凡能影响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因素都能影响搏出量,主要受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 1)前负荷:心脏的前负荷是指心室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 ,它决定着心肌的初长度。 可见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度增长,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博功或搏出量增多,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 2)后负荷:心脏的后负荷是指心室在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即大动脉血压。 在心肌初长度、心率、心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动脉血压升高,等容收缩期室内压的峰值将增高,导致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暂时减少;反之,动脉血压降低时,博出量将增大。 在整体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心肌自身调节及神经体液调节,使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与后负荷相配合,使博出量恢复到原有水平,但此时搏出量的维持,是心肌收缩加强的结果。 如果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心室肌将因收缩活动长期加强而逐渐发生肥厚,最后将导致泵血功能减退。 ( 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 这种通过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来调节博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凡能影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因素都可影响心肌的收缩能力 , 其中活化的横桥数目和肌球蛋白头部 心率的调节心率在一定范围内( 40 180次 /快时,心输出量增加。 如果心率过快,当超过 160 180次 /使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搏出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如果心率过慢,当低于 40次 /使心室舒张期过长,但心室充盈量早已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增加心室充盈量和搏出量,心输出量亦减少。 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 (五)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流撞击心室壁及大动脉壁引起的振动,通过心脏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血液循环-生理学基础知识课件-邓斌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