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病理学课件-曾祥麒,赵其辉内容摘要:

炎症-病理学课件-曾祥麒,赵其辉 第四章 炎 症学习目标肿、蜂窝织炎、化脓性炎、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病理分类和病变特征。 身反应及其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 炎症( 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的损害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其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上,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 炎症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类如果没有炎症的保护性反应,就不能长期生存下去。 但是,以防御为主的炎症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给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和痛苦,因此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同时存在的过程。 症的原因)物理性因素(四)超敏反应(一)生物性因素(三)化学性因素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指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1形态变化2. 代谢变化( 1)局部酸中毒( 2)组织内渗透压增高3.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指参与并诱导炎症发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炎症介质可分为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两大类。 一、变质 二、渗出 三、增生(一)血管反应1细动脉短暂收缩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3血流速度减慢(二)液体渗出炎症时血管中的液体成分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的过程,称为液体渗出。 (三)白细胞渗出1白细胞的渗出过程2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炎细胞的种类和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2)巨噬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5)嗜碱性白细胞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炎症介质的共同作用下,炎症局部细胞的再生和增殖,称为增生( 以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最为常见。 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上皮细胞和实质细胞的增生,有时伴有淋巴组织增生。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症的局部表现 二、)发热(二)白细胞改变(三) 单核 )实质器官的病变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床分类2. 急性炎症4. 慢性炎症1. 超急性炎症3. 亚急性炎症理分类病变中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而渗出和增生比较轻微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症,多见于急性炎症。 变质性炎症常见于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如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变质性炎症 (二)渗出性炎症 (三)增生性炎症1浆液性炎症2纤维素性炎症3化脓性炎症( 1)脓肿( 2)蜂窝织炎( 3)表面化脓和积脓4出血性炎症1. 一般增生性炎2肉芽肿性炎( 1)感染性肉芽肿( 2)异物肉芽肿3炎性息肉4炎性假瘤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机体抵抗力较强、及时治疗、消除病原的情况下,炎性渗出物和组织崩解产物及时被溶解吸收,或经过自然管道排出,组织缺损由周围组织细胞再生修复。 如损伤范围小,修复后的组织、器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完全恢复正常,称完全愈复(痊愈);若损伤的范围较大,组织细胞损伤严重,周围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有限,或坏死组织与渗出物不能及时吸收或完全排出,则由增生的肉芽组织长入坏死灶内,填补缺损的组织或取代坏死组织与渗出物,最后形成瘢痕,称为不完全愈复。 一、痊愈 二、迁延不愈 三、蔓延扩散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致炎因子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不断造成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 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病因被去除,慢性炎症也可以愈复;若机体抵抗力下降,则慢性炎症可呈急性发作。 少数病例,由于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治疗不及时,病原微生物可不断在体内繁殖并沿组织间隙或血管、淋巴管及自然管道播散。 1局部蔓延2淋巴道扩散3血道扩散自 我 检 测一、名词解释炎症 肉芽肿性炎 化脓性炎症 脓肿 蜂窝织炎二、 问答题1 简述化脓性炎症的类型并举例。 2 比较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 3 简述炎症时液体渗出的机制及意义。 4. 阐述炎症的防御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