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护理心理学-蔡篮内容摘要: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护理心理学-蔡篮 第七章 异常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1234【 学习目标 】描述异常心理的分类。 说明异常心理的判断。 解释异常心理的形成。 陈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预习案例 】案例 7过去这几年间, “ 网络成瘾 ” 这个话题在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报道,这些新闻故事制造出的形象通常是个男青年,把自己与真实的人际世界隔离开来,而整日泡在数码世界的聊天室、网络游戏之中。 一些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这些媒体中的例子及其相似的。 他们符合 “ 网络成瘾 ” 这一诊断,其他一些研究者对这个诊断作为一个独特的心理病理学类型仍然持怀疑态度。 思考:么他们究竟是对什么上瘾呢。 ” 网络成瘾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一、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正常心理活动 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个心理过程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协调一致地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一、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活动 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 正常群体 异常群体 正常心理 异常心理万事万物皆有正反方面,人的心理也不例外。 存在精神障碍的人的心理活动也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如:人格有异常并伴有思维障碍,但感知觉可能正常) 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二、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正常,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通过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以及和其本人一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加以比较,才能判断此人有无心理异常,以及心理异常的程度如何。 判别异常心理和行为时没有一个绝对的划分标准,目前通常按以下几种标准:(一)内省经验标准(二)统计学标准(三)医学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 一 )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主观体验 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 、 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 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观察者 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 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 , 标准因人而异 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 如果观察者接受同一种专业训练 , 对同一行为 , 也能形成大致相近的看法 , 甚至对许多心理障碍仍可取得共识( 二 ) 统计学标准 心理特征的测量显示为常态分布 在常态曲线上 , 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 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 “ 异常 ”。 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判定 , 偏离平均值程度越大越不正常。 “ 心理异常 ” 是相对的 , 它是一个连续的界限。 以统计数据为依据 , 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 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 优点:比较客观 , 便于比较 、 操作简便易行。 缺陷: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极少数 , 很少被认为病态。 不是所有的都是正态分布 , 心理测量本身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极端心理健康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病)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人类智商的理论分布(三)医学标准心理异常是躯体疾病的一部分或症状表现 ,大脑的病变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四)社会适应标准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三、异常心理的分类1异常心理学分类( 1)心理过程障碍: 感知障碍;注意与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 2)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三、异常心理的分类2临床医学分类( 1)心身疾病;( 2)神经症;( 3)人格障碍;( 4)精神病。 度心理障碍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包括在药物、催眠、心理异常分为十类: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5.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一、焦虑障碍二、抑郁障碍三、人格障碍四、性心理障碍五、睡眠障碍六、自杀行为七、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过程。 组症状情绪紧张不安、恐惧、惊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生化改变:如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增加等。 一、 焦虑障碍焦虑症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惊恐障碍:基本特征 :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因而难以预料。 主要症状 :因人而异但通常有心悸、胸闷、窒息感和眩晕感。 2广泛性焦虑症 :基本特征 :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但不一定是在某一特殊情境中发生。 主要症状变化甚多,患者终日神经过敏,容易紧张。 当有注意不易集中的症状时,患者常诉说记忆不良。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明显,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胸闷、呼吸不畅、口干、尿频、便意、头昏、疲乏、眼花、肌肉酸痛、头痛、震颤、阳痿、月经期不适等。 睡眠障碍也是其常见的症状。 诗人、画家、演员 情绪体验者二、抑郁障碍(抑郁发作)概念:抑郁障碍,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由于病程迁延,病人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 主要症状:三低: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 核心症状: 理症状群: 觉、妄想);意力、记忆力);理症状群:睡眠障碍几乎占 98,以入睡不易、多梦、睡得不深为特点,常见疲乏无力、含糊不清的胸部不适,另外食欲减退、便秘、月经失调、性欲抑制、兴趣减退等均有之。 但患者有主动治疗的要求。 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 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但人格正常与异常间的尺度也是相对的,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其大多数的模式作比较而言。 因此人格正常与否,有很大的人为标准。 定义: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在人际关系方面难以与他人相处,表现出偏执、怀疑等。 归结于别人的错误或自己的命运所致。 自己不道德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既无罪恶感也不后悔,表现出对自己一切行为的辩解与袒护。 疑和偏颇的看法。 人格障碍类型: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隘、报复心强。 他可以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认为怀才不遇,受到某人、特别是领导的压制;另一方面则沮丧、自卑、缺乏安全感,不遂所愿则推罪于客观,怨天尤人。 好嫉妒,喜诡辩,有时冲动反击。 患者情绪冷淡,对人缺乏温暖和仁慈,对表扬与批评均无动于衷,对他人缺乏兴趣,知已朋友极少,爱好不多。 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 三缺乏: 型表现:( 1)肤浅的乐趣和良好的智力;( 2)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 3)没有神经症表现;( 4)不可信赖;( 5)不真诚、不坦率;( 6)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 7)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过分的反社会性行为;( 8)不吸取教训,由于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 9)极端自私自利;( 10)冷酷无情;( 11)缺乏自知之明;( 12)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 13)爱不切实际地幻想;( 14)罕有自杀;( 15)性生活反常或紊乱;( 16)不按计划办事。 案例: 一少年,自幼受到外祖父母宠爱,称王称霸。 在小学时,曾被认为患多动症,但治疗无效。 初中起逐渐有行为异常,如将父母的东西私自藏匿,当父母从其室中寻获时,则坦然承认,并表示今后改过,然后屡犯不改。 问其藏匿原因,他讲不出。 其母为妇科医师。 该孩屡次偷看妇科书籍的插图,但未有性行为。 在校不守纪律,恶作剧,说谎,将学校成绩报告单涂改。 家中养一鸽子,他对其异乎寻常地喜欢,吻之,为之洗澡,放学后即奔回逗它玩。 有时会指使妹妹恶作剧。 吃饭时不顾别人,挑喜欢的菜吃。 他的母亲说他是个典型的自私自利者。 曾试用药物治疗,但无效。 有行为冲动,缺乏自我控制。 ( 1)冲动型: 或称爆发型人格障碍,特征是情感不稳定,常见愤怒暴发,导致暴力或冲动行为,在别人批评时尤易发生。 缺乏自我控制,行为无计划性,不考虑后果。 ( 2)边缘型: 除情感不稳外,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的偏好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扭曲和模糊不清,常有持续的空虚感。 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可能以疯狂的努力以避免被人遗弃,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 可见到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暴怒。 症型人格障碍)特点: 人格发育较幼稚,不成熟,好表现自己,做作夸张,引人注意,被人视为“十三点”; 好依赖别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 情感肤浅不真诚,情绪不稳定,往往有幻想倾向。 在应激状态下易发癔病。 主要特点:特征为犹豫不决,过分循规蹈矩,吝啬小气;以十全十美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为之紧张烦恼,以致拘谨小心,自我怀疑;为了工作,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要求别人按其方式去行事。 这类人容易发生强迫性神经症。 正常人虽也可有若干强迫现象,但不影响工作与社交能力。 把社交中遇到无足轻重的事看作是对他的嘲弄;非常敏感是否有人奚落他,以致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经常因不能获得周围人的友情与肯定而苦恼;缺乏自尊心。 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隔离,但他希望与周围接触,这点是不同于分裂型人格障碍。 乏自信,把自己看作无能、愚蠢、自愿自己从属别人,任凭别人左右,如儿童时生活靠父母安排,成人时职业需靠配偶决定;为了获得别人帮助,不惜迎奉讨好,忍受配偶的虐待。 由于缺乏独立。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护理心理学-蔡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