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秦春莲内容摘要: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秦春莲 第六章 道助产、阴道及异常新生儿的护理配合,能指导膝胸卧位矫正臀位。 能说异常分娩病因、治疗与效果、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各角色之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能运用冬梅护理精神指导护理实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教学目标产力产力异常产道骨产道 异常软产道异常 胎儿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难产生理 病理力异常妇女的护理【 病例导入 】某女,孕 39周, 10小时前因腹痛来医院就诊,诊断已临产,检查:宫缩 1次 /10分,子宫较软,胎先露 宫口开大 2 展开讨论 】1判断分娩进展是否顺利。 2该妇女怎样处理和护理。 影响分娩因素有哪些,怎样判断产程是否正常。 产力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课 前 复习产力异常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 节律性 、 对称性 和 极性不正常 或强度 、 频率 有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包括子宫收缩乏力(简称 宫缩乏力 )和子宫收缩过强(简称 宫缩过强 )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 子宫收缩。 【 概述 】8产力异常的分类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不协调性协调性(急产)继发性原发性不协调性(高张性 )协调性(低张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力异常一 宫 缩 乏力【 病因 】1 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胎先露下降受阻 , 是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的原因。 2 精神源性因素 精神紧张和恐惧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 , 初产妇多见。 3 子宫肌源性因素 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 ( 如双胎 、巨大胎儿 、 羊水过多 ) 、 子宫肌瘤 、 多产 、 子宫发育不良和畸形等。 4 内分泌失调 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 、 催产素 、 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减少 , 孕激素下降缓慢。 5 其他 临产后不恰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 、 解痉和麻醉类药物 , 抑制子宫收缩。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认真阅读产前检查记录如产妇身高、骨盆测量值、胎儿大小,了解有无妊娠合并症,判断有无相关病因史。 宫缩乏力是分娩异常的常见表现。 影响分娩的其他因素,如产道异常,胎儿异常和精神因素等多以产力异常为外在表现而引起重视。 产力异常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所引起。 【 护理评估 】(二)身体评估1. 产力方面评估子宫收缩的节律性(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强度)、对称性和极性。 对使用缩宫素的产妇,注意产妇对缩宫素的反应。 (1)协调性宫缩乏力2、临床类型及表现又称为低张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 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 但收缩力 弱 ,宫腔内压力低,低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 原发性宫缩乏力指产程开始就出现宫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导致产程延长;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较晚阶段(多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继发性宫缩乏力【 护理评估 】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去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先露下降及子宫颈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协调性宫缩乏力时由于宫腔内压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 护理评估 】(2)不协调宫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宫缩乏力 , 不具备正常 子宫收缩的特点 , 表现失去 正常的对称性和极性,宫缩间歇时宫壁仍 不能完全放松。 子宫收缩呈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一处或多处。 无效宫缩,产程不能进展。 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出现胎儿窘迫。 产科检查: 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早期缓慢或停止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止,潜伏期延长。 【 护理评估 】这 4种情况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 ( 3)产程图表现 凡总产程 >24小时为 滞产 ;第二产程 >2小时称为 第二产程延长 临床表现:潜伏期延长: >16小时活跃期延长: > 8小时产程停滞: > 2小时第二产程停滞或延长【 护理评估 】滞产 总产程超过 24小时1、产妇: 体力消耗、导致脱水、酸中毒、 产伤、产后出血、产后感染。 2、宫缩乏力而导致 产程延长 致使胎盘血循环受阻,供氧不足, 胎儿宫内缺氧。 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 【 护理评估 】妇可出现精神疲惫、全身乏力,严重者引起产妇脱水、酸中毒或低钾血症,手术产率增加。 第二产程延长者,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胎膜早破增加感染机会,产后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增加。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不协调宫缩乏力时,子宫壁在宫缩的间歇期亦不能完全放松,对子宫胎盘循环影响大,胎儿易发生宫内缺氧、窘迫,严重者发生死胎。 产程延长增加手术产机会,发生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的机率增加。 【 护理评估 】(三)对母儿的影响(四)心理 产程延长使产妇和家属盼望尽早结束分娩 , 担心难产可能对母儿造成的危害 , 特别是重度新生儿窒息和产伤 , 可能导致 智力障碍和瘫痪 等远期后遗症 , 使产妇和家属表现出焦虑 、 紧张不安甚至恐惧。 2、 部分家属可能对异常分娩认识不足 , 对治疗和护理配合欠佳。 【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 焦虑 与产程进展不顺利,产妇担心自身及胎儿安危有关。 2 疼痛 与宫缩尤其是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有关。 3 疲乏 与产程延长,产妇进食少、睡眠少及体力消耗过多有关。 4 有感染的危险 与产程延长,多次阴道检查和手术有关。 5 潜在并发症 产后出血。 1. 产妇焦虑、疼痛减轻。 2. 产妇在产程中保持良好的体力。 3. 产妇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 护理目标 】(一)处理原则【 处理与护理措施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能经阴道分娩者,在改善产妇全身状况下加强子宫收缩。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首先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然后按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处理。 3、子宫收缩乏力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 处理与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1提供心理支持、信息支持减少焦虑,鼓励陪伴分娩,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关怀、平静及理解的态度,鼓励产妇及家属表达他们的担心及感受。 提供有关异常分娩的原因和对胎儿及母亲的影响,解释目前产程进展及治疗护理程序。 2预防异常分娩发生分娩时鼓励产妇多进食,必要时可从静脉补充营养。 避免过多使用镇静药物,注意检查有无头盆不称。 注意排空直肠和膀胱,必要时可行肥皂水灌肠和导尿。 【 护理措施 】3提供减轻疼痛的支持性措施鼓励深呼吸,用背部按摩,腹部画线式按摩,必要时给与镇静止痛剂、产时听音乐,有条件的选择镇痛分娩方式。 4加强产时监护观察宫缩、胎心率及孕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异常分娩,减少产妇衰竭及胎儿窘迫的机会,对使用缩宫素的产妇,要持续评估宫缩、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了解产程进展。 5加强宫缩( 1)协调性宫缩乏力 第一产程 一般护理 如休息、饮食、定时排便,产程时间长,产妇过度疲劳或烦躁不安者,按医嘱给镇静剂。 自行排尿有困难者,先行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人工破膜 经上述处理 2 4小时后,仍宫缩乏力且能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和骨盆狭窄,无胎儿窘迫,无剖宫产史者可按医嘱选用以下方法加强宫缩:针刺穴位,刺激乳头,人工破膜(宫口扩张 3 药物加强宫缩可考虑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或地西泮静脉推注。 缩宫素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宫缩乏力、宫口扩张3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 先用 节至 45滴 分,然后加入催产素 专人监护,每隔 15分钟观察一次宫缩、胎心、血压和脉搏情况并记录。 根据宫缩情况随时调节剂量和滴速。 如宫缩不强可逐渐加快滴速。 一般不超过 40滴分 ,以宫缩达到持续 40 60秒,间歇 2 3分 钟为宜。 如子宫收缩过强(持续时间超过 1分钟,间歇时间不足 2分钟)或出现胎心异常,血压升高,应立即停止静滴催产素。 注意:胎儿娩出前,一切促宫缩药物必须严格控制,除静脉给药,缩宫素不得其他途径给药。 第二产程干预措施 若头盆相称,于第二产程期间出现宫缩乏力时,也应加强宫缩,可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 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等待产妇自然分娩,或行会阴侧切、以胎头吸引术或出口产钳术助产; 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有窘迫征象,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术前准备。 第三产程干预措施 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考虑将缩宫素 10 200%葡萄糖液 100宫缩增强、胎盘剥离与娩出及子宫血窦关闭。 若产程长、破膜时间长及手术产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产妇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 注意产后保暖、鼓励产妇饮用高热量饮品,以利于产后 2小时产妇的休息和恢复。 【 护理措施 】 侧重于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其正常节律性及极性。 可给予哌替啶 1000产妇充分休息,恢复为协调性宫缩。 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应用缩宫素。 若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得到纠正,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头盆不称者,均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早行剖宫产术前准备。 若不协调性宫缩己被控制,但宫缩仍弱时,可用协调性宫缩乏力时加强宫缩的各种方法处理。 【 护理措施 】纠正 不协调性宫缩为协调性宫缩后处理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是否达到:产妇能表达生理、心理的舒适感增加,能积极配合整个分娩过程;产妇产力恢复正常,未出现过度疲乏。 产妇无水、电解质失衡与缺氧、酸中毒发生。 母婴顺利度过分娩期,产后 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小于500 宫 缩 过 强子宫收缩过强是指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宫缩时产生的压力过强。 1、缩宫素使用不当 产妇对缩宫素敏感,缩宫素使用方法不当,剂量过大等。 2、胎盘早剥 血液浸润子宫肌层,使子宫强力收缩。 3、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 4、阴道内操作过多或不当。 5、其他找不到原因【 病因 】 表现为宫缩过强、过频。 无梗阻凡总产程不足 3小时急产有梗阻病理性收缩环子宫破裂【 护理评估 】(一) 病史评估产妇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及产程过程中进食、精神状况,缩宫素使用,产程处理去情况。 (二)身体评估( 1)2)强直性子宫收缩 当临产后分娩发生梗阻 引起宫颈内口以上部分子宫肌层出现 强直性、痉挛性收缩。 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处理宫缩抑制剂,临床表现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胎心音不清出现血尿病理性子宫收缩环两环区别原因 协调性或不协调 不协调性环的部位 一个部位(生理性缩复环处 ) 多个部位,如颈、腰或肢体处理原则 给予宫缩抑制剂后 行剖宫产 给予宫缩抑制剂后 恢复协调性宫缩病理性 痉挛性(三)对母儿的影响1对产妇的影响宫缩过强、过频,产程过快,可致初产妇软产道撕裂伤;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发生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可使产程停滞、胎盘嵌顿,增加产褥感染及手术产的机会。 宫缩过强,宫腔压力增高,发生羊水栓塞的危险增加。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宫缩过强过频可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胎儿缺血缺氧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胎死宫内。 胎儿娩出过快,胎头在产道内受到的压力突然解除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 若来不及消毒即分娩,新生儿易发生感染;若来不及准备可致新。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秦春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