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课件-吴红玲-辩证施护内容摘要:

中医护理课件-吴红玲-辩证施护 第六章 辨证与护理中医护理第二节 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1掌握八纲辨证各证型的辨证要点与护理措施。 2熟悉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亡阴证与亡阳证的鉴别。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纲领。 【 学习目标 】刘某,男, 24岁。 两天前因受凉出现恶寒,微发热,头痛,咳嗽,气喘,痰稀白,无汗。 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思考1请分析其病位及性质。 2属何证。 答案:鼻侵入机体,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 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 预习案例 】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一、表里辨证与护理(一)表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理措施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1 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饮食护理4用药护理5其他: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抵御外邪入侵。 (一)表证【 护理措施 】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二)里证【 护理措施 】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二、寒热辨证与护理(一)寒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理措施第一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一)寒证【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饮食护理4用药护理5其他:腹痛、吐泻较甚者,配合针灸、热敷、推拿等方法以驱除寒邪。 (二)热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理措施(二)热证【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饮食护理4情志护理5用药护理6其他:配合针灸、药浴、推拿等调护方法可助降温。 二、寒热辨证与护理(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一)虚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理措施(一)虚证【 护理措施 】1生活起居护理2饮食护理3其他:根据具体证候,配合针灸、推拿等调护方法以增强疗效。 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二)实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护理措施(二)实证【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用药及饮食护理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二)虚证与实证的鉴别三、虚实辨证与护理(一)阴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阴阳辨证与护理(二)阳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阴阳辨证与护理(三)亡阴证和亡阳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阴阳辨证与护理【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情志护理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 思考与训练 】见于慢性疾病或急性病后期,一般病程较长。 不同的正气虚损和不同的病变部位,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其症状总以“ 衰退、不足、虚弱 ” 为特点。 出而黏,四肢温和,躁扰不安,脉细数无力为临床特征。 亡阳证以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昏迷,脉微欲绝为临床特征。 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 学习目标 】熟悉脏腑辨证各证型的辨证要点与护理措施。 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 预习案例 】顾某,女, 42岁。 胸胁胀痛,善太息,胸闷,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苔白腻,脉弦。 思考1试用脏腑辨证分析判断其证型。 2如何护理该病人。 答案: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属肝脾不调证。 2. 保持心情舒畅,忌思虑过度,慎防郁怒伤肝,横犯脾胃。 脾不统血者要消除其恐惧心理。 注意饮食有节、饮食卫生,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少食多餐;防止暴食暴饮,也不可过饥。 做到劳逸适度。 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脏腑辨证是以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将四诊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 脏腑辨证是辨证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是中医临床各科实施辨证护理的基础。 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与护理(一)心气虚、心阳虚(二)心血虚,心阴虚(三)心火亢盛(四)心脉瘀阻(五)小肠实热(六)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与护理(一)心气虚、心阳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心血虚,心阴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与护理(三)心火亢盛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心脉瘀阻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与护理(五)小肠实热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六)护理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情志护理4饮食护理5用药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与护理(一)肺气虚(二)肺阴虚(三)风寒犯肺(四)风热犯肺(五)痰热壅肺(六)痰湿阻肺(七)大肠湿热(八)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与护理(一)肺气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肺阴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与护理(三)风寒犯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风热犯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与护理(五)痰热壅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六)痰湿阻肺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与护理(七)大肠湿热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八)护理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情志护理4饮食护理5用药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三、脾与胃病辨证与护理(一)脾气虚(二)脾阳虚(三)胃火炽盛(四)食滞胃脘(五)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三、脾与胃病辨证与护理(一)脾气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脾阳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三、脾与胃病辨证与护理(三)胃火炽盛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食滞胃脘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三、脾与胃病辨证与护理(五)护理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情志护理4饮食护理5用药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四、肝与胆病辨证与护理(一)肝气郁结(二)肝火上炎(三)肝血(阴)虚(四)肝风内动(五)肝胆湿热(六)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四、肝与胆病辨证与护理(一)肝气郁结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肝火上炎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四、肝与胆病辨证与护理(三)肝血(阴)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肝风内动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四、肝与胆病辨证与护理(五)肝胆湿热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六)护理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情志护理4饮食护理5用药护理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与护理(一)肾气虚(二)肾阳虚(三)肾阴虚(四)膀胱湿热(五)措施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与护理(一)肾气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二)肾阳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与护理(三)肾阴虚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四)膀胱湿热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与护理(五)护理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护理3饮食护理4情志护理5用药护理6其它: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如艾灸关元、气海、肾俞等。 第二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六、脏腑兼病辨证与护理(一)心肾不交 (二)心肾阳虚(三)心肺气虚证 (四)心脾两虚证(五)脾肺气虚证 (六)心肝血虚证(七)肝火犯肺证 (八)肝脾不调证(九)肝胃不和证 (十)肝肾阴虚证(十一)脾肾阳虚证 (十二)肺肾阴虚证【 思考与训练 】阳虚的临床表现。 思考与训练 】阳虚的临床表现: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动则加剧,舌淡,脉细弱或结代,为心气虚。 若进一步发展,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胖,为心阳虚证。 咳喘痰黄稠量多伴里实热证为临床特征。 极生风、血虚生风和阴虚动风四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