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工艺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守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20 3540 2025 2030 16 6 气焊 在焊接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时采用中性焰。 焊薄板工件适用左向焊,焊厚板工件适用右向焊。 ,具体可参照下表 工作厚度( mm) 12 23 35 510 1015 大于 15 焊丝直径( mm) 12 2 23 34 46 68 根据工件厚度,火焰大小、工件加热温度和工件材质等确定。 气焊低碳钢时,左向焊焊嘴倾角约30176。 ~ 50176。 ,右向焊焊嘴约 50176。 ~ 60176。 ,刚开始焊接时,为了加热快,焊嘴倾角要大,可 80176。 ~ 90176。 结束时,为了填满焊坑,避免烧穿,焊嘴倾角要减小。 ,使用碳弧气刨应根据钢材性能及厚度,选择适当的电源极性,碳棒直径及电流。 碳弧气刨常用工艺参数参照下表。 碳棒直径 mm 电弧长度 mm 空气压力 MPa 极性 电流 A 速度 m/min 5 12 直流 反极 250 6 280300 7 300350 8 350400 10 450500 为避免“夹碳”或“贴渣”,碳弧气刨的碳棒应与工件成适当的倾角,其倾角大小视刨槽深度而12 定。 具体可参照下表。 压力容器制造 13 刨槽深度 mm ≤ ≤ ≤ ≤ ≤ > 倾角 25176。 30176。 35176。 40176。 45176。 50176。 6 几种特殊形式焊缝的焊接 (点焊 ) 定位焊所用焊材应与正式焊接时所用的焊材相一致。 定位焊缝的厚度不应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 1/2,其长度应不小于是 1025mm。 为防止未焊透,焊时电流应比正式焊接时高 1015%左右。 定位焊缝应布置于焊道内,禁止点在无焊缝处。 在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禁止进行定位焊,可离开 50mm左右进行定位焊。 、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时必须将定位焊缝清除。 塞焊和槽焊 、气体保护焊的工艺进行焊接。 水平施焊,应沿根部四周环绕施焊,焊至孔中心,使接头根部先敷一层,然后将电弧引向边沿重复上述操作,分层敷焊直至焊满全孔,达到规定的厚度。 12 塞焊和槽焊应连续进行,表面熔渣在结束焊接前应始终处于熔液状态。 若 熔渣冷却,再重新焊时应彻底清除熔渣。 四、金属切削加工通用工艺:总则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应共同遵守的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金属切削加工。 2 加工前的准备 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应借领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 根据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有工艺规程的应看清、看懂,无工艺规程的按通用工艺制定自己的加工工步。 有疑问之处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按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有问题应找有关人员反映,待处理后方能进行加工。 24 根据图样中 的尺寸以及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卡、量具以及工艺装备。 对新工艺装备要熟悉其使用要求,操作方法,且不可随意拆卸或更换零件。 加工所需的一切工、卡、量具均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乱放,更不能放在机床导轨上。 使用设备均应有该类机床的操作合格证才能操作。 3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方法检查是否正确。 ,要擦净其定位基准面 ,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拭干净,且去毛刺。 要按规定的定位其准装夹工件,若工艺中未规定装夹方法,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36 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A)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 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C) 粗加工定位基准应昼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平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D) 精加工序的定位基装应是已加工表面; 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校正。 A) 对划线工件应按线进行找正; B) 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二次加工),找正精度应保证下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C) 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其找正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 1/3; D) 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未注尺寸公差(俗称自由公差),应按照 GB/T180492, IT12 标准执行。 48 压力容器制造 14 夹紧工件时,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通过支承点或支承面,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应在适当的部位增加辅助支承以增强刚性。 夹持精加工表面和软质工件时,应垫以软垫如紫铜皮等。 用压板压紧工件时,压板支承点应略高于 被压工件表面,并且压紧螺栓应尽量靠近工件,以保证压紧力。 4 加工要求 、精度要求和机床、刀具、夹具等情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在粗加工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进给量、较深的切削深度及较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时反之。 加工铸件时,为了避免表面夹砂、硬化层等损坏刀具,在许可的条件下,切削深度应大于夹砂或硬化层深度。 对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在加工时应尽量按其中间公差加工。 铰也前的表面粗糙度 Ra值应不大于。 12 Ra值应不大于。 加工时的倒角、倒圆、槽深等都应按精加工余量加大或加深,以保证精加工后达到设计要求。 在本工序完工后出现的毛刺,应由本工序去除。 ,以防因松动而影响加工质量或发生意外事故。 ,出现异常的声音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突然变坏,应立即退刀停车检查原因。 各道工序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和本工序加工结束后,必须自检,方可交专检抽检。 应正确使用量具,若发现异常情况,应找有关人员处理后,方可使用。 5 加工后的处理 、无水、无脏物,并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上摆放整齐,以免磕、碰伤等。 暂不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或精加工后的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24 ,加工后需作标记。 各道工序加工完的工件,经专职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加工。 在各道工序加工中,因指批量较大,由多人加工同一零件时,完工后应在自己的加工件上作标记。 6 其它要求 工艺装备用完后要擦拭干净、上油,放在规定的位置或交还工具库。 产品图样以及所有工艺文件在使用中均 应保持整洁,严禁涂改,完工后交回工具库。 使用过的量具擦净后归还工具库。 五、刨、插削加工通用工艺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刨、插削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刨、插削加工。 2 刀具的装夹 36 装夹刨刀时,刀具伸出的长度尽量短些,并注意刀具和工件的凸出部分是否相碰。 插刀杆应与工作台面垂直。 ,其主切削刃中心线应与圆工作台中心平面线重合。 ,其主切削刃应与横向进给方向平行,以保证槽底与侧面的垂直度。 3 工件的装夹 在平口钳 上装夹。 必要时应用百分表找正。 工件下面垫适当厚度的平行垫铁,夹紧工件时应使工件紧密地靠在垫铁上。 工件高出钳口或伸在钳口两端不应太多,以保证夹紧可靠。 多件划线毛坯同时加工时,必须按各件的加工线找正到同一平面上。 ,需偏于一侧加工时,应尽量两件同时加工或加配重。 工件装夹以后,应先用点动开车,检查各部位是否碰撞,然后校准行程长度。 48 4 刨、插销加工 ,根据余量情况, 多次翻面装夹加工,以减少工件的变形。 压力容器制造 15 刨、插削有空刀槽的面时,应降低切削速度,并严格控制刀具行程。 在精刨时发现工件表面有波纹和不正常声音应停机检查。 工序 机床 刀具材料 工件 材料 切削深度 mm 进给量 mm 切削速度 m/min 粗 加 工 牛刨 W18Cr4V 钢 25 1525 YG8 铸铁 25 3040 龙刨 W18Cr4V 钢 38 1525 YG8 铸铁 510 3060 精 加 工 牛刨 W18Cr4V 钢 510 YG8 铸铁 510 龙刨 W18Cr4V 钢 38 YG8 铸铁 + 410 六、镗削通用工艺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镗削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镗削加工。 2 刀具的装夹 在装夹镗刀杆、刀盘以及钻头时,需擦净锥柄及机床主 轴孔。 在装浮动铰刀时,要把铰刀以及方孔擦净,应正确装刀以及对刀。 3 工件的装夹 12 在卧式镗床工件台上装夹工件时,工件应尽量靠近主轴安装。 装夹刚性差的工件时,应加辅助支承,并且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装夹变形 在装夹大型工件时,要考虑工件的装夹位置,尽事能使各加工面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并使机床轴尽量少伸出。 要正确安装和使用镗模,以防影响镗模的精度。 4 镗削加工 ,应将工作台的回转装置以及床头箱位置销紧。 在镗(扩)铸、锻件毛坯孔前,应先将孔端倒角 或先刮平面。 镗削有位置公差要求的孔或孔组时,应先镗基准孔,再以基准孔依次加工其余各孔。 在镗床工作台上需将工件调头镗削时,在调头前应在工作台或工件上做出辅助定位面(以要求不高的工件,可按线找正)以便调头后找正。 若镗削同轴两端孔,且距离较大,并有一定精度要求,需回转工作台镗孔时,在未装夹工件前,应24 把主轴轴线调整到回转中心的垂线上,其偏差为图样要求的 1/31/2。 在镗床上用铰刀精铰孔时,应先镗后铰。 ,测量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使用浮动铰刀铰 孔时,必须注意刀体与刀杆方孔浮动要灵活,镗刀杆和镗套之间润滑要充足。 镗削盲孔或台阶孔时,走刀终了稍停片刻再退刀。 七、磨削加工通用工艺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公司的磨削加工。 2 工件的装夹 轴类工件装夹前应检查中心孔,不得有椭圆、碰伤、毛刺等缺陷,并擦干净,经热处理的工件,须36 修好中心孔,并加好润滑油。 压力容器制造 16 在两顶尖间装夹轴类工件时,装夹前要调整尾部,使两顶尖轴线重合。 在外圆磨床上用尾座顶紧顶紧 工件磨削时,其顶紧力应适当,在磨削中还应根据工件的涨缩情况调整顶紧力。 在平面磨床上用磁盘吸住磨削支承面较小或较高的工件时,应在适当位置增加挡铁,以防磨削时工件飞出。 3 砂轮的选用和安装 、硬度、精度和表面粗糙的要求,合理选用砂轮牌号和精度。 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一般选用的砂轮牌号是 GZ、 GB,粒度为 3646。 ,不得使用两个尺寸不同或不平的法兰盘,并在法兰盘和砂轮之间垫入橡皮等弹性垫。 ,必须在修砂轮前后进行静平衡,并进行空运转。 砂轮时,应不间断的充分使用冷却液。 4 磨削加工 12 ,机床应空运转 5min以上。 ,不得中途停车,要停车时,必须先停止进给退出砂轮。 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工件产生棱形振痕,应拆下砂轮重新校平衡后使用。 在磨削细长轴时,严禁使用切入法磨削。 在平面磨床上磨削的工件,加工完应去磁。 磨深孔时,尽可能先用较粗的磨杆,以增加刚性,砂轮转整要适当降低。 在精磨结束前,应无进给量的多次走刀至无火花止。 5 一般精磨外圆的切削用量 工件磨削表 面 面直径 D mm 加工材料 非淬火钢及铸铁 淬火钢及耐热钢 V( m/min) N(r/min) V( m/min) N ( r/min) 30 1835 191382 2235 243382 50 2040 127254 2540 159254 80 2550 100200 3050 120200 纵进给量根据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而定。 表面粗糙度 SB=()Bm 表面粗糙度 SB=()Bm SB— 纵进给量( mm/r) Bm— 磨轮宽度 mm 24 横进给量 工件磨 削表面 直径 D mm 工种回转速度 ( m/min ) 工件的纵进给量 SB( mm/r) 10 16 25 40 横进给量 St(mm/工作台一次行程 ) 30 2040 50 2345 80 2550 八、铣削加工通用工艺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铣削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铣削加工。 2 铣刀的选择及装夹 应根据铣削的宽度、深度、选择铣刀的直径,一般铣削的宽度和深度大而深,铣刀直径也应越大。 压力容器制造 17 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铣刀的直径,一般铣削塑性材料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