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三七的种植技术 地整地种栽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向阳的缓坡地(坡度 515 度)或生土二荒地。 于秋季进行多次翻耕,深达 40 厘米左右,再经3 犁 3 耙,使土壤充调风化。 四川等地栽三七,于翻地前在畦面铺草进行焚烧,以增加土壤养分,消灭病虫害。 同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 然后,建造三七园,每园面积 23 亩,作成长方形,宽 20 一 30 米,长 60,每园之间相隔 34 米,有利空气流通,便于田间管理。 2搭设荫棚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 棚高 ,立桩长 2,入土 50 厘米。 每畦中间立桩 1 行,每隔 2 米栽桩一根,四周搭设边棚,在顺风一面开上下各半能活动的园门,用来调节棚内湿度。 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 棚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 用来调节荫蔽度或透光度。 然后,施足基肥,再耕耙 1 次,即可作畦。 畦宽 ,高 30米,畦面作成龟背形。 3移栽可分为冬栽和春栽。 以冬栽为好,冬栽采用 1 年生苗,一般于 11 月下旬至 12 月移栽,在休眠芽萌动前完成。 首先,将种苗小心挖起,不要伤根。 然后,按大、中、小分级栽种,有利出苗整齐,且便于管理。 栽前,将种苗黄叶剪去,用 1:1:200 波尔多液浸种 1015 分钟,或用 石硫合剂浸种 10 分钟,取出晾干后栽种。 栽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大、中、小苗,分别按行株距为:17×17 厘米、17×13 厘米、13×13 厘米开穴,穴深3 厘米,每穴摆入三七苗 1 株。 将芽头一律朝下坡斜放于穴内。 平地,亦可在畦面上开横沟,深 35 厘米,按行株距 15×15 厘米,将种苗均匀地平摆入沟内。 栽后,覆盖细肥土,厚 米,最后畦面盖草,厚度以不见土肥为度;再浇淋 1 次透水即可。 条栽,行株距各为 15 厘米。 每亩需种苗 2 万株左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