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栽植金银花效益内容摘要:

山地栽植金银花效益 银花耐寒、耐旱、耐瘠薄,种植时不占耕地,在山坡地或结合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种植金银花,只要技术得当,效益较可观,是山区农民创收的好门路。 据调查,地埂栽植金银花,墩距 7080 厘米,3 年既可覆盖地埂,能保护土埂无冲沟,石埂不坍塌。 同时金银花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抗旱能力强,农谚有“旱死野草,旱不死金银花”之说。 其种植特点是:一、选地整地。 金银花喜阳光,耐寒抗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选土层较厚的山坡地,依地势做成鱼鳞坑或梯形田,也可选撂荒地或低产山坡地,每亩施腐熟土杂肥 50006000 公斤。 育苗田要有水浇条件。 二、种植技术。 育苗移栽或扦插均可。 育苗移栽具有成活率高,投产快的特点。 选花枝多,节间短的 12 年生壮旺枝条,结合冬剪或夏剪,剪成 20厘米的段,去掉下部叶子,斜栽于育苗田事先开好的栽种沟内,枝条入土三分之二,踏实后浇透水。 夏季育苗半月左右生根,当年苗高 60多厘米,第二年发芽前出圃移栽。 冬季育苗的第二年苗高 50厘米以上时即可移栽。 移栽时避免炎夏长途运输,以防伤苗。 按行株距 1×穴栽 810 株,中间 24 株,四周 6株,栽后培土、踏实、浇水。 直接扦插的按移栽定植的株行距及株数扦插,除寒冬冻土时间外均可进行。 移栽成活后,每年秋末清除花墩基部的枯枝落叶,翻新周围土壤,每墩施土杂肥 510 公斤,有条件的加施 鳞坑或结合培土加高坑的外沿,以蓄雨雪。 科学剪枝是栽培金银花高产的关键性措施。 分冬剪与夏剪。 以冬剪为主,原则是”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枯枝全剪,枝枝都剪”。 主要考虑在花墩生花过程中,株型完整合理,枝条舒展,疏密适度,有利通风透光,病枝、缠绕枝、交叉枝要全剪去。 夏季花期过后,本着强枝弱剪、弱枝强剪的原则促发新花枝,使二花花期一致,便于采摘。 并及时除掉营养枝及蘖生枝条。 山东省鲁南地区药用金银花 5月下旬至 6月初成熟。 花蕾上部膨大,青白色时为采摘适期。 采摘过早,花蕾小产量低;过晚,花朵开放,产量质量严格下降。 每日清晨和上午采收适宜期花蕾,晒干或烘干即可。 三、效益分析。 春季移栽的当年就见花,第二年大部开花,以后产量逐年增加,三年后进入盛产期,按每亩 330墩计,只要管理得当,年产金银花 130150 千克,按正常年份的价格每公斤 3040 元计算,每亩效益 40006000 元。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