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空闲栽培灵芝内容摘要:
蔬菜大棚空闲栽培灵芝 0 月,正是北方地区蔬菜塑料大棚的空闲时间。 在里面覆土栽培灵芝,不仅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满足灵芝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生物效率可达 90120,比使用常规袋栽方法可提高产量 60以上,且灵芝形态正常,芝盖直径在 1520 厘米以上,色泽美观,出口合格率达 90以上。 棉子壳 88、麸皮 10、石膏粉 1、糖 1。 木屑 38、棉子壳 50、麸皮 10、石膏粉 1、糖 1。 玉米芯(玉米粒大小)50、木屑 29、麸皮 20、石膏粉 1。 选用 14 厘米×33 厘米×米或 15 厘米×30 厘米×米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 按配方比例将原料加水混合搅拌后闷堆半小时,使含水量保持在 6065,切忌培养料湿度过大或过小。 水分太多时,常因缺氧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水分太少时,菌丝生长纤弱,而且难以形成子实体。 装袋松紧要适度,每袋装干料 500 克,装好的料袋采用常压灭菌。 待料袋的温度降到 30以下时方可接种。 因灵芝采用熟料栽培,接种工作量大,一般在接种室内进行接种。 接种后的菌袋置于培养架上发菌。 多菌灵喷洒消毒,培养室地面撒一层石灰粉,以减少污染。 温度控制在2428,空气湿度以 6065为宜,避光培养 30 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为了给灵芝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将发好菌的灵芝菌袋移入蔬菜塑料大棚内栽培。 上面覆盖草苫,既可使灵芝不受阳光的直射,又可满足其对温度、湿度、光线和空气的要求。 在菌袋入棚之前,先要对栽培场地进行处理。 具体做法:开沟做畦。 按南北方向挖 100120 厘米宽、30 厘米深、长度因棚而定的畦,两畦间距 40 厘米做走道。 消毒杀菌。 用 多菌灵溶液喷洒地面及棚壁,并在畦底部撒一层草木灰,严格进行消毒。 搭建拱棚。 灵芝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729,冬季或早春移入大棚的菌袋,为防止因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而出现畸形芝,一般应在塑料大棚内搭建小拱棚。 可将劈好的毛竹片的两头插入土中,中间成拱形,上覆塑料薄膜,尽量使小棚内温度达到 25以上。 将长好菌丝的菌袋移入塑料大棚内,用 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袋表面消毒,然后用刀片将袋划破,揭去薄膜,竖立在畦内,菌袋间距为 23 厘米,空隙处用沙壤土填充。 整个畦摆满后,在菌袋顶再撒约 1 厘米厚的草木灰,草木灰上盖约 2 厘米厚的沙壤土。 盖土以后向畦内补水,一般在 50 千克水中加 500 克复合肥,这样不仅可保湿,还可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 此期以保湿、通气为主,要防止阳光直射。 610 月在蔬菜塑料大棚内栽培时,应将四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起,棚顶用草苫遮阳。 一般覆土 710 天菌丝即可扭结形成原基。 半个月后,原基陆续长出地面,20 天左右原基分化形成菌柄。 这时可根据出芝密度,适当去掉一些连柄芝,以防菌盖长大后相互挤压,影响质量。 菌柄经半个月的生长后即陆续生长菌盖,颜色由白色逐步转为淡黄色,进而加深成黄褐色。 其间,空气湿度应保持在 8595,给予散射光,棚内温度要提高到 2930。 从菌盖形成到采收约需 20 天,当菌盖边缘的颜色由白色转为红色,菌盖背面隐约可见咖啡色的孢子粉时,说明灵芝已成熟,即可采收。 头潮芝采收后停水 7天左右,使菌丝恢复生长,促进新的菌蕾形成,两个月后可采收第二潮芝。 收购标准剪柄,用塑料袋包装出售。 塑料大棚内覆土栽培的灵芝柄短而粗,色泽深,菌盖大,与野生灵芝十分相似,商品价值较高。 专利查询。蔬菜大棚空闲栽培灵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