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检验员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跟踪; 对严重情况进行反馈; ◆ 检验重点 检验员应事先把握不稳定因素,做到重点控制; 不稳定因素包括, 产品 /工序以前曾有异常、有较高不良记录; 机器不稳定(模具、夹具); IQC 有材料不理想的讯息; 新导入产品, 新人员。 ◇ 最终检验( FQC) 又称为线 上检验,属于定点检验; 检验点选定,考虑品质稳定性及对后工序影响; 检验标准设定,检验项目、规格、方法、工具、记录; 检验记录,每天记录,使用管制图及其他统计方法;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35 页 突发性、严重异常处理,经常性问题反馈; 检验员,品质稳定时编制在生产部门,不稳定时编制在品质部门; 核查,验证检验员能力和防止徇私 ◇ 出货检验( OQC) 是对成品的管制,防止储存后发生变化; 规定检验时机,如出货前 1 至 3天; 规定检验项目,外观、包装、尺寸、特性、寿命等等; ◇ 品质稽核 目的是确认检验制度是否在运作,执行人员是否有执行; 产品出厂前抽查; QC、 QE 工作的查核; 品质系统及有关规范运作情况之核查; 重大品质问题、客户投诉处理及预防再发生对策。 核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设计标准资料; 作业规范、管理资料之使用; 原材料之管理; 机器操作及保养; 采购与供应商之联系; 不合格品处置; 标识放置; 环境、卫生、检验人员、作业方法、生产计划等; 量具和仪器校验; 进货、过程、成品等管制; 包装和运输等等。 ◇ 品质改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35 页 有改善活动,才有机会消除不良;改善活动,要付之具体行动,并应用品管方法 由品质技术( QE)负责; 改善信息 获得 利用统计方法从品质报表 管制图(过程能力分析); 品质成本分析; 质量事故、客户意见; ◆ 改善程序 把握问题点; 探讨影响问题的原因; 调查影响较大的要因; 提出改善措施; 对策实施; 效果确认; 效果维持。 ◇ 操作者自主管理(自检) 建立应有的认识,不把问题留给后面的人; 把每人由“做了” 提升到“做好了”的觉悟; 操作者自主管理是,把日常管理工作分摊到最基层操作员; 导入自主管理,应以不影响操作者生产为原则; 管理内容主要是品质变因的各项因素和自身生产的产品; 设定检查表(自检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35 页 质量管理体系部分 一、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产生和发展; 二战期间。 美国军方提出质量保证要求; 50 年代末,美国发布 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 70 年代初,美国标准化协会发布一系列质量保证标准; 197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1987 年 ISO9000 系列标准颁布; 1994 年 ISO9000 系列标准作局部修改; 20xx 年 12 月 15日 ISO9000: 20xx 标准颁布; 二、概念 ◇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是本身的一部分; 特性:可以区分的特征; 要求: 明显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 要求,可指产品、服务、过程、体系的质量。 ◇ 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体系,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协调性; 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活动,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三 八项基本原则 以 客戶 為中心的組織 – 了解顧客現時及將來的需要,達致其要求,並努力於超越顧客的期望 領導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35 页 – 領導者釐定目標、方向及締造內部環境,讓員工全面參與達成組織目標 員工參與 – 各層員工均全面參與,讓他們能力可貢獻於組織利益 過程 方法 – 把有關的活動和資源作為過程去管理,以能有效達致成果 系統化管理 – 因應目標,釐定、了解及管理相關過程的體系,提升組織的效率與效能 以事實 /數據作決策 – 基於對數據和資信的邏輯及直覺分析作有效決策 持 續 改善 – 持 續 改善 作為組織的永久目標 與供應商建立 互利 的關係 – 與供應商建立 互利 的關係,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四 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 1 範圍 總則 本標準為有下列需求的組織規定了質量 管理體系要求 證實組織有能力穩定 地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 籍質量體系的有效運用,包括對體系進行持續改善的過程,達至顧客及適用法規要求,從而使顧客滿意 應用 標準的要求屬一般性,適用於任何規模及類型的組織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9 页 共 35 页 因組織和其產品的性質而不能應用某些條款要求時,可考慮豁免 不可籍縮減質量體系的範圍,排除任何 影響 組織 提供符合客戶及法規要求之產品的能力, 和責任 之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僅限於條款 7產品的實現中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超出許可的豁免, 將不能聲稱 符合本國際標準 2 引用標準 –ISO 9000 : 20xx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詞彙 3 術語和定義 –採用 ISO 9000 : 20xx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詞彙中的定義 4 質量管理體系 總則 依照本國際標準的要求,建立、文件化、實施、維持和改善質量管理體系 並持續改善其效果 為此需: – 鑑別質量管理體系所需之過程 – 其相互作用和次序 – 運作及控制之準則及方法 – 支援及監控所需的 資源和信息 – 測量、監控及分析 過程 並執行需要的行動 – 推行所需的行動達至計劃的結果和持續改善 控制外發過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0 页 共 35 页 文件化要求 總則 文件須包括 : –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宣言 – 質量手冊 – 本國際標準所 要求的文件化程序 – 組織為確保有效運作及過程控制 所需 的文件 – 本國際標準所要求的質量記錄( ) 文件化程度應依據 : – 組織之規模及 活動的 類別 – 過程之複雜性及相互作用 – 人員的能力 質量手冊 制定並維持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需包括: – 質量管理體系的範圍,包括豁免的詳情及理由 () – 文件化程序或其參考指示 – 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文件控制 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文件要作控制,並建立 文件化程序 : – 文件在發放前得到審批,以確保其完備 – 必要時對文件進行評審和更新,並重新審批 – 識別文件 的現行版本 – 在使用場所,可得到應用文件的相關版本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1 页 共 35 页 – 可讀性、易於識別及翻查 – 識別外來文件及控制其發放 – 防止誤用作廢文件,如保留作廢文件須進行適當標識 質量記錄控制 質量記錄須予以。公司内部检验员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