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礼仪修养之语言礼仪规范一谈话礼仪(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四格,而将 “春祺 ”、 “大安 ”一类词 另行顶格书写;二是将 “敬请 ”、 “敬颂 ”一类词置于正文末句之后,不另行书写,则将 “大安 ”、 “春祺 ”一类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两部分。 署名应位于祝词之后另起一行的右方。 若有写信者领导或同事的附问或写信者对收信者领导或同事的致意,则应另起一行书写,或直接写于署名之后。 一般而言,日期应具体到年月日,有时可只写月日。 日期可写于署名之后,只空一格;亦可另起一行,写于署名的正下方。 附言是写信者对正文的补充。 附言往往以 “又 ”、 “另 ”一类词引出,或不写引出词,而以 “又及 ”、 “再及 ”一 类词结束。 附言应在署名与日期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且不必分段。 附言力求简洁,无需另用信笺。 切勿在信笺的上下左右乱写附言,令人眼花缭乱而不知所云。 (二)封文格式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书信内容。 国内邮寄信函、国际邮寄信函与托人代转的信函,其封文有着不同的具体格式内容。 在交付邮寄的国内信函信封上,应先在左上角写清收信者所在地的邮编。 然后另起一行书写收信者的详细地址。 收信者姓名应以稍大字体书写于信封的正中央。 信封的右下方,应写清寄信者的地址、姓名(有时可只写姓氏)以及邮编。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3 页 共 29 页 寄信函。 在交付邮寄的国际信函的信封上,收信者的姓名、地址和邮编应写在信封正面的中央偏右下方;寄信者的姓名、地址和邮编则应写在信封正面的左上方或信封背面的上半部。 书写的具体顺序应是姓名、地址、邮编、国名。 书写地址时应自小而大,与国内写法相反。 书写时应尽量使各行文字左右对齐。 在托人带交的信封上,内容一般较为简洁。 信封左上角可视具体情况写上 “专送 ”、 “面交 ”等字样。 收信者地址、姓名写法不变。 如托带人知道收信者地址,可以不写地址而只写姓名。 信封右下角一般只注明写信者姓名,不必写其地址。 收信者和写信者 的邮编均不必写。 不同的信函封文除了上述不同的格式要求外,还有许多普遍的规范和要求,基层公务员应当严格遵守。 一是信封款式。 信封有直式和横式两种。 直式信封以中间印有红色长方框的最为适宜;横式信封则以纯白色为佳。 吊唁用的信函,当使用素色信封。 二是封文字体。 封文字体的书写,可用钢笔、圆珠笔、毛笔等,但切勿使用铅笔。 颜色则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佳,忌用红色、绿色等彩色笔书写。 写给长辈的信,应以端正的字体书写,以表尊敬。 三是封文称呼。 封文上的称呼是供邮递员或捎信人对收信者称呼之用,因此必须采用邮递员或捎信人所能接 受的称呼。 “先生 ”、 “同志 ”或其他以职衔所作的称呼是普遍适用的,但切勿采用表示亲友、辈分关系的称呼,如 “姥爷 ”、 “四叔 ”等。 四是邮编邮票。 为便于邮局作业,寄信人务必要使用带有邮政编码的标准信封。 书写要清晰工整,一字一格。 直式信封的邮票应粘于信封的左上角,横式信封的邮票则应贴在右上角。 邮票应贴得端端正正,给人以尊重、踏实之感。 寄航空、挂号等信函时,需加贴标签。 标签应粘贴端正。 二、回复与管理 对于公务信函的发送者而言,重要的是信函的撰写;而对于公务信函的接收者而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4 页 共 29 页 言,重要的则在于信函的回复和管理。 (一)回复信函 使用公务信函必然是有事要谈,有事要办。 公务信函在发出后能否及时无误地送到预定对象手中,是发信者最牵挂的事。 因此,基层公务员在收到公务信函后,务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及时回复,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基层公务员在收到公务信函后应尽快回复,切不可拖拖拉拉、懒散对待,甚至不予理睬和回复。 否则便会被视为官僚主义和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导致发信者忧心忡忡,公务也不能及时办理。 公务信函的回复应遵循 “照旧 ”原则,即以函复函。 如果因故改变回复方式,应向对方道明原因。 为尽早消除对方的担忧之 情,可在收到重要信函后先挂电话告诉对方信函已收到,然后再及时复函。 复函时除对对方的提议、要求作详实答复外,还应告之所收到的是何时所发的信函,我方又是何时收到的。 这是为了防止有的信函 “半路走失 ”却未能及时发现。 如果双方信函往来频繁,更有必要这么做。 如告诉对方: “您于 3月 6日发出的信函,我在 11日收到了。 基层公务员在收到公函后,如果当时确实无法及时回复,则必须先电告对方,并致以歉意,向对方解释原因,然后再抽时间予以回复。 如果在回函时遇到困难,例如对方所提要求超出了本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切不可不 予理睬、束之高阁,甚至在日后与对方见面时表示 “并未收到 ”。 即使帮不了忙,也应尽早答复,并致以歉意。 要表现出坦诚的态度,以便早让对方另做安排。 (二)妥善管理 每一封公务信函都可算是各级行政机关开展公务的重要文件或资料,即使在回函之后也有一定的参考和保留价值。 因此,基层公务员必须加强对公函的管理。 基层公务员应当对收到的公函进行分类整理,妥善保存于安全之处。 按照常规,未经允许或批准,基层公务员不得将公函进行公开传阅或发表。 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信函,更应严格管理,不得随意进行口头扩散或书面引用。 对于那些没有保存价值的信函,基层公务员可予以定期销毁。 根据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5 页 共 29 页 有关规定,销毁信函应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批准,并应登记在册。 销毁时应有专人在场监督,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销毁应当完全、彻底,不遗漏。 切勿将信函随便当作垃圾扔掉,或当废纸卖掉。 也不可随便挪作他用,如作物品的包装、孩子的玩耍之物等。 三、特殊的公函 除了上述一般的公务信函之外,基层公务员还会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有特定目的和使用场合的公函,例如祝贺信、感谢信、慰问信、邀请信等。 每一种特定公函都有相应的写作规范和使用要求,基层公务员应当予以 严格遵守。 (一)祝贺函 祝贺函简称贺信,即在对方取得重大成绩、有了喜庆之事时向对方表示祝贺的信函。 祝贺信函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构成。 标题即在首行正中位置书写的 “贺信 ”两字。 称谓即被祝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落款即发函者的署名及发函日期。 祝贺信函的正文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简要的篇幅向对方表示热烈祝贺,写清向谁祝贺、为什么祝贺等。 二是祝贺的内容,即所贺之事的重大意义。 三是发函者的希望和祝愿。 上级写给下级的可写希望、要求;写给会议的,则可用 “祝大会圆满成功 ”等话语。 祝贺信函的语言要充满热情、喜悦之意和温暖、愉快之感,并给人以鼓励和希望。 颂扬与赞美之词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分夸大或拔高。 祝贺信函的发送要及时,要赶在有关活动的前边。 (二)慰问函 慰问函是机关单位或个人对某人、某集体表示慰问而写的信件。 在对方取得突出成绩时,或在对方遇到困难、遭到不幸时,均可以写慰问信表示慰勉、鼓励、安慰和同情。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6 页 共 29 页。 慰问函的构成同祝贺信基本相同,在格式上也很相似,只是正文内容有所区别。 慰问函的正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慰问的背景和原因,并致以诚恳亲切、充满关怀之情的慰问之语。 二是对 对方辛劳的工作或所受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勉,或对对方所取得的重大贡献和所具有的某种精神表示褒扬和嘉奖。 要根据不同对象用不同的写作素材及慰勉用语。 感情要真挚热情,充满亲切之情。 文字简练,篇幅须短小。 (三)邀请函 邀请函又叫请柬,也称请帖,是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出席隆重的会议、典礼,参加某些重大活动时发出的礼仪性书信。 它不仅表示礼貌庄重,也有凭证作用。 请柬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即用大字书写的 “请柬 ”两字,在第一行中间,或者占用一页,当作封面。 称谓即被请者的单位名称或姓名,另起一行或一页顶格书写,姓名之后写上职务、职称等,如 “同志 ”、 “先生 ”、 “教授 ”、 “经理 ”、 “主任 ”等。 正文应写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并用 “敬请参加 ”、 “敬候光临 ”、 “敬请届时光临 ”等语结束。 落款即发函者的署名与发函日期。 样式要美观大方,不可用书信纸或单位的信函纸草草了事,而应用红纸或特制的请柬填写。 所用语言应恳切、热诚,文字须准确、简练、文雅。 条据礼仪 条据,即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为证明或说明某种事由而留给他人的便条。 条据即是便条的正式称谓。 基层 公务员出于工作需要,经常会给别人留下,或者要求别人给自己留下某种条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7 页 共 29 页 据。 条据是基层公务员接触较多的一种应用文体。 条据虽然短小,但却有着很多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规范和要求即本节所述的条据礼仪。 条据礼仪的总体要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别遵守相应的写作和使用规范,在说明事实、维护己 方利益的同时对收据者表示谦恭友好、不卑不亢的态度。 基层公务员日常接触的条据可按用途和目的的不同划分为凭据性条据和说明性条据两大类。 各类条据既有着各不相同的具体规则,也有许多大致相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的要求 基 层公务员在立据时,所立之据不论是凭据性的,还是说明性的,都必须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规范性要求。 (一)立据态度 基层公务员所立之据多使用于平辈之间,而且更多地使用于熟人之间。 但本着 “认真负责,严肃规范 ”的工作态度要求和 “空口无凭,立此为证 ”的凭据性特征,基层公务员在立据时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其总体要求就是要做到认真负责。 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不能碍于熟人的面子,该立据时不立据,所立之据模糊难辨,甚至令人有空子可钻,或立据之后不妥善保管,等等。 执照公事公办的原则,基层公务员务必要认真立据。 各类各据的组成部分 须齐全,不可有所疏漏。 在署名时应由立据者亲笔签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必要时应在签名之后加盖私章或摁手印,以示负责。 条据最后还要写明立据的详细日期。 (二)立据语言 条据的语言应符合简单、准确两大要求。 条据实质是对书信的简化。 能以条据形式表达的内容通常都是简单的内容,复杂的内容不宜用条据表述。 一般情况下,一张条据只能说明一件事,切勿 中国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18 页 共 29 页 一据多事。 相应地,条据的语言也应简洁明了。 能清楚表述条据内容的最简语言是最适宜的语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