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了解决目前天麻人工栽培普遍存在的产量不稳、退化严重、易遭病虫危害等问题,我县食用菌研究所开展了天麻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如何提高天麻产量的几项技术总结如下:麻适宜生长于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寒冷的地区,要求土壤湿润,但又不积水,且富含腐殖质海拔在 6002000m 的阔叶树林地带,房前屋后田园均可栽培。 要求水源充足,周边无杂菌污染,三份阳七份阴。 地势过高或过低的地块和粘土地不宜选用。 2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一般选初冬栽培,开春即可快速生长,比其他季节栽培产量高。 采用单层或双层栽培,栽培时种麻靠近有菌索的菌材。 要更换茬地避免连作,对连续栽种过 2 年的老麻窝,内填物要全部铲除换成新的,以减少病原。 麻天叶绿素,本身不能制造营养,全靠吸收利用侵入麻体的蜜环菌维持生长,故筛选培育优质蜜环菌种,研究蜜环菌材的用量及排放方式,是防止天麻退化,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选用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壳斗科树木,短截后在烈日下暴晒 3 天或用 多菌灵液杀菌消毒,待药液干后,砍好鱼鳞口,接上纯菌种子挖坑培菌。 为增加营养,可配入适量营养液,并注意浇水和排水,同时加以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栽培时选用蜜环菌索密集、生长健壮、无杂菌感染的栽麻。 用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提高产量的最好的方法。 有性繁殖的种麻生长势强,产量可达无性繁殖种麻的 35 倍。 采收果实开裂前种子与紫箕小菇萌发菌混凝土播于蜜环菌麻上,1 年后即发育白麻、米麻,选个头适中、生长健壮、无病害虫、无机械损伤的作种麻。 在不少地方都用纯河沙作天麻栽培的填充料,虽利排水,但营养不够。 实践证明,山林腐殖土作菌材间封填充料产量高:也可用腐熟叶与沙 5:1 或木屑谷壳与沙 3:1 作菌材间及表面的填充料,最好不用自然土。 意防病治虫:栽培反遇久早无雨要浇水,长期阴雨要及时排水,高温季节要加强遮阳防暑降温,尽量保持土温和温度相对恒定。 生长后期天麻生长力弱,要保持土层适当干燥,防止烂麻。 选用无杂菌感染的菌材和健康麻种可减少病害发生。 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白蚁,可在播种时或生长期用7001000 倍锌硫磷液浇于窝内或用黑光灯在附近诱杀等方法加以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