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创新管理1-知识与知识创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DP中的份额大概只有 18%,虽然“馅饼”比以前要大得多,但美 国不再能主宰世界市场。 每一美元的利润都要经 16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才能获得。 总之,企业不可能指望那些过去曾经成功的产品和做法在未来仍然适用。 价格压力使那些缺少成本优势的产品失去了生存空间,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 为了取得商业成功,企业现在需要质量、价值、服务、创新和速度,而且未来这些因素将更为重要。 在他们各自拥有的知识基础上,企业会越来越明显地产生分化。 Sidney Winter 曾经把商业企业定义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事情的组织”,而对于在下一个十年中能获得成功的企业,这个定义应改为“一个知道 如何又快又好地做新事情的组织”。 松下电气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我们知道,现在做生意是很复杂、很困难的,在一个日益不可预测的、充满竟争和危险的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他们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依靠不断地激发每一点一滴的智慧”。 世界各地的管理者们已经认识到,他们需要自己好好地整理一下关于如何把事情办好的知识,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格局,在寻求新的效率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已经把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 显然.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这些基于知识的活动,正在 成为企业主要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潜在的最大源泉。 (二)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 知识及相关的无形资产不仅是维持企业运转的重要因素,而且日益成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 原有的对产品和服务的区别正在消失,信息经济真正带来的影响消除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区别。 《幸福》杂志在1993年就认识到了这一趋势,因此,把制造业和服务业500强的评选合M为一。 作出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在决定微软应该被旧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时出现了争论,编辑们发17现这种分类不再有意义。 软件公司出售的产品,本质上是蕴 含在代码中的思想 —— 知识财富、我们可以把软件当成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00 页 种服务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着的一组功能,难怪微软如此努力地雇用出色的人才、软件业是一个新兴的基于知识的产业、然而,即使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也正日益成为知识的使用者和销售者.通过提供像自动面包机、适台驾驶者习惯的汽车等“智能型”产品.制造业者们把自己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拢乐把自已构为“文档公司”,而不是“复印机/打印机公司”。 它不仅仅是出售机器,而是为商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福特把注意力放在“质量”上 IBM在销售他们的“企业整体解决方案”, 3M把自己称为一家知识公司, 而一家办公设备公司坝V用整页的广告在标榜自己所出售的是“知识”。 这些自我定位并不纯粹是市场宣传,而是因为他们的确认识到应该向他们的顾客提供这种类型的价值。 这些变化和压力使知识变得对组织至关重要.实际上,为大多数产品和服务增加价值的无形资产都是基于知识的;如技术诀窍( Know how)、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对顾客的理解、个人创造力以及创新。 (三)可持续的方个优势 几个世纪以前,制造商们往往通过保守原料和工艺的秘密来保持商业领先.行业协会保护他们特有的知识;政府禁止出口重要的经济技术。 比如在法国,出口花边制 造技艺是一种死罪;任何人若教给外国人这种技巧,被抓住后会被处死、今天,真正的商业秘额很少。 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个特例。 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不可能防止竞争者很快地对你的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进行模仿,甚至改进因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变化、思想的自由交流以及随处可获得的技术. Fast Company 杂志的编辑 Alan Webber,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解除技十优势”。 他解释说,“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竞争的逻辑,回日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作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的来源也就消失了”。 因为一种技术从本质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所 以它不能够提供长期的优势.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能被竞争者迅速地模仿,当花旗银行刚推出自动取款机时,只有他们能提供这种特别的眼务,从而在短期内明显地领先于竟争才但很快地整个行业都使用了自动取款机,一度曾是竞争优势的发明变成只不过是银行的基本设备而已.没有办法把自动取款机或其他任何一点技术长期地作为商业秘密.即使像花旗银行那样,自己制造,也没有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自我解除技术优势”的局面。 如今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竞相追求的新的经营方式成们在报刊上经常能够看到某某上市公司”触网”北后就是其股票的大涨、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取得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经营观念的不断更新,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备方式,不但被信息技术行业而且被传统工业所采纳,成为业界的标准。 正所谓互联网技术“摧毁”了其他行业,也必然会被其他行业所“用人”。 新产品的优势和效益越来越难以维持。 VF 这家出售 Lee牌牛仔服的著名公司,已经连续五年有20%的年增长率,部分归功于技术的创新.其中的一项技术是一个电子市场回应系统,它能把每一笔销售在几小时内通知到运输和制造部门。 但 VF的财务主管 Jerry Johnson 说,“创新事物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两年前以为在为顾客服务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领先地位、现在这已经成了业界的标准’。 另一家成长性公司 Analong Devices的质量保证主管也表明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 Analog应该是新产品的发动机,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应该在竞争来临前淘汰我们自己的产品”。 知识.无疑能够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商业社会中,最终.竞争对手几乎总能够达到市场领导者目前产品和眼务的质量和价格水平。 但在这一切发生前,具有丰富知识、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公司已向更高水平的质 量、创造性或效率进军。 技术优势难以维持,但知识优势却是可维持的,因为它带来日益增加的利润和持续不断的优势。 有形资产随着使用而减少,而知识资产则随着使用而增加:创意激发新的创意,知识共享后,提供者仍拥有它,同时又丰富了接受者的思维。 在任何公司里,从知识库中产生新思想的潜力实际上是无限的,尤其当人们有机会去思考、去学习、去与他人交谈时。 在充满极限的世界里,知识的作用使得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100 页 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要使得合适的人,在适当的时候,运用适当的知识战际的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并运用知识以改善组织的 行为绩效二信是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产生一些交换知识的新的工具。 ”们固编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四大主要的知识活动。 生产、加工、传扬和运用。 知识的生产,是指所有个人、团体或世界使知识更“耕的哈勒,包括创造、获取、综合、融合和改编,目的是要搞清楚究竟知道什么,知识存在于哪里;知识的加工,是指知识的整理和描述,以便个人和组织能重新应用;知识的传播,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并随后被吸收,目的是要促进人们之间对知识的理解和分享;知识的运用,是要使知识的接受者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况中,并创造新的知识。 知 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管理本身并不创造这些活动,知识管理的力量只在于使组织和个人的这些活动更加完美。 三、公司规模和知识管理 当公司需要“知道它们所知道的”,把这些知识分配到需要它的地方去,并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时,公司的规模和地理分布使得知识管理变得尤为复杂。 在一个地方化的小型公司里,管理者知道谁在某个具体业务方面有经验,只要直接走到他的办公室就能找他谈话。 有研究表明,如果要使得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了解其他人.能够可靠地掌握共同的组织知识,那么这个组织的最佳规模大约在 200300人。 一个具有分散的工厂和办事处、复杂的产品和功能的跨国企业具有巨大的知识库,但问题是如何从中受益,如何发现所需要的知识。 知识仅仅存在于组织内某个部门并不能带来什么,只有能被组织运用的知识才是公司有价值的资产。 知识的价值随着它的可被运用的程度而增加。 大公司的管理者都知道,由于对已经成熟的解决方法的知识没有在公司里得到共享,因此一次又一次地从头开始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劳动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 这也是克莱斯勒公司规划“知识工程”的目标之一。 克莱斯勒l司过去总是忘记以前在制造汽车时所学到的知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知识库” 保存这些有价值的知识资源。 因此许多公司都试图运用技术手段去解决全球性的知识转移。 四、知识管理工具 工具,被定义为支持活动的技术。 广义地说,知识管理工具是促进知识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的技术。 同任何工具一样,它们被设计成能减轻工作的负担,能使资源有效地应用到最适合于它们的任务中去。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知识工具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纸和笔当然也可以用来生产、加工和传播知识。 真正的知识管理工具,并不是那些具有“新世纪”头衔的数据或信息管理工具。 数据管理工具和信息管理工具不一样。 数据管理 工具,是帮助组织对通常以事实和数字形式存在的、被称为“原材料”的数据,进行生产、存取和分析,例如包括数据库、数据搜索驱动器、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工具。 信息管理工具使信息能被作。 这些工具包括自动信息搜索和检索,基本决策支持技术,许兰执行信息系统和文件管理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知识交换的基础E施,打开了知识管理的大门。 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群件、因特p和企业内部局域网,计算机和网络能找到具有知识的人并连接上进行远程知识共享。 桌面电视会议和多媒体计算机能够传输文f和声音图像,因此能够把一个人知 识的某些博大和精妙之处传走给另一个人。 我们必须记住,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仅仅是知识交流的传输羽存储系统,它不能在一个公司文化并不支持的情况下产生知识项进知识的产生或共享。 使用 Lotus Loss 并不能把一个知识存俊型的文化变为知识共享型的文化。 媒介不会产生消息,甚至不能伍证一定会有消息,关键在于把好的工具放到懂得使用它们的人以手中。 本书后面将对知识管理工具作具体阐述。 案例一: Sequent 十算机公司的知识管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100 页 Sequent 计算机公司自 1993年开始着手知识管理工作。 Sequet 的总部设在 Oregon 州的 Beaverton ,拥有 3000 多名员工,分散在美国、欧洲、亚洲各地 50多处, Sequent 计算机公司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要与同行中的强大竞争对手如 HP、 IBM、 DEC、 Sun 等一比高低,只有靠智慧与灵活取胜。 Sequent所做的奢力就是在组织内分享信息,建立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将知识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发挥作用。 (一)确定价值取向 Sequent首先仔细分析了自己的经营模式,日的是找到一个乡眼点,从此着手进行改善以产生显著的效果。 分析表明, Sequent在该着眼于由专业服务人员和销售人员 组成的直接销售渠道,因为这与顾客及企业的收益密切相关,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这一点也正是可以带来与竞争对手有显著差异的地方。 公司认为;最优秀的员工应该到第一线去,与顾客直接打交道。 Sequent意识到销售队伍的生产率与销售人员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有关,有经验的销售小组可以利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库来增加销售额。 因此,公司的目标是使得这种知识能够在企业内共享,使得第一线的员工能够利用公司的集体智慧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反应。 (二)建立基础结构 知识创新过程包括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具体化(编撰和整理)、知识的扩散以及知识的运用。 Sequent决定把公司的知识管理定位在中间的两个阶段,即知识的具体化和知识的运用,因为这两个阶段最具有社会化,是区别于组织与个体的重要方面。 为建立基础结构, Sequent首先做的就是在公司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基础,为在组织范围内知识的存取、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创建一个共同的空间。 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基础结构,公司各部门就会“各自为政”,分别建立各自的系统.而这种分散的系统最终还得有一个集成的过程,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花费与低效。 Sequent的技术基础结构的核心部分是电子资料库( SCEL, Sequent Corporate Electronic Library),该电子资料库主要面向营销和销售,以帮助销售人员改进工作。 SCEL是一个基于局域网的知识仓库,该网络与公司其他应用系统如在线价格表、公司“白页”、顾客数据库等集成,这是一个整合的平台。 SCEL一对知识的发散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组织结构方面, Sequent公司的信息技术管理和。企业知识创新管理1-知识与知识创新(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