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博宇财经顾问--物流产业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世界上的很多航空公司才走出 亚太博宇财经顾问 APPTDC Logistics 《亚博物流》产业研究报告 链接版 第 7 页,共 18页 了自“ 9 11”和 SARS 的阵痛。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恢复,大家越来越重视航空物流市场,尤其是在发展最快的亚太市场。 二、中国将是新纪元中航空货运发展的推进器 一般来说,航空货运指的是在单张合约下货主与承运人间的门到机场 (DA)/机场到门 (机场到门 )运输服务。 航空物流本身分航空货运和快递两种 业务。 在狭义上,我们常爱把航空货运就当成了航空物流。 在未来 20 年间,世界货机机队将从 1, 766 架增加到 3, 456 架,最大增幅将是像波音 74 76 MD11 和空客 A300 型宽体货机。 目前,宽体货机占全球货机机队的 44%。 20 年后,这类货机所占比例将增至 60%,其运力最终将占全球货机总运力的 90%以上。 根据预测,今后 20 年内将有 2, 950 架货机加入全球货机队,其中1260 架将代替退役飞机,另外 1590 架飞机将用于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 在这 2, 950架货机中,将有超过 75%的飞机,即 2, 226 架,为客机 /客货两用飞机改装的货机,另外 724 架则是新生产的货机。 亚洲航空货运市场将继续引领世界航空货运业,其中,中国国内和亚洲内部市场将分别以 %和 %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 与世界%的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北美 亚洲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 %,而欧洲 亚洲市场将达到 %。 某些更成熟的市场如北美内部和欧洲内部市场,根据目前较高的航班频率,其增长率会相对较低。 波音公司在 20xx 年 4 月 18 日公布的《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预测》中指出,到 2021年间,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以每年 %的速度保持增长, 是世界各主要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国家。 在预测的这段时间内,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的运输量将增长 7倍以上,中国国内市场占世界航空货运总量的份额将增长1倍以上。 基于这样的预期增长速度,未来 20 年间,服务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货机机队将壮大到 220 多架,主要是载货量 15 到 50 吨的中小型标准机身货机,其中包括 737 和 757 系列的新型及改装机型。 在中国市场,航空运输成为迅速发展的中国运输业市场中的重要运输形式,并且在整个运输周转量中比重逐渐增长。 20xx 年,国内航空货运总量达到了 219 万吨,较 20xx 年增加了 %。 其中 通过国际货运量达 万吨,较前年增 %,成为世界航空货运最具发展潜能的市场。 全球航空市场在 20xx20xx 年会以 %的速度增长,其中亚洲的增长速度最快;到 20xx 年,中国的航空货运将增加到 470 吨,平均年增幅为 10%。 预计到 2021 年,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显著增长,直接外资投入继续保持强势,再加上已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会越来越多地需要快速运输货物,将中国企业同其国际合作伙伴联系到一起,进一步促进中国新兴航空速递和航空货运行业的发展。 〖经典 案例 〗 『 两任策略类似的 CEO 给 TPG 带来了飞 速发展 』 上任后第一次出席媒体午餐会,彼德贝克就专门挑选了爱尔兰摇滚乐队 U2 的热门金曲,作为自己出场的背景音乐。 贝克用三年时间,试图证明自己的非同寻常。 20xx 财年,这家荷兰邮政和物流集团 TPG(又称 TNT)的营业收入还不到 100 亿欧元,但是到 20xx 财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 119 亿欧元。 尤为重要的是,贝克使 TPG 营业收入延续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到今年第三季度,快递分支取得了连续第 20 个季度的增长。 喜欢飙车的贝克希望公司业绩也能一路狂飙。 不过,人们总忍不住把贝克与前任埃德斯基玻维相提并论。 如果说斯基玻维更 有创业家精神,那么贝克更像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 亚太博宇财经顾问 APPTDC Logistics 《亚博物流》产业研究报告 链接版 第 8 页,共 18页 一、斯基玻维让 TPG 走向市场化 在 1988 年来到 TPG 之前,斯基玻维曾在各种岗位上混过,包括巡航舰上的酒吧招待员、工厂工人、出纳和货物空运管理员。 1989 年,斯基玻维成为 TPG 第一任董事总经理。 对于 TPG 来说,斯基玻维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 因为在 1988 年以前, TPG(当时还只是荷兰邮电集团皇家 PTT 的邮政分支)尚是个不折不扣的本土国有企业。 在荷兰人眼里, TPG 跟那些官僚作风严重的机关单位并没有什么区别。 TPG 里工作的人“学历都很高”,每年也 创造高达 40 亿欧元的营业收入,但却“无分毫利润”。 在斯基玻维的带领下,其所在的邮政部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不到三年, 1991 年初,斯基玻维发现自己手上已经多了 3 亿欧元。 到 1993年,公司利润更上升到 6 亿欧元。 这远远超出斯基玻维的想象,他知道这些措施会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没想到会如此震撼。 于是突然之间,斯基玻维手上就有了许多资金。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原来皇家 PTT 的邮政部,现在已经具备了市场化公司运作的实力。 尽管如此,皇家 PTT 集团的国有性质并没有改变,斯基玻维甚至认为 , PTT 的私有化怎么也得 5 年以后。 但永远都有想不到的意外发生。 次年,荷兰政府就宣布出售皇家 PTT 集团 30%的股份, 1995 年,又卖掉了 25%。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荷兰政府就让出了该集团的控股权。 政府股份的退出,及邮政运营利润的猛增,使得斯基玻维有了更大的野心,他把目光盯准了总部在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 TNT 公司。 1992 年, TNT 把旗下要求速度的货运部门与皇家 PTT 集团合并,并且与加拿大、法国、德国和瑞典的邮政公司合作,合力组建 GD 国际快递网络。 TNT 持有合资公司 50%的股份。 斯基玻维却正在积极筹 划,如何把 TNT 揽入自己怀中。 一方面,他在荷兰国内通过收购等手段,迅速建立其快递业务;另一方面,他在比利时、德国、奥地利和丹麦等国,也张开了大口,进行一系列的收购。 1996 年,斯基玻维不仅成功地把与 TNT 的合资公司变为己有,而且把合资公司的母公司 TNT,也完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经过一番整合以后,皇家 PTT 集团里的邮政部门也变成了 TNT 邮政集团( TNT Post Group,简称 TPG),旗下有三大块业务,包括 TNT 物流、 TNT 快递和 PTT 邮政。 荷兰的本土市场很小, TPG 要想壮大,就必须借助于向外扩 张。 变化仍然在继续, 1998 年,皇家 PTT 集团一分为二,包括电信集团 KPN 以及邮政集团 TPG。 斯基玻维又在精心策划另一个大胆的行动,那就是上市。 1998 年 6月, TNT 邮政集团同时在阿姆斯特丹、纽约、法兰克福和伦敦上市,开创了邮政公司上市的先河。 事实上,早在被皇家 PTT 集团收购之前, TNT 就已经开始从事欧洲范围内的邮件转投服务,这也走在欧洲邮政公司之前。 TPG 帮助美国公司把他们的邮件投递到欧洲各地。 让斯基玻维尤其关心的,是 TPG 为企业所担当的供应链服务功能。 比如说,意大利的菲亚特集团就 通过 TPG 的系统从全球各地供应商订购零部件。 很多全球性的行业,比如说汽车和电子行业,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帮助他们解决供应链问题,这是 TPG 在全球扩张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无论对于邮政、快递还是物流,足够大的全球性网络是成为行业巨头最基本的条件。 二、彼德贝克让 TPG 走向垄断 亚太博宇财经顾问 APPTDC Logistics 《亚博物流》产业研究报告 链接版 第 9 页,共 18页 TPG 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斯基玻维却突然离去,他在 20xx 年底辞去 TPG董事长兼 CEO 的职务。 这时,走进人们视野的,就是那个年轻的 CEO 彼德贝克。 他于 1991 年加入 TPG, 10 年后,他成为 TPG 的董事长兼 CEO。 尽管标榜自己与前任风格迥异,但是贝克在公司扩张方面,依然秉承了斯基玻维的特点。 贝克也收购了相当多的公司,最近一个大手笔是 20xx 年 6 月对瑞典 Wilson物流集团的收购。 贝克声称,这笔金额达 亿欧元的收购,每年会给 TPG 带来 亿欧元的成本节约。 引人注目的是,贝克在邮政领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这是 FedEx 和 UPS 所不具备的。 比如说在德国, TPG 在 20xx 年收购了 Werbeagentur Fischer 公司和 Blitzpunkt公司。 收购的结果,使 TNT 在德国的不带名址的邮政网络覆盖了 1650 万个家庭,另外这些不带名址的网络还负责递送 2100 万本带名址的杂志。 除了在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进行扩张以外,贝克还雄心勃勃地准备杀入丹麦市场。 至发稿时, TNT 已经向丹麦邮政公司( Post Danmark)投标竞购其即将出售的 25%股份。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 TPG 在欧洲已经高枕无忧。 其中,竞争对手 UPS 在过去10 年里已经投入了超过 10 亿美元,它迫切希望在欧洲的业务能够得到重大突破。 UPS 向欧盟提出申诉,希望欧盟能够结束 TPG 在信件分送领域的垄断地位。 UPS 认为,这种地位使得 TPG 可以获 得垄断利润, TPG 可以把这些利润补贴到快递和物流领域,从而比 UPS 和 FedEx 等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FedEx 在 1992 年退出欧洲市场以后,又在 1996 年卷土重来。 在亚洲,贝克希望 TPG 跑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尤其是在中国。 最近, TPG在中国还添加了邮政服务,它准备与中国邮政建立合资公司,开拓直接邮递( Direct Mail)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收到 7 件 /次邮件,而在欧洲,这个数字是 85。 库斯特指出,欧美两大市场的直邮销售额高达几十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在未来 1015 年 里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可以看到, TPG 两任 CEO 的风格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其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类似的。 而更关键的是,两者都抓住了当时环境中其企业的优势。 斯基玻维利用政府退出的机会一步做大,而贝克则利用旧有的邮政业务来塑造垄断地位,可以说都是使用了当时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成功让 TPG 快速壮大起来。 〖 3PL 进阶 〗 『 邮政借戴尔项目成功拓展物流能力 』 戴尔物流项目被称为“中国邮政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项目”,目前,戴尔项目物流收入占据了厦门邮政物流总收入的 50%以上。 而厦门邮政物流也正是借助该项目的锻炼,成为一家真正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邮政经过卓绝努力获得 戴尔认可 戴尔( DELL)是全球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系统和服务的重要提供商,在 20xx年全美财富 500 强“最受尊敬的企业”评比中,戴尔名列第四。 近年来,戴尔在中国的业务量成倍增长, 20xx 年在中国的 PC 出货量以 %的总体份额位居中国 PC市场第三,而戴尔在中国市场的服务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 %。 1998年 8 月戴尔公司建设了位于福建厦门的“中国客户中心”( CCC)。 20xx 年 11 月,“中国客户中心”在厦门拓 展为 万平方米,在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都按照戴尔模式运作。 20xx 年 3 月 CCC 获得 ISO9001( 20xx 版)和 ISO14001 认证,20xx 年 9 月,它成为戴尔公司全球首个获得 OHSAS18001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认证的工厂。 亚太博宇财经顾问 APPTDC Logistics 《亚博物流》产业研究报告 链接版 第 10 页,共 18页 戴尔与邮政物流的合作始于 20xx 年,双方的手经历了锲而不舍、艰苦卓绝的谈判才握到了一起。 20xx 年 7 月,邮政方面相关高层人员与戴尔中国总部管理层就邮政与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的合作达成共识。 在国家邮政局的重视下,迅速成立了以国家邮政局、福建省邮政局、厦门市邮 政局相关领导为主要成员的谈判小组。 从 20xx 年 8 月的第三个星期开始,与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进行了 7 轮艰难的谈判。 戴尔公司作为全球 500 强企业,其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均代表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戴尔公司的谈判代表们对邮政的国企体制、信息管理系统能力、财务能力、物流运行经验、仓库管理能力、质量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经验和递送经验等不了解,并抱不信任态度,所以邮政方面与戴尔公司的谈判首先谈的不是价格与合作模式,而是邮政实力。 为此邮政方面的谈判小组准备了大量资料,对邮政的资源、管理能力、运行经验通过现场。亚太博宇财经顾问--物流产业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