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繁殖(1)内容摘要:

天麻的繁殖(1) )一、无性繁殖1栽培时期。 一般冬栽于 11 月进行,春栽于 3 月进行,以冬栽为好。 2种麻选择。 以白麻和米麻为好,每个重量 5 克最佳。 挑选无病斑、无创伤、无冻害、无腐烂、体形呈纺锤形、芽眼明显的作种麻。 有的也用箭麻作种麻,但要去掉顶芽。 3种麻用量。 要以种麻的大小和一窝菌材数量的多少而定。 一般每窝用 9 根菌材的,一根菌材放种麻 5 个,重量 50 克,每窝下种量以500 克左右为宜。 4栽培方法。 目前在大面积生产中主要有下列 5 种方法。 菌材伴栽法。 挖 40 厘米的深坑,将已培育好的菌棒放在坑底,间距 5 厘米。 每根菌棒并行摆上种麻,菌棒的两端也放种麻,种麻要紧靠菌棒。 米麻撒播在菌棒两侧。 栽完一层,填土 3 厘米米,以看不见底层菌材为宜。 再用上述方法栽第 2 层,最后盖土厚 10 厘米米,略微高出地面。 菌材加新菌棒栽培法。 一般用 10 根菌棒,底层放 5 根培育好的菌棒,再间隔放入未培菌的 5 根新材。 种麻放在培育好的菌材两侧,按菌材伴栽法进行栽种。 菌床栽培法。 栽培时挖开培育好的菌床,取出上层 5 根菌材。 下层菌材不动,按菌材伴栽法栽入种麻,填土 3 厘米米。 再用上层 5 根菌材栽种第 2 层,然后盖土 10 厘米米。 这种方法接菌率高,成活快,产量高。 也可把培育好的菌床在栽时扒开,取出 5 根菌材,加入 5 根新材,重新栽一窝,再用取出的 5 根菌材,加 5 根新材,另栽一窝。 作畦栽培法。 在山区林间或林缘坡地作畦,两畦间留 30 厘米的作业道。 挖松畦底土壤,以利渗水。 菌材平放,间隔 5 厘米米,边摆边加腐殖质土,按菌床栽培法栽种,可栽一至两层。 箱栽法。 采用箱栽法不受场地和土质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闲散空地、庭院和室内等条件。 这种方法既易于控制温度和湿度,又省工省料,方法简便。 培养箱的大小要求不严格,一般长 60 厘米、宽 45 厘米、高 30 厘米即可。 通常栽培土多用阔叶树锯末、细砂和腐殖土混合配成,比例为 1:1:1。 但锯末不得太多,否则易发酵增温而使天麻和蜜环菌受害。 方法:一般每箱用 4 根菌材,栽种麻 250 克。 北方冬季时可将箱移入室内,春暖后再移放室外;南方夏季则应移搬到室内,并要适当洒水,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