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最好的管理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树立远大的理想,是老板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确立正确的志向 何谓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 理想和志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想是志向的基础,而志向则是实现理想的意图和决心。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首先必须教育员工确立正确的志向。 教育员工确立正 确的志向,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员工的进取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志不立者事无成。 有志则明: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御之马;有志则智: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日盛;有志则强: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有志则韧:精卫衔木,将以填沧海。 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胸无大志,必无高能,立志不坚,其智慧也行不到充分发挥。 墨子进一步说:“君子进不败其志,退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一个有坚定志向的 人,成功了,一定会认真总结经验,即使是混迹于庸民之中,也没有怨恨之心,而充满必胜的信心。 另外,不仅“有志则智”,而且,志向是否远大对人的智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某些情形下甚至可以说:“谨于一家,则立于一家;谨于一乡,则立于一乡;谨于一国,则立于一国;谨于天下,则立于天下。 是故其所谨者小,则其立也小;其所谨者大,则所立也大。 故曰,小谨者不大立。 ”这里的“谨”字是指“精心从事”的意思,亦即立志于某事之意。 《管子》之说虽然有些太绝对,但其“小谨者不大立”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志向渺小,其用心也不会深到哪里去;而志向 远大,必然刻苦钻研,努力进取,其见识也必高深。 (二)指导员工立志 1.以社会需要为准。 人欲立志,必须先从社会需要出发,寻找自己的奋斗方向,否则将毫无用武之地,即使奋发努力也是枉然。 《韩非子说林上》载:鲁人善织履,其妻善织绢,欲迁居于越。 但若搬迁过去,虽身怀绝技也将穷困潦倒。 因为鲁人虽善做鞋,但人赤足走路;其妻虽善织绢,但生绢主要用于做帽子,而越人披理,如果不考虑社会需要或不考虑本企业、本部门事业需要而盲目立志,即使学成绝技,也必如鲁人迁越,徒劳而无功。 2.不违天,不违民。 即为人立志,必须上合自然规律, 下合人民利益,才能获得成功。 1. 自测其力,因力而立。 人无志,事不成。 但是,立志也必须对自己有个基本估价,目前有多大能力,将来有可能发展到何等程度,能做出多大努力,必须心中有数。 如果“有雄志而无雄才”,“志虽大而才不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做,终将一事无成。 2. 论其理义,计其可否。 古语云“立志,当立从善不从恶、从正不从邪之志”。 也就是说,立志方向的选择必须以正义为原则,即不违人之常理,不违法之常义。 那种把正义放到一边,把法纪放到一边,把自己的“志向”建立在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基础上,必遭人民唾骂、谴责 ,也必无成功之望。 3. 知行统一,以劳趋志。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立志远大,但必须以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基础,必须遵循“知行统一,以劳趋志”的原则。 那种试图不通过艰苦奋斗而轻而易举地实现理想的事情绝无仅有。 4. 立志宜早,但迟者也非不可。 立志是不受年龄限制的,早晚皆可。 在职的员工多属此类,也应作此教华。 即使工作之前胸无大志,只要励世摩钝,必能启发致志。 当然,这并不不论立志宜早,但这里是指在职员工而言,他们“青春”已过,年已“中、老”,还当鼓励其志。 要让员工知难而进 210 意志,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 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它的目的性;二是它的坚持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意志的保证,将会一事无成。 因此,管理人的过程当中应能激人之志,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意志,这对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促进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坚强意志 要培养坚强的意志,首先要做到傲不可长。 就是说,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常因骄傲而自毁,常因居功而遭指责。 但是,若能抛弃“功名”包袱,视有若无,并不居功自傲,完全与普通人一样,必然孕育更大的成功,亦即“无成贵其有成也。 ” 恃 才傲物是意志软弱的表现,是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 它将击垮一个人进取的心理基础,涣散艰苦创业的斗志,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外部条件,最终必将导致沉沦和失败。 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乌龟和兔子赛跑”就是一个例证“兔子自持腿长,漫不经心,长睡不起,结果招致失败;而乌龟却深有“自知之明”,知己腿短,抓紧时间,坚持不懈,终获胜利。 在社会上,在人生中,正如这种赛跑一样,它既是体力之赛、技能之赛,更是意志之赛、毅力之赛、心理素质之赛。 因此,作为一个老板,不仅要善于在困苦的时候鼓励员工斗志;尤其重要的是,在取得某一阶段胜利的时候更 要教育员工戒骄戒躁,总结经验教训,以求取得更大胜利。 (二)不可纵欲丧志 坚强的意志要经得起物质利欲的考验,要勇于克服各种奢望。 否则,各种安逸的生活、额外的待遇、廉价的荣誉、营私的特权等,都将诱使人们偏离正确的航向,而动摇其意志。 当然,人有七情六欲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和拒绝一切正常的欲望的满足。 但是,也正如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无限化一样,人的欲望不能无限化,尤其是不可纵欲丧志。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物欲不可纵。 物欲在人的欲望中处于第一位,因此,它也是纵欲丧志的最大突破口。 无论什么朝代,许多气贯 长虹的英雄,刚正不阿的智能之士,才高志大,却常常丧志于“铜臭”之中;许多正义之师、正义之举以及正义之事业,正当其发展势如破竹之时,却常常败于金钱贿赂之下。 钱能通神,钱能买义,钱能丧志,足见钱之“神威”。 可见,纵欲之害,丧志之易。 当今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老板培训员工意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其正确对待物欲之需,正确认识纵欲之害,自觉拒绝物欲之诱。 2. 色欲不可纵。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纵色欲者终究会走上丧志之路,使事业丧于美色之手。 3. 玩乐不可纵。 “玩物丧志”是一句古训。 可见,玩乐虽为人之常情,但也应有所限制,如果 不分昼夜,不分忙闲,不分缓急,不分场合,则必然“乐极生悲”。 因为,不分昼夜,必然损耗精力,无心工作;不分忙闲,必生懈怠之心;不分缓急,必会坐失良机;不分场合,必失严谨作风。 一旦造成这种状态,远大志向也将不复存在。 4. 嗜酒不可纵。 酒,可以为人类生活增添情趣,但也可给人们带来危害和灾难。 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日常“怀酒斗诗”,最后竟因醉酒失足掉进江中,葬身鱼腹;“喝退长江水倒流”的猛张飞,一生神勇,有时也借助于酒显威风,但最后竟也因酒醉沉睡不醒而被人刺杀,实在可惜。 可见,酒这东西,适量饮用,则为乐事,而如果嗜酒如命 ,纵酒无度,则必丧志败业。 现在,老板下令禁止员工喝酒,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教育员工以此为戒,限饮为乐,不可贪杯,更不可纵酒误事,有伤大志。 (三)不可满足现状 志不可满,是指小有成功,不可沾沾自喜,而应继续进取。 人的生命有限,而事业无限,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再接再厉,努力奋斗,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才能使志向不断光大,使生命更有意义。 而且,要想成就某一项事业,也必须通过步步努力,节节胜利,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仅仅满足一时的进步,一时的胜利,则必无大志,更不可能取得最终成功。 据此,老板在培养员工意志时,必须注 意做好三个方面的教育。 1. 必须教育员工“立场欲坚不欲锐”。 即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任何事业的成功,特别是伟大事业的成功,决非轻而易举。 所以,无论是胜、是败,都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若是胜而不满,败而不衰,则必可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股韧劲恰如清郑板桥所述“咬定青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 必须教育员工填终如始,坚持如一。 3. 必须培养忧患意识。 “一曝十寒”有两种情况:一是面对困难,难以坚持;二是小有胜利,便志满意得。 针对后一种情况,老板必须注意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使之始终处于 百战不殆的进取状态。 忧患意识是一种心理素质,其内容是主体经常地从客观环境中体验到危机或挑战的心理习性。 这种意识,能促进主体清醒地认识客观环境中蕴含的危机和挑战因素,从而在心理上经常保持备战状态,激发出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 忧患意识与悲观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悲观主义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被困难所吓倒,对前途充满疑虑和失去信心的思想和情绪。 而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困难和事物科学认识基础上的自信,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培养忧患意识,必须经常地引导员工分析本企业所处的劣势,分析事业上的困难,提醒可能产生的前 景不容乐观,以增强其努力进取的紧迫感;经常地宣传事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能力竞争。 在事业的发展在自满、懒惰,甚至稍有疏忽都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应激发员工努力拼搏、艰苦奋斗。 启发员工树立自主精神 214 工作交给员工,难免会因考虑不周或技术不精而造成一些缺憾。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总是习惯的指示员工应该怎样去做。 当然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时,是绝对有必要指明方向或遵循原则的。 但问题是,如果指示太过详尽,就可能使员工养成依赖心理,唯命是从,不肯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只是机械性地工作。 不但谈不上做事的方法,更谈 不上培养人才。 训练人才,最重要的是要他们多动脑筋,多思考,然后自己计划策略,付诸实行。 能独立自主,才能独当一面。 老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启发员工的自主能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工作,而不是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 创业时最好是一无凭借,才不会产生依赖心理。 因为,作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有独立心。 而一般成长在豪门富室中的公子哥儿,由于过惯了挥霍享受的日子,很难再要求他们努力面对困难,所以往往就成为不幸的失败者。 老板不仅自己要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也要指导别人去培养。 如果只是老板自己有这种性格,而他的员工却事事 要依赖他,那还谈什么进步和发展呢。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是一个典型白手起家的成功人物。 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回答说: “我觉得一个人若想真正的成功,最好是让他成长在贫贱的环境中。 ”因为今天的社会处处都是陷阱,有如巨浪滔天的汪洋,所以必须要有坚强的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开拓美好的前程。 鼓励员工冒尖 215 尖子能否能像竹笋一样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除了自身的顽强生命力外,适宜的阳光、温度、湿度等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破土”之际,若是风雨交加,结果将会怎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古已有之的不良风气。 对尖子人才的成长来说,老板的关心、支持、爱护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对一个领导来说,必须正确对待尖子,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欢迎他们超越自己,“高”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有的觉悟、胸怀和品格。 被称为“残酷天才”的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青年时写出了处女作《穷人》,一直得不到出版,使他长期郁郁寡欢。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大诗人涅克拉索夫发现了这部小说,读后深受感动,立即推荐给大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读后,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拖着病弱之躯,匆匆去敲陀思妥捏夫斯基的门,正处于贫困潦倒中的陀思妥捏夫斯基 从梦中惊醒,忙起来开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别林斯基已紧紧地把他拥抱起来,激动地流着眼泪对他说:“你写了一部成功的巨著,你是俄罗斯伟大的灵魂。 ”由于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的赏识、推荐和帮助,陀思妥捏夫斯基迅速誉满俄国文坛。 这充分说明:老一代要支持出类拔萃的尖子人才,帮助年轻后生清除障碍,给他们开辟一条施展才华的道路,让他们顺利前进。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事物发展总是不平稳的。 支持尖子是符合以点带面和人才成长规律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无名者超越名家,青年超越老人,后人超越前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后来者居上。 这 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如果不支持尖子人才,搞“一锅煮”、“一刀切”,势必压制先进,保护落后,不利人才成长。 古今中外的名家都懂得择善而教,择优而用。 孔夫子弟子三千,贤者也不过七十。 有些国家人才辈出,原因之一也是由于他们通过严格挑选人才,支持出类拔萃的尖子人物。 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总是以事业为重,欢迎和鼓励别人超越自己,热情支持和帮助那些与自己一同竞争的尖子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帮助员工进行充电,发展自身,鼓励他们不断冒尖、进步,才能激发员工的干劲,增强企业活力。 只有这样,才可能希望员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企业 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显而易见,每天学习新东西,必须成为每个员工遵守的信条。 只有鼓励员工不断学习,不断地增加知识积累,才能紧跟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为了能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夺取竞争上的胜利,企业再不该允许他们的员工在知识和才能上落后。 员工们的集体智慧是长期竞争中的保证。 一个企业只要拥有一群振奋的、能开动脑筋并且能站在前沿上的员工,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那就只能听人摆布了。 微软公司的总裁迈戈尔勃朗针对当前世界的状况说过这样一句有趣的话:“目前竞争的唯一方 法就是在别人还没有这样做之前,先把你自己知识方面的本钱用光。 ” 鼓励员工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 鼓励、提倡明显的、有实际行动的学习 企业如果努力从事发展工作,员工是会了解的。 他们会看到周围发生的一切 —— 培训的日程表、外出学习的选择机会、专职培训、邀请专家在企业演讲、提供助学金和补偿金、出借图书馆书籍和录像带、交叉训练和员工事业发展规律等。 员工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企业为他们的发展而做的一切,这样,他们就会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使上下各级。老板最好的管理方法(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