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域,电子商务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4a20bbd8fd4b5efc4ed7ee4163f7f4fd 8 物流提出的准确、快速、集成、低成本的要求就无法满足。 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 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 /语音 /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这些设施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 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 Value Added Network, 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 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 Intra)。 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 90 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 ,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 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 Inter 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 、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 好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 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90 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4a20bbd8fd4b5efc4ed7ee4163f7f4fd 9 性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 CIMS )、制造资源系统(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企业资源计划( 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要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 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4a20bbd8fd4b5efc4ed7ee4163f7f4fd 10 第 2 部分 国外电子商务与物流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体系在发达的商业经济支持下,早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前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发展阶段,无论企业自办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都已形成高效、广泛的网络,在物流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上,有许多值得中国物流业借鉴的地方。 研究它们的物流发展状况,与中国物流业发展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我们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下面选取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从涉 及物流的各方面做一借鉴式分析,并且为后阶段的比较分析提供依据。 美国是物流概念的发源地,也是全世界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其中尤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 配送中心 从本世纪 60 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 美国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商业流通体系也是最完备和最先近的。 因此在商品配送的合理化过程中,美国当时就已经着重进行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和改造。 在这方面,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 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 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 1)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 1982 年,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 43000 多个品种,其中有 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 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 该中心实行会员制。 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 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 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定期的利润处理。 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 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 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 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 配送中心24 小时运 转,配送半径一般为 50 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 a)商品数量与质量;( b)付款时间,如在 10 天内付款可以享受 2%的价格优惠;( 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 %~ %。 ( 2)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4a20bbd8fd4b5efc4ed7ee4163f7f4fd 11 该中心的建筑面积为 12 万平方米,总投资 7000 万美元,中心 24 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 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 6 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 100 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 100 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 320 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为 万平方米。 中心经营商品达 4 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 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了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 3)仓储型 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 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 350 家加盟店 负责商品配送。 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 7 万平方米,经营 万个品种,其中有 1200 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 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 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三大类型的配送中心涵盖了大、中、小型企业的配送问题。 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如沃尔玛,可以建设自己的零售型配送中心;小型企业,或出于业务专业化考虑的企业,则借助于批发型和仓储型配送中心,提供物 流服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物流专业性要求的提高,后两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将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企业自办的物流体系也将以对外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或联盟的形式,开放其物流资源。 跨地区速递( UPS 公司) 美国联合包裹公司( UPS)公司成立于 1907 年, 1999 年收入 271 亿美元,每年运送 30 亿件包裹和文件,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和速递公司。 该公司拥有 500架飞机、 149000 多辆货车、 1700 多个物流中心,向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UPS 代表着世界运输和速递业务的最高水准。 ( 1)信息技 术 早在 80 年代, UPS 公司就决定创立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技术系统。 在最近 10年中,该公司在技术方面投入 110 亿美元,配置主机、 PC 机、手提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蜂窝通讯系统等,并网罗了 4000 名程序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这种投入,不仅使 UPS实现了与 99%的美国公司和 96%的美国居民之间的电子联系。 同时,也实现了对每件货物运输即时状况的掌握。 现在, UPS 公司每天为超过 100 万个固定顾客发送 1150 万件包裹和文件。 为了提高效率、保持价格的竞争力, UPS 运用了先进的物流和计算机技术。 从专门设计的包裹递送车,到全球计 算机和通信网络。 UPS 公司的 UPS 是一个全球电子数据通讯网络,为跨国包裹处理和发送提供信息处理的通道。 该网络通信线的长度超过 50 万英里,其中包括了一个 UPS 卫星,联结分布在 46 个国家的1300 多个 UPS 配送点。 这一系统每天跟踪 821000 件包裹。 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和扩展客户服务, UPS 准备未来 5 年内在技术设备上投入 32 亿美元。 ( 2)发送中心 为了最有效地发送包裹, UPS 建立起了一个覆盖世界各地的发送中心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4a20bbd8fd4b5efc4ed7ee4163f7f4fd 12 (Delivery Hub)网络。 每个物流中心有数个当地的操作中心 (Operating Centers)提供配给,操作中心是接收和发送包裹的车辆的基地。 每天下午, UPS 公司用拖车将包裹从当地的操作中心运往发送中心,在发送中心将数以千计的包裹从拖车上卸下,以最快的速度按 ZIP 编码分类并固定在传送带上,运往同一地区的包裹放在同一传送带上。 在发送中心的另一端,包裹按类别堆放,并装上拖车或送货的货车。 在装车之前,都要对每一件包裹做最后检查,以确认是否正确分类。 ( 3)发送作业 UPS 每一位司机一天要发送 500 件包裹,其中包括在上午 10: 30 之前必须送到的速递件。 为了处理如此大量的物品,需要详细的计划和联 合作业。 在发送中心内,包裹是按照发送的先后顺序装车的,这一过程叫“预装”。 UPS 为每一名司机设计了专门的路线,让司机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发送包裹,以最快、最有成效地完成工作。 为使司机的效率达到最优, UPS 的工程师们不断研究和分析每一条路线的发送趋势和交通状况。 当包裹发出后,跟踪技术确保包裹到达正确的地址,并向顾客反馈有用的信息。 UPS 的司机携带了一块电子操作板,称作DLAD(运送信息获取装置 ),可同时捕捉和发送运货信息。 一旦用户在 DLAD 上签收了包裹,信息将会在网络中传播。 寄件人可以登录 UPS 网站了解货物情况。 同时,司机行驶路线的塞车情况,或用户需即时提货等信息也可发放给 DLAD。 ( 4)服务扩展 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 UPS 就将其经营指导思想由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转向顾客导向,将每位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今天, UPS 给顾客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例如, TotalTrack和 MaxiShip。 TotalTrack服务基于全国性的移动数据系统,及时向顾客提供包裹的跟踪信息。 MaxiShip 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让顾客对整个货物分发过程进行管理,从包裹的分级、分区,到准备顾客自定义的管理报告。 同时, UPS 还不断拓展其基础业 务:从价格和服务选择,到全新的业务类型。 例如,存货速递是一项契约型的物流管理服务。 UPS 为顾客储存商品,并在“ Just in Time”的需求下准时送货。 而更广泛的业务拓展是 UPS 的全球物流服务。 这是一项综合性咨询服务: UPS 根据顾客的需要组合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运费支付、报关、仓储、运输工具选择、价格谈判、跟踪、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运输队伍管理、订单处理和存货控制。 ( 5)电子商务上的成就 商业界人士评价,当经济的原动力已从实物的传递转向大规模的信息电子化传递时,真正的赢家将是 UPS 这样二者兼具的公 司。 UP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凯里在解释传统供应链与电子供应链的区别时说,电子供应链改变了传统供应链的运行方向。 在传统供应链中,供应商是将货物沿着供应链向最终用户的方向“推动”。 这样的系统需要在仓库里贮存货物,尽管这种作法并不合算。 而电子供应链主张的是只及时生产顾客所需的产品,而不需在仓贮上耗费巨资。 在电子商务及新的在线购物系统中,顾客可从。中国物流发展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