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常用施工验收规范(doc)0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出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按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做成圆弧形,以保证卷材、涂膜防水层的质量。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由于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对找平层质量不够重视,致使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表面有酥松、起砂、起皮和裂缝现象,直接影响防水层和基层的粘贴质量或导致防水层开裂。 对找平层的质量要求,除排水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外,并规定找平层要在收水后二次压光,使表面坚固、平整;水泥砂浆终凝后,应采取浇水、覆盖浇水、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手段充分养护,保护砂浆中的水泥充分水化,以确保找平层质量。 沥青砂浆找平层,除强调配合比准确外,施工中应注意拌合均匀和表面密实。 找平层表面不密实会产生蜂窝现象,使卷材胶结材料或涂膜的厚度不均匀, 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 找平层分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说明: 调查分析认为,卷材、涂膜防水层的不规则拉裂,是由于找平层的开裂造成的,而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开裂又是难以避免的。 找平层合理分格后,可将变形集中到分格缝处。 规范规定找平层分格缝应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 6m;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 4m。 因此,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 5mm。 检验方法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说明: 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是根据普通抹灰质量标准规定的,其允许偏差为 5mm。 提高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可使卷材胶结材料或涂膜的厚度均匀一致,保证屋面工程的质量。 屋面保温层 本节适用于松散、板状材料或整体现浇(喷)保温层。 说明: 根据材料形式划分,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整体现浇(喷)保温材料均可用于屋面保温层。 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说明: 保温材料受潮后, 其孔隙中存在水蒸汽和水,而水的导热系数( λ=)比静态空气的导热系数( λ=)要大 20 多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也必然增大,若材料孔隙中的水分受冻成冰,冰的导热系数( λ=)相当于水的导热系数的 4 倍,则材料的导热系数更大。 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对加气混凝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 含水率 ω (%) 导热系数 λ [w/] 含水率 ω (%) 导热系数 λ [w/] 0 15 5 20 10 上述情况表明,当材料的含水率增加 1%时,其导热系数则响应能够增大 5%左右,而当材料的含水率从干燥状态( ω=0)增加到 20%时,其导热系数则几乎增大一倍。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其导热系数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而材料在潮湿状态下,当温度降到 0℃ 以下,其中的水分冷却成冰,则材料的导热系数必然增大。 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颇大,特别是负温度下更使导热系数增大,为保证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就有必要保温层含水率限值。 保温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因空气的湿度而具有一定的含水率。 由于每一个地区的环境湿度不同,定出一个统 一含水率标准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将自然干燥不浸水的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层就可以了。 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汽措施。 说明: 当屋面保温层(指正置式或封闭式)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则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排气。 排气目的是:( 1)因为保温材料含水率过大,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 2)当气温升高,水分蒸发,产生气体膨胀后 使防水层鼓泡而破坏。 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 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 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说明: 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保温层的材料必须是低吸水率的材料和长期浸水不腐烂的材料。 目前符合上述要求的有闭泡沫玻璃、聚笨泡沫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几种保温材料。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直接暴露在大气中,为了防止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人为的损害,以及防止保温层泡雨水后上浮,故在保温层上应采用混凝土块、水泥砂浆或卵石作保护层。 松散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铺设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2 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压实,压实的程度与厚度应经试验确定。 4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说明: 松散保温除了的含水率过高;保温层铺压不实或过分压实均会影响使用功能,因此规定基层要干燥,材料本身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雨期施工要遮盖防雨,并在铺完后及时做找平层和防水层覆盖。 另外还规定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压实程度应经试验确定。 板状材料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2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 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 3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4 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 说明: 板状保温材料也要求基层干燥,铺时要求基层平整,铺板要平,缝隙要严,避免产生冷桥。 整体现浇(喷)保温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膨胀蛭石、沥青膨胀珍珠岩宜用机械搅拌,并应色泽一致,无沥青团;压实程度根据试验确定,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 2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应按配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匀一致。 说明: 整 体现浇(喷)保温层在本条件中只提出两种材料,一种是沥青膨胀蛭石(珍珠岩),一种是硬泡聚氨酯,它们都是吸水率低的材料。 而水珍珠岩、水泥蛭石施工后,其含水率可高达 100%以上,且吸水率也很大,不能保证功能,故目前给予淘汰使用。 保证现浇保温层质量的关键,是表面平整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主控项目 保温材料的规程表现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吸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说明: 屋面保温层应采用吸水率低、表观密度或堆积密度和导热系数较 小的材料,是为了保证保温性能;板状材料有一定的强度,主要是为了运输、搬运及施工时不易损坏,保证屋面工程质量。 本规范附录 A 第 条对松散保温材料和板状保温材料的质量要求,是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及有关国家材料标准的要求,综合确定了基本应保证的数值,也就是最低的保证值。 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说明: 保证材料的干湿程度与导热系数关系很大,限制含水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经过调研归纳各地意见和原屋面工程技术规 范的实施,本规范在第 条中规定了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具体地讲,当采用有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 5%;当采用无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 20%。 一般项目 保温层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松散保温材料: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2 板状保温材料:紧贴(靠)基层,铺平垫稳,拼缝严密,找坡正确。 3 整体现浇保温层:拌合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 保温层的铺设应按本条规定检查各种保温层施工的要点和施工质量。 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松散保温材料和整体现浇保温层为 +10%,5%;板状保温材料为 +5%,且不得大于 4mm。 检验方法: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说明: 保温层厚度将体现屋面保温的效果,检查时应给出厚度的允许偏差,过厚浪费材料,过薄则达不到设计要求。 这规定松散材料和整体现浇保温层的允许偏差为 +10%, 5%;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允许偏差为 177。 5%,且不得大于4mm. 当倒置式屋面保护层采用卵石铺压时,卵石应 分布均匀,卵石的质(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按堆积密度计算其质(重)量。 说明: 倒置式屋面当保护层采用卵石铺压时,卵石铺设应防止过量,以免加大屋面荷载,致使结构开裂或变形过大,甚至造成结构破坏,故应严加注意。 卷材防水层 本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 Ⅰ Ⅳ 级的屋面防水。 说明: 本条文说明卷材防水层的适用范围。 屋面防水多道设防时,可采用同种卷材叠层或不同卷材和涂膜复合及刚性防水和卷材复合等。 采取复合使用虽增加品种对施工和采购带来不便,但对材性互补保证防 水可靠性是有利的,应予提倡。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沥青防水卷材。 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料性相容。 说明: 如今卷材品种繁多、材性各异,所以规定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使之粘结良好、封闭严密,不发生腐蚀等侵害。 在坡度大于 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固定点应密封严密。 说明: 卷材屋面坡度超过 25%时,常发生下滑现象,故应采取 防止下滑措施。 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除采取满粘法外,目前还有钉压固定等方法,固定点亦应封闭严密。 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净 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 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说明: 为使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粘结良好,避免卷材防水层发生鼓泡现象,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甚大,不可能制定统一的含水率限制,而铺贴卷材的基层含水率是与当地的相对湿度有关,应采用相当于当地湿度的平衡含水 率。 目前许多企业和地方标准中规定含水率为 8%15%,如定得过小干燥有困难,过大则保证不了质量。 参考日本规范和我国目前一些单位采用的方法,本条文中所示的 “简易检验方法 ”是可行的。 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同坡度小于 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 屋面坡度在 3% 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3 屋面坡度大于 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说明: 卷材铺贴方向主要是针对沥青防水卷材规 定的。 考虑到沥青软化点较低,防水层较厚,屋面坡度较大时须垂直屋脊方向铺贴,以发生流淌。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耐温性好,厚度较薄,不存在流淌问题,故对铺贴方向不予限制。 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卷材厚度选用表 屋面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材 Ⅰ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 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3mm Ⅱ级 二道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 于 3mm Ⅲ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 不应小于 4mm 三毡四油 Ⅳ级 一道设防 二毡三油 说明: 为确保防水工程质量,使屋面在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内不发生渗漏,除卷材的材性材质因素外,其厚度应是最主要因素。 因此,本条文对选用卷材的厚度按防水要求作出规定。 表 中厚度数据,是按照我国现时水平和参考国外的资料确定的。 卷材的厚度在防水层的施工、使用过程,对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同时还应考虑到人们的踩踏、机具的压扎、穿刺、自然老化等,均要求卷材有足够厚度。 铺贴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 各种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卷材搭接宽( mm) 铺贴方法 卷材种类 短边搭接 长边搭接 满粘法 空铺、点粘、条粘法 满粘法 空铺、点粘、条粘 法 沥青防水卷材 100 150 70 10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100 80 100 合成高分胶粘剂 80 100 80 100 胶粘带 50 60 50 60 子防水卷材 单缝焊 60,有效焊接宽度 不小于 25 双缝焊 80,有效焊接宽度 10 2+空腔宽 说明: 为确保卷材防水屋面的质量,所有卷材均应采用搭接法。 本条文规定了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 材以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统一列出表格,条理明确。 表 中的搭接宽度,系根据我国现行多数作法及国外资料的数据做出规定。 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3 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4 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5 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 10mm。 说明: 采用冷粘法铺贴卷材时,胶粘剂的涂刷质量对保证卷材防水施工质量关系极大,涂刷不均匀、有堆积或漏涂现象,不但影响卷材的粘结力,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