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内容摘要:

天麻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于野生资源锐减,货紧价扬,近年来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少地方把天麻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取得较好成效,不少农民群众通过种植天麻走上致富之路。 富源县黄泥河镇阿汪村民黄相自 1996 年从贵州引入天麻试种获得成功,至 2002 年底,已带动周边 400 余户农民群众种植天麻,面积达 25000 平方米,产鲜天麻 20 多万公斤。 在数年的天麻种植中摸索出一套天麻种植经验。 现总结如下,以供天麻种植户参阅。 一、严把三关(1)种子关。 天麻种子质量的好坏,生长势的强弱是天麻高产稳产的关键。 无性繁殖一般种植 34 代后,种子退化,生长势减弱,产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天麻种植 3以后一定要换种,确保种性不衰退,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目前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日益成熟,可以通过有性繁殖生产天麻种子,起到天麻提纯复壮作用,确保天麻高产稳产,(2)蜜环菌关。 由于天麻生长的特殊性,决定天麻整个生长过程离不开蜜环菌,才赖以生存和繁殖,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第一,加大用材量,造成蜜环菌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保证天麻生长有充足的营养环境。 栽培过程中严禁使用受杂菌感染或受杂菌感染又清除掉杂菌的旧菌棒,防止再度污染。 木材之间要填实,防止木材间有空隙,雨天积水,易感染杂菌。 用材上尽量选择木质硬、不易腐烂的阔叶树木,保证蜜环菌长时间的生长和向天麻提供营养。 第二,合理供菌。 天麻与蜜环菌共生不是消极的,在人为条件下完全可以变消极供营养为科学供营养,合理供菌。 秋季 1011 月份,天麻处于休眠期状态,在休眠期种植天麻,蜜环菌在 5以上温度就能生长,等入春气温升至 15以上天麻始萌动,蜜环菌已渐长成,并与天麻结合,供应营养,天麻不会饥饿,生长良好。 (3)严把温湿度关。 天麻由野生变为人工种植,生长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一般表现为天麻休眠期温度过高,缩短天麻休眠期,造成天麻种性退化。 一般休眠期(11 月 月),温度控制在 2湿度在 30%左右;生长初期(34 月),温度在 15湿度在 40%左右;旺长期(59 月),温度控制在 22湿度在 50%左右。 早期可用大棚或地膜覆盖提高地温,一防霜冻,二提高温度促进蜜环菌生产。 在天麻旺长期,一般不要用薄膜覆盖,因室外气温完全可以满足天麻生长需要,如果继续用大棚或地膜覆盖,膜内温度超过 28,一是天麻停止生长,二是可能造成天麻腐烂,影响产量。 如果在大棚内栽培,室内气温超过 28后,要对大棚进行通风或用草席遮荫或棚内浇水降温。 二、注意三个环节(1)天麻种植必须实行轮作。 天麻和蜜环菌在生长、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果在原地继续种植天麻,会造成天麻大幅度减少,甚至绝收。 (2)天麻种植地点应避开有臭味的地方。 蜜环菌属好氧性真菌,天麻种植在有臭味地方,对天麻及蜜环菌的生长不利,影响天麻产量。 (3)在田块地角种植天麻,雨水季节雨量偏大,恰好满足蜜环菌喜大水的特点,很易造成"营养倒流",导致"菌吸麻",发生"烂窝"现象,所以特别要注意遮雨和疏沟排涝,给天麻和蜜环菌创造一个合理的共生环境。 鉴别水份方法:向日葵,在夏秋季节既给天麻遮荫降温,又可检测土壤水分,即:高杆作物开始萎炎,表明土壤水分不足;另一方法就是扒开表层土壤,抓起一把土,手握成团,丢在地下能散开,表示土壤水份较为适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