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项目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祝我们接下来的实践活动能够圆满成功。 我们对于院长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为我们提供的一系列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 下午,博士团在大连轻工业学院的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校门前合影 、清代南子弹库和万忠墓 7月 15日,日俄监狱建于 1902~ 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在原沙俄监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强迫犯 人为其生产军需品和日用品。 旅顺监狱中关押的“犯人”,一般有数百人,关押最多达 20xx人。 关押者大部分为中国人,监狱内除牢房和工场外,还有去工场的检身室、医务系、调室、暗牢、绞刑场等。 有无数的爱国抗日英雄和反战人士在这里被绞杀和摧残致死。 清代南子弹库又是我们民族耻辱的见证,它是清政府留下的一座比较完整的弹药库,当时储备各种弹头、炸药、拉火、引信 14 种,弹药存放量达 1200吨。 但可悲的是,甲午战火烧到旅顺口时,清军将领却阵逃遁,致使这些弹药和炮台轻易落入日军之手,成为侵略者屠杀我人民的工具。 万忠墓为甲午战争 旅顺殉难同胞墓地。 1894 年 11 月 21 日,日军侵入旅顺市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 我近两万同胞惨遭杀害。 尸体集中火化后,于当年 12月丛葬于此。 参观后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对我们心灵的冲击是震撼的,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酷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和先进的科技,在遇到敌人侵略时只能付出血的代价。 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我们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实践团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5 习、刻苦钻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参观清代南子弹库旧址 此次我们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实践团虽然是行程短暂,但是我们仍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了一定的时间对大连地区纺织品状况作了大致的调查。 调查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和对当地纺织品市场的走访等。 7 月 16 日,我们对大连地区的几个主要的纺织品市场进行了调查,最后结合对企业的交流和座谈情况,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 7月 17日上午,纺织学院赴东北博士团一行 11 人来到了金仑毛纺厂,金仑毛纺厂刘总经理以及副厂级以上领导接见了我们并举行了座谈流会。 会议由刘总经理主持,首先刘总经理对我 们东华大学博士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后由团长夏兆鹏简单地向出席交流会议的领导介绍东华大学和博士团成员的基本情况。 博士团还根据企业的要求精心准备了题为《新型纤维及产品开发》《高性能纤维》《 21 世纪现代纺织》等 3 个专题的报告,引起了在座企业领导们的极大兴趣。 座谈会上我们还就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纺织企业的技术研发及纺织业在东北地区的地位和机遇等问题与企业领导们进行了探讨。 与企业领导座谈交流 7 月 17 日下午,博士团一行在刘洪彬副经理的陪同下,参观了金仑毛纺厂的生产车间。 刘副经理详细地向我 们介绍了金仑生产的产品品种、流程、特点等等。 刘副经理谈到:如今纺织品的花色品种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了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特点,金仑建立起了一套快速的响应机制。 要求企业在短时间内就要跟上市场的变化。 7月 18日上午,博士团一行在金仑毛纺厂与工厂技术人员进行了经验交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践项目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