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能源员工质量知识手册(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制度。 2什么是品质管理三部曲。 品质策划、品质控制、品质改进。 (三) 品质专业术语 BOM( Bill of Materials) :材料用量清单 注解:所谓 BOM,是指精确地规定所制造的每一种产品所需的材料及标准用量之确定(包含标准损耗率)。 ECR( Engineering Change Requirement)工程变更需求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 注解: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场所或相关部门五人以上十人以下,共同启发相互激励;并运用各种手法、技巧等、为达共同目标或解决问题,以全员参与方式持续不断的进行改善活动。 QIT(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品质改善小组 注解:针对专案管理,运用跨部门精英团队,结合小组成员智慧,运用脑力 激荡方法,发觉并改进作业及产品上 之缺失,以期达到提升工作品质,管理品质,产品品质,推展以品质为中心的自主品保作法,其为公司人力与资产效率计划里的一环节,可以说是为了改善品质所组成的“群力小组”。 MRB( Materials Review Board)物料监审会 注解:针对每日 IQC 验退材料,另行以研发、采购、制工、生产、品管成员组成,当日会议监审讨论作成品质综合判定拒收,特采或允许裁定,并作成改善对策方针,以提升厂商交货品质水准。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品质机能展开 注解:是一种系统手法, 从掌握顾客需求,将需求转换成代用特性,来订定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品质标准,然后再将设计品质系统展开到各个机能零件或服务的项目之品质、以及制造工程各要素,或服务过程各要素的关系上,使产品或服务在事前,就能完成品质保证,符合顾客要求。 Reliability 可靠度 注解: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及指定时间内,可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Product Liability 产品责任 注解:生产者和其他人员(分包商、代理商等),因产品或服务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害或其他伤害等,所应赔偿的责任。 Reliability Test 可靠性试验 注解:即可靠性决定试验,可靠性适合试验之总称。 是一种为达成客户满意度,对新产品开发及正货批量生产产品依规定条件下,及指定时间内进行各项要求的功能品质保证试验验证管制之,即为可靠性试验。 1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注解:为找出设计的不周全或潜在的缺点解析构成要素的故障形态对上位项目影响之技法,特别是重视影响致命度等品质问题,称之 FMECA(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1 Accelerated Life Test 寿命老化试验 注解:在缩短试验时间之目的下,以比基准条件更严的条件环境下进行有关寿命试验,称之。 1 SQC(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统计品管 注解:由 SHEWHART 及美国军方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展出的统计品管技术,它包含( 1)管制图基本技术;( 2)抽样计划。 1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注解: SPC=SQC+Quality Planning And Design 它所强调的重点,除包含事后制程之品质管理外,并且包含品质策略的运作,使得 SPC 与市场策略相结合,提升产品之竞争力。 1 Control Chart 管制图 注解:管制图纵轴代表产品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日期,依照时间顺序特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产品品质是否稳定的一种图形。 其种类可分计量值管制图、计数值管制图 ( 1)、计量值管制图:系用来测量长度、重量、面积、温度、时间如 XR 管制图; ( 2)、计数值管制图:计算不良数、缺点数,一般常用 的有 P 管制图、 C 管制图、 U管制图。 1 QC Engineering Chart QC 工程图 注解: QC 工程图按照制造工程的顺序流程,将各工程的管制项目及管理方法,适用规格及标准和异常处理等,整理为简明一览表。 1 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 注解:所谓“标准化”乃将公司方针、基本想法,必须统一的最基本共同事项,以及工作上应执行的做法予以制度化且明文规定,以供所有相关人员做为行事之准则并作为新进人员教育用之。 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合格 满 足要求。 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 2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2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2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降级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返修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报废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 所采取的措施。 2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五 、现场品质管理知识 (一) 现场品质管理的任务 过程或工序品质控制 品质改进 过程或工序检验 作业方法和工艺纪律管理 5.工作环境管理 6.检测设备或器具管理 (二) 作业人员的职责 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各项品质目标或指标要求,并在品质偏离要求时采取相应措施。 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做到 “ 三按 ” (即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确保操作品质。 做好 “ 三自 ” 和 “ 一控 ” ,即 “ 三自 ” (自我检验、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自做标识)、 “ 一控 ” (控制自检正确率)。 积极开展“三工序”活动: 复查上道工序的品质、保证本道工序的品质、优质准时为下工序服务 坚持“三检制”即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按规定做好过程(工序)品质的监测和记录,并确保记录填写及时、完整、真实、清楚。 做好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物料的清点和保管,防止缺损和混淆。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巡回检查,做到 “ 三无 ” ,即无灰尘、无油污、无跑冒滴漏。 做好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对不合格 品的隔离、标识、记录和报告,防止不合格品注入下工序。 坚持文明生产,按 “5S” 管理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1开展“三分析”活动 出了品质问题要分析:品质问题的危害性; 产生品质的原因; 应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品质管理中的三色管理 来料检验三色管理是指:绿色 代表合格,允收 黄色 代表特验或特采 红色 代表不合格,拒 收 生产过程三色管理是指:绿色 代表合格品 黄色 代表次品或待返工品 红色 废品 (四) 首件检验 的 重要意义 首件检验的作用在于防止批量性品质问题发生。 (五) 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 5M1E)  人:(人员 Man)  机:(机器设备,仪器 Machine)  物:(物料 Material)  法:(作业方法 Method)  管理:(现场管理 Manage)  环:(作业环境 Environment) (六)品质追求的目标 零缺陷 (七)制程的三不原则 不接受不良品、 不制作不良品、 不转出不良品。 (八)制程三不放原则 不查清不 合格原因不放过、不查清责任人不放过、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 (九) 制造人十三禁 1)禁止新产品未经量试直接导入量产。 2)禁止批量生产未经首检( 3~5 件)试作查核确认动作,就 贸然 进行大批量生产。 3)禁止生产与客户认可封样不符产品。 4)禁止生产与产品责任抵触之不符规定之产品。 5)禁止生产擅自作材质设变未经品质部可靠性认可就设变生产。 6)禁止擅自替换材质或代用组件未经客户认可就直接生产。 7)禁止生产重复客诉问题产品(客诉问题未能正视,且亦未作彻底改善,更严重的视异常为正常仍持续大量生产)。 8)禁止 赶货生产不按制程程序流程及生产工艺标准作业。 9)禁止制程异常视正常继续制造不合格品产出。 10)禁止 IQC 未经检验物料直接上线生产。 11)禁止修理品未经品检员复验而将由修理人员作自检判定合格转入下一工序。 12)禁止 OQC 批验拒收品不作返工直接出货。 13)禁止生产尾数品质滥竽充数而破坏公司品牌形象或 OEM 品牌口碑。 六 、 ISO 知识篇 (一) 什么是 ISO。 什么是 ISO900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9000:品质管理与品质保证之国际标准。 ( 二) 推行 ISO9000 的意义何在。 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