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公司锅炉安装程序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关部门应按 的要求重新制定预防措施,进一步分析与改进。 质量管理工程师对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和评审进行监视。 保持预防措施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5 质量记录 在实施本程序的过程中,应及时、真实、准确的完成以下质量记录: “预防措施记录” 6 相关 /支持性文件 不合格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 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7 本文件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锅炉安装公司质量管理作业性文件 Sz101~10620xx 锅炉安装 管理制度 汇编 目录 1. 焊接管理制度 2. 胀接管理 制度 3.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4. 热处理管理制度 5. 锅炉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6. 材料管理制度 7. 设备管理制度 8.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9. 施工管理制度 10. 理化试验管理制度 11. 计量管理制度 12. 起重与吊装管理制度 13. 隐蔽工程管理制度 14. 检验与试验管理制度 焊接管理制度 版次 /修改码 A/0 页码 第 1 页共 4 页 1 总则 锅炉及其附属管道的焊接应遵守下列文件的管理规定: a)《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c)《锅炉安装管理办法》 d)《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5027398) e)《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f)施工图及技术说明 锅炉及其附属管道、钢架或支架的焊接除遵守上述文件的管理规定外,还应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xx)的规定。 锅炉及其附属管道和设施的焊接应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规定、拟定措施并明确应达到的要求。 当施工 组织设计不能全面描述时,应编制专项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焊接工作应使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 理规则》培训考试合格的焊工,焊接工艺经过按 GB470820xx 标准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使用合格的焊接材料和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施焊,焊接成形的焊缝经检验达到预定的标准,焊缝作出标识,并保持焊接过程中用于追溯和证明质量达到标准的记录。 焊接全过程由焊接胀接责任工程师负责管理和监控,焊接质量由质量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验证。 2 焊工证件管理 参加锅炉及其附属管道设施焊接的焊工,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送专门机构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殊设备 操作人员 》。 焊工合格证得项目应覆盖焊工参加的工作内容。 工程所有焊接项目应使用焊工合格项目有效期内的焊工施焊。 焊工合格证的项目的有效期为 3 年,到期前应组织焊工重新培训考试合格。 如该焊工在有效期内中断焊接工作 6 个月,上岗前应重新培训考试合格方可施焊。 如焊工在有效期中焊接质量一直稳定、良好,可向专门培训机构申请面试延长一个有效期。 焊工合格证有焊接胀接责任师统一保存,工程竣工、交工时或顾客需要时用以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据。 工程档案中提供相应的复印件。 焊接胀接责任师每年初应编制焊工培训计划, 按焊工合格项目到期时间提前一个月送专门机构培训。 焊接胀接责任师和质量检验责任师当发现接到举报由无证 人员或过期失效人员参与的焊接,应立即制止,并对已完成的焊接或怀疑参与的焊接实施返工,采取纠正措施,清除其影响。 3 焊接工艺评定管理 焊接管理制度 版次 /修改码 A/0 页码 第 2 页共 4 页 锅炉 及其管道的所有焊接工艺均应按 GB470820xx《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并按评定合格的工艺制定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实施焊接。 当安装项目中具有未经工艺评定的 焊接项目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提前要求焊接胀接责任师申报焊接工艺评定,有焊接胀接责任师组织进行工艺评定。 不允许先焊接后评定的现象发生。 焊接工艺评定是检验本单位焊工应用本单位的设备在与现场同等焊接条件下能否焊接出合格焊缝的工作。 不允许用非本单位的焊工、设备及条件代替。 焊接工艺评定由焊接胀接责任师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有同类合格焊接项目的焊工施焊。 焊接试件经外观检验和无损检测合格,制成式样进行拉伸 、弯曲及常温冲击试验,合格后由焊接胀接责任师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总工程师批准后 采用,并入档保存,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内容包括: a)焊接作业指导书; b)焊接工艺评定报告,附: 1)无损检测报告; 2)拉伸、弯曲、冲击试验报告; 3)母样及焊材质量证明书。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批准后可以向顾客及检察机构出示,以证明焊接工艺的合格性。 施工中如更改材料和工艺,或使用未经评定的国外进口材料时,施焊前应重新评定合格。 4 焊材管理 焊材采购 焊材应在合格供方中定点采购,以取得稳定的质量。 合格供方力争为焊材的制造厂家,当在中间 商采购时,供方应具有 稳定的质量管理机制。 进货应具有原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其型号、规格及批号应与实物标识一致。 原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为复印件时,应由复印单位加盖公章。 锅炉安装所用焊材不认可质量证明书的抄件。 焊材入库验收应包装完好,并具有合格标签。 包装及合格标签上的型号、规格及批号 应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批量进货应打开包装抽检,不得存在焊条脱皮、偏心、受潮及腐蚀现象,对于出厂期超过一年的焊条及焊药,应作可焊性试验后方可入库。 保管 焊材设一级库专库保管,设二级库烘烤、发放、 回收焊材。 当两库合一管理时,应同时具备一、二级库的保管条件。 焊材设一级库应具防潮、通风、保暖性能,并设温湿度计实施监控。 库内温度宜控制在 54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以下。 焊材一级库应设去湿机,当发现相对湿度超过时应立即开启去湿机去潮。 一级库的温湿度每天应作出记录。 焊材需分规格、型号 及批号分列排放在搁架上,作出标识。 焊材存放应离 焊接管理制度 版次 /修改码 A/0 页码 第 3 页共 4 页 地离墙 300mm,各型号、规格、批号的焊材应作隔断措施。 焊条堆放地应有走道,便于 存取。 焊材应按型号、规格及批号建账,卡、帐、物相符。 焊材的质量证明书与焊材同期保管,焊材发放使用完毕后,编号入档保存,当需要检索时能及时准确查询。 焊材退库只接受包装完好、标识完整未受潮的部分,达不到要求者应降级或改作它用。 焊材的有效保管期为一年,超期焊材只有外观检验未受潮、未锈蚀、在经焊接性能试验后方可使用。 5 焊接设备管理 焊机、焊条烘烤箱及工装应处于完好状态并制定责任人保管。 设备上的电流、电压表及温控设备按测量设备管理,根据焊机 的用途不同按下表管理并作出标识: 焊机用途 仪表分类 鉴定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条烘烤保温 B 首检使用、每隔两年周检 焊 接 C 首检使用、失灵更换 用电设备接零接地保护。 现场使用的焊机应作防雨、防潮、防尘、防砸保护。 6 焊材烘烤、发放、回收管理 设专人在二级库对焊材实施烘烤、发放、回收管理。 设自动烘烤箱对焊材进行烘烤和保温,烘烤和保温温度及时间参数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并作出记录。 烘烤合格的焊条按当日焊工工作量 4 小时用量装入焊条保温筒 内发给焊工 ,并由该焊工在发放记录上签字。 发放计量以根为单位。 当日焊工未用完的焊条退回时,应在记录上标明并签字。 回收焊条应再次烘烤使用,再次烘烤的焊条应当日用完。 7 焊接现场条件管理 锅炉安装现场的焊接应保障焊接工作处在焊缝母材允许的最低温度以上,否则应实施保温和预热措施。 焊接点不应有穿堂风,室外焊接风力不得大于 4 级,否则应设置挡风措施。 焊接现场相对湿度不得大于 90%,不得在雨、雪中焊接。 含接前应对焊口进行打磨,并出去两侧 20mm 的油污和泥水。 8 焊缝检验 所 有焊缝焊接后对外观实施三检测,作出记录。 外观检验合格后,按标准和规定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的数量应覆盖每个焊工 ,当发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的相应焊缝加倍检测,如仍由不合格时,应 焊接管理制度 版次 /修改码 A/0 页码 第 4 页共 4 页 对该焊工所焊焊缝 100%检测。 外观检验和无损检测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返修,第一次返修不合格者,由焊接胀接责任师制定返修方案,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二次返修,人不合格时,该焊口切除重新组对焊接。 并对该焊工停焊培训。 返修焊缝必须重新检测合格。 9 焊缝标识及焊接记录 锅炉焊缝主要采用文件标识,锅炉上的连接管及附属管道上的焊缝采用文件和实物钢印双重标识。 标识应具备唯一性。 焊缝标识、内容包括: a)焊缝编号; b)焊工钢印号; c)无损检测号。 建立焊缝布置图,将上述三部分内容的标识标在同一图内。 焊缝标识的位置按如下设置: a)焊缝编号设在焊缝介质流向上方 50mm 处; b)焊工钢印号,在焊缝编号外侧; c)无损检测号,在焊缝编号外侧。 保持焊接记录,包括: a)焊缝布置图; b)焊工日志; c)焊材烘烤、发放、回 收记录。 10 相关文件 a)《锅炉安装质量手册》 ( SZ00120xx) b)《锅炉安装通用工艺》 (焊接部分) c)《材料管理制度》 ( SZ20620xx) d)《设备管理制度》 ( SZ20720xx) e)《计量管理制度》 ( SZ21120xx) 11 附表 焊工日志; 焊材烘烤、发放、回收记录; 焊材库温湿度监控观测记录。 12 本文件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胀接管理制度 版次 /修改码 A/0 页码 第 1 页共 2 页 1 胀接前的准备工作 构件及材料验收 根据锅炉图纸及发货单逐一检查锅炉、联箱 及管子的规格、型号、构件质量和数量,填写进货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交接记录。 检查管孔尺寸及管子管端尺寸,抽查数量不少于 5%。 检查管孔内壁及胀接管端外壁的硬度,抽查数量应不少于 10%,使其具有代表性。 在钢板平台上放样,逐一检查弯管 弧度、角度及直管 段尺寸,应满足胀接管段与锅筒和联箱管孔截面垂直的要求。 制定胀接技术方案,编制胀接作业指导书。 根据下列文件制定胀接技术方案并编制胀接作业指导书: a)《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c)《锅炉安装通用工艺》; d)施工图及其技术说明书。 胀接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构件及材料验收手续及应达到的质量指标; b)选择的胀管方法; c)管端是否需进行热处理退火 ,如需退火,拟定退火措施; d)胀接试验实施办法及要求,确定胀管率; e)现场胀 接顺序及流程; f)胀接完成后的质量要求; g)水压试验后的补胀措施及要求; h)胀接记录要求。 胀接作业指导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管端退火热处理 构件及材料验收中抽查管孔和管端的硬度值。 如管端小于管孔,则管端不需热处理退火;如大于或等于管孔硬度值,必须对管端进行退火热处理。 管端退火应采用铅浴法并用加热干燥后的石棉灰保温缓冷,禁止使用火焰直接加热的方法。 退火后的管端应再次进行硬度试验,证实已满足管端硬度低于管孔硬度的要求。 其硬度值相对均匀。 选择合适的胀管器。 2 胀接试验 胀接试验的目的在于检查所选择的胀管器的规格及质量和管材的胀接性能,以确定合理的胀管率。 胀接试验以锅炉制造厂提供的试板和试管为基础,如不满足,则应选用与管孔和管端相同的材料,并同炉热处理作为试件。 胀接试验所用管孔及管端的加工及表面处理,应达到与锅炉胀接施工同等条 胀接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