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双周刊20xx年6月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还是对企业进行管制,两者存在很大差别”。 市场份额管制趋严厉 按照目前国内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计算,新中国移动、新中国联通和新中国电信的用户数量分别为 、 ,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 70%、 %和 %。 《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明确指出,“针对重组后新的市场构架,将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促使行业格局向均衡发展”。 中原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来 2~ 3 年内其他运营商不易对新中国移动形成威胁 ,但长期来看,新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大小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非对称监管政策的严厉程度。 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则认为,重组后的新联通将成为短期受益者,而中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将取决于非对称监管政策对新联通的扶持力度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融合历程。 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在接受《通信世界》采访时表示,非对称监管必须对主导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进行限制。 他认为,这方面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和韩国,例如 20xx 年韩国规定 SKT 在两年内必须将市场份额降到 50%,否则的话 SKT每天将被政府罚款 80万美元。 专家 分析,在未来监管体制下,目前中国移动保有 70%以上增量市场空间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5年之内新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有望回落至 50%以内。 携号转网有望实施 6 月 2 日,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对外界预测,小灵通用户将有 1/3 高端用户转向 C 网、 1/3用户保留下来、 1/3 用户流失,这说明,中国电信方面“原有存量市场自我保护措施”被否决之后,仍千方百计挽留其用户。 此前已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将通过捆绑宽带、固话套餐等多种优惠条件实现小灵通转 CDMA不改变号码。 Page 7 of 85 7/26/2020 此前,韦乐平接受《通信世界 》采访时建议,主导运营商市场份额降到 50%之前应坚持实施号码单向携带,而且主导运营商的全业务牌照也应等到市场份额降下来后方可发放。 原信息产业部在 20xx年 10 月就发出《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 (携号转套餐 ),两年来仅有部分区域运营商执行,此后便无疾而终。 专家们认为,号码携带业务一旦开始实施,阻挡老用户选择新运营商的栅栏将被删除,用户的选择将变得更加灵活。 北京邮电大学曾建秋教授表示,由于中国移动承担 TDSCDMA 建设任务,政府不可能给其他运营商资费优惠政策,携号转网 既能给用户增加自主选择网络的权利,又能给运营商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失为监管政策的最佳选择。 频谱分配将有倾斜 业内专家透露,作为民用的 800MHz 频段除北京政务网建设规模较大外,在其他地方只在几个城市做试点性商用,覆盖范围小,终端用户数量有限,频谱并没有得到全面利用。 因为在频率特性上, 800MHz 频率优于 ,业内推测中国联通未来将把 cdma20xx 部署到 800MHz频段上,但由于 3G牌照发放没有落定,所以 800MHz频段并未被充分利用。 韦乐平认为,政府在频 谱分配上应该向新的移动运营商倾斜,目前国家可以将一些使用很少、基本上空闲的 800MHz 频段重新分配给新的移动运营商,这不仅体现政策的倾斜,而且还可以借此机会解决宝贵的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 Back to Top 短信营销山寨公司走向末路 出处: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卢旭成 20xx0604 那些试图发地震国难财的短信诈骗分子,成为移动运营商自 3 月 24 日开始的整治垃圾短信雷霆行动中新的重点打击的对象。 重点处理诈骗短信 “自我们的短信投诉平 台 4 月 28日开通以来,共接到 84766 起投诉,其中 5月 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涉及诈骗捐款的短信投诉有 2031 多起,经过我们甄别分类后,已经分两批移交了 364 起给公安机关。 ” 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曾明发介绍。 在中国移动某地级市分公司客户服务室工作的肖杨告诉记者,凡是涉及到短信欺骗灾区捐款的投诉,中国移动内部都要求迅速上报,“那是很严重的事情,但到目前为止我只接到一两起类似的报告,这可能跟我们不是在大城市有关系吧”。 “据我所知, 5 月 12 日到现在,全国共破获几十起短信诈骗捐款的案 件。 ”曾明发告诉记者,要破获类似的案子,必须让公安机关利用一定的追踪技术才行。 因为这种诈骗短信一般是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的,难以被追踪到。 我们注意到这些案例中,几乎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有多张手机卡和银行卡。 他们一般是将一张手机卡放到短信发送器 (俗称发送猫 )上,一张卡发完了换另外一张接着发。 往往是运营商刚发觉某张卡异常,对其采取停机处理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已经换了另外一张卡。 肖杨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对这些诈骗短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主动拦截和投诉处理,“主动拦截就是系统根据敏感的关键字停闭发送垃圾信息的号 码。 ”但曾明发告诉记者,那些诈骗分子会根据上一次信息被屏蔽的情况改动关键字来避免被拦截。 “很多地方电话卡都可以随便匿名购买,但其银行账户都是真实的,公安机关主要通过诈骗者留下的银行卡信息将其锁定。 ”曾明发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公开表示要严惩这种诈骗行为。 Page 8 of 85 7/26/2020 在举国哀悼的时刻,不法之徒利用短信进行诈骗,使国人对垃圾短信的愤怒上升到了更高点。 事实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移动运营商早就感受到社会公众对垃圾短信深恶痛绝,媒体对分众无线的曝光让它们加快了整治垃圾短信的步伐。 清理短信营销山寨公司 “ 3 15 晚会上,中央电视台将分众无线曝光了,后来中央电视台又将目标对准了手机个人信息泄密。 ”肖杨说。 中国移动的一份文件显示,分众无线被曝光后,“不良信息 (包括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 )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声讨、追究有关部门责任的声势”。 同时,“目前社会关注点正从追究专业群发公司单一责任延伸到追查客户信息泄漏等深层次问题,出现了有关通信运营商监管不力、涉嫌泄露客户信息等不利言论。 如果处理不好,将对我公司的社会形象和正常经营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形势异常严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移动专门成立了 总公司总裁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不良信息治理专项机构,并设置了业务组、网络组和公关组重拳治理。 记者注意到,文件上的时间是 3 月 24 日,实际上直到 4 月 1 日整治行动才算正式展开。 5 月底,中国移动的整治工作已经进入统计成果的阶段。 5 月 27 日下午,中国移动某地级市分公司员工关渔告诉记者,他刚接到相关部门统计汇报垃圾信息整治成果的通知。 “我们的商业业务端口都被封了。 ”跟中国移动在小区短信上有密切合作的北京开拓天际信息技术公司内部人员鲁兵告诉记者,现在开拓天际主要靠给政府做项目和提供一些行业应用维持收入。 “本来打 算今年上市的,现在要往后推了,都是那些不规范的短信营销山寨公司害的。 ”鲁兵说到这里想骂人,因为开拓天际的商业服务 (也即短信营销 )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还是比较大。 中国移动已开展小区短信广告试点的山东、辽宁、重庆、天津 4 个省 (市 )公司暂停试点。 作为小区短信的领头羊企业,开拓天际 20xx年高达 9408%的增长神话戛然而止。 杨强是广西人,原来在北京一家短信营销公司工作过。 见识了短信营销的暴利后,从去年年底开始,杨强酝酿成立自己的短信营销公司。 他曾告诉记者,他有现成的客户资源 —— 商场、房地产公司等,需要的是在移动 运营商内部找到一个合作者,以便拿到非常低廉的卡。 他透露,如果通过正常的途径跟移动运营商打交道,只能拿到每条短信 3 分钱的价格,而他希望通过与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的内部员工合作,可以拿到每条短信 1 分钱的价格。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移动运营商分公司有业绩压力,因而愿意与我们合作。 ”根据杨强的介绍,在 20xx 年3月份前,这种操作模式在广东相当盛行。 3 月底,记者见到杨强的时候他的公司刚成立,“分众无线被曝光对我们来讲也是好事情,竞争对手少了,我们机会多了”。 杨强当时还很有信心。 5 月 27 日,记者再给他打电话的时候, 他正在外面,声音明显消沉:“我们当时对整顿的严厉程度估计不足 !现在中国移动管得很严,我们的业务大部分都停了。 ”他告诉记者,广西也是此次整顿的重点,中国移动老总在广西开过几次现场会,中国联通也对垃圾信息进行了严厉整顿。 肖杨也告诉记者,从 3 月底开始,广东移动的老总亲自抓不良短信治理,现在广东基本看不到那些垃圾短信群发山寨公司了。 “很多 SP 原来还指望今年业务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果因为分众无线事件导致运营商大力整顿垃圾短信,它们又集体沉默了。 ”负责某 SP 公司公关业务的蓝单告诉记者。 记者在跟著名 SP 公司空中 网联系采访时,对方市场部人员一概以沉默来应对。 曾明发对从事短信营销的 SP 还有所了解,他告诉记者, SP 们现在对治理都抱积极的态度,按照运营商的要求理顺自己的行为,“当然那些山寨短信营销公司都被清理出市场了。 ” Back to Top 手机爆米花视频现身网络 专家称为恶作剧 20xx年 06月 15日 08:44:32 来源:新浪科技 Page 9 of 85 7/26/2020 手机爆米花 手机爆米花 点击此处观看“手机爆玉米花”视频 据《每日邮报》报道,对于那些厌倦了写短信,或对下载已经很不耐烦的手机用户来说,他们的手机还有一个之前多数人绝没料到的新用途 —— 爆玉米花。 近日,几段“手机爆玉米花”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网友的恶作剧,也有人认定这是某家欲推出新款手机的制造商的营销手段。 手机爆玉米花 这几段令人颇感兴趣的视频显示,几个人将他们的手机围成一个圈,中央放上几颗玉米粒,眼看着手机释放的能量将玉米粒爆成“玉米花”。 视频已被 上传至视频分享网站 YouTube。 “手机爆玉米花”视频共四段,每一段显示,几个看似朋友的男子在桌子旁边走来走去,将几颗玉米粒放在三四部手机围成的圈中央。 接着手机铃声开始响起,过了片刻,玉米粒开始膨胀,在桌子上蹦来跳去,这一幕令旁观者欢呼雀跃。 在其中一段视频中,他们几个心满意足地品尝刚刚爆成的玉米花。 这几段视频全部是在几天前被贴到 YouTube 网站上的,迄今已有数十万人观看,令许多人感到诧异。 同时,互联网论坛上也爆发了有关“手机爆玉米花”是否属实的激烈讨论。 有些网友评论说,他们相信这几段视频就是手 机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确凿证据,并认为如果手机能爆玉米花,那么它们一定会对我们的大脑构成可怕的危害。 大多数网友都同意这样的观点,即手机无论放在哪儿都不能产生爆成玉米花的足够热量。 专家指出,玉米粒需要加热至 450 华氏度 (约合 232 摄氏度 )左右,里面的湿气才会蒸发,致使它们爆裂,发出砰砰的响声。 他们还认为,如果手机能释放那么多的微波能量,那么我们在使用手机时,接触手机的手指内水分每次都会被加热,同时我们的耳朵也会被灼伤。 Page 10 of 85 7/26/2020 大多数人认为,从科学角度讲,手机是不可能爆裂玉米花的,因此,这几 段视频也许是哗众取宠的恶作剧,还很有可能是一种病毒式宣传策略。 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怀疑。 史蒂夫巴斯在他的《 PC 世界》博客中写道:“每一段视频都有类似做作的表情和感受,三四个人围在一张桌子周围。 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小道具,墙壁具有同样的乳白色的颜色。 ” 尽管视频显然是由不同国家的人拍摄的 —— 两个美国版本、一个法国版本和一个日本版本,但它们全都是由帐号为“ bobtel08”和“ benzin513”的两个 YouTube 用户传上去的。 然而,没人能够猜透的一个疑问是,如果视频是病毒式营销宣传的把戏,那 么幕后主使会是谁。 美国媒体博客 Gawker 问道:“手机生产厂家会像这样来做宣传吗。 你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推销手机吗。 傻瓜见到这种镜头都相信,他们的脑袋会被手机烤糊。 ” 另一位博客评论说:“确实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但我承认,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差的病毒式营销宣传,有人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谁会是这种伎俩背后的主使。 可能是即将推出一款更环保、更酷新产品的手机厂家,也许吧。 ”至于究竟是什么爆裂了玉米粒,正如一位博客所言,“热量肯定来自于桌子下面的什么装置。 ”大多数人似乎都这么认为。 目前尚无一家手机制造厂家承认,这些视 频是其市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 (孝文 ) Back to Top 有了“中星九号”的免费午餐 有线电视垄断还能扛多久 来源 [ 新浪 ] 有了免费午餐,有线电视垄断还能扛多久 高君波 “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 9 日 20 时 15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