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味子,别名北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 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 以成熟果实入药。 (一)种类当前没有栽培品,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 产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二)繁殖方法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 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 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1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 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 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2种子处理(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 五味子的秕粒很多。 出种率 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 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 57 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 浸泡后捞出控干与 23 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 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 1015 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 翌年 56 月即可裂口播种。 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2)室内处理 2 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 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三)播种育苗1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 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 15 厘米左右。 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 不论哪种床都要有 15 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 ,长视地势而定。 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 510 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一般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 条播行距 10 厘米,覆土 厘米。 每平方米播种量 30 克左右。 也可于8 月上旬至 9 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播种后搭 1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 30%40%,待小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 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四)移栽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 2030 吨,整平耙细备用。 2移植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移栽,行株距 120 厘米×50 厘米,为使行株距均匀,可以拉绳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 3035 厘米、0 厘米的穴,每穴栽一株。 栽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 15 天后进行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行补苗。 (五)田间管理1灌水施肥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 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 每年追肥 12 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 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 510 千克。 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 3050 厘米周围开 1520 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 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一般在 5 月上中旬至 8 月上中旬进行。 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 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叶后进行。 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 23 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 3搭架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 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 8 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 米, 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4松土、除草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及其防治(1)根腐病 5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发病,开始时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病株死亡。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期用 50%多菌灵 5001000 倍液根际浇灌。 (2)叶枯病 5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发病,先由叶尖或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干枯而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 发病初期可用 50%托布津1000 倍液和 3%井冈霉素 50交替喷雾。 喷药次数可视病情确定。 (六)采收与加工 8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进行采收,随熟随采。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障商品质量。 加工时可日晒或烘干。 烘干时,开始时室温在 60左右,当五味子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 4050,达到八成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库贮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